第五十三章 帝王之术(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 帝王之术
云阳桥的对面,是彼此平行的云阳官道和白河河道。
官道修得宽敞,但坡度却不甚平。这里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是稍有起伏的丘陵地区。
官道两边的草木颇为繁盛,却很少能见到人家。至于村庄,就更是罕见了。
只因为在这个时节,正是白河河道泛滥的时候。河道所容纳不了的河水,四溢横流之后,聚在了低洼地带,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堰塞湖,还有无数季节性的沼泽和湿地。
因为当地的岩石成分独特,沼泽和湿地中盛产有毒植物和动物,毒虫毒蛇格外多,甚至还形成了有毒瘴气。
当地人把这些沼泽泥潭叫做黑沼泽,因为其中盛产无数黑色的动植物而闻名,来往的商客在赶路的时候,通常得小心避开这些地方。
如果是走在官道上,却是不必担心这些事情的,但官道上也自有麻烦。
谢婉君等人在官道上疾驰时,除了时不时出没的车队和快马,还能看到不少穿着甲胄的兵丁。这些兵丁都是来保护官道上的太平,避免流匪等打劫商队之事的人。
赶路时,云峥对谢婉君道:“他们并不属于云阳城的府兵,而是从君城驻军中单独调拨过来的!你看,他们的身上,还有君城驻军的令旗!”
谢婉君淡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这条官道上往来的商队非常之多,官道上赋税收入,也是君城郡主的军饷来源之一。”
君城那十三万驻军,承担着戍卫北戎人的职责,算是在为国家做事,因此,他们的军饷和钱粮,都要由朝廷统一调拨。
但这些年来,四海承平已久,朝廷不愿意在驻军身上花银子。因此,调拨到君城的军粮和饷银越来越少,最近更是不足三分之一。
其中短缺的那些,就得想办法,从云阳郡和君城郡的地方收入中筹措了。
因此,从五年前,谢瑾之正式掌管君城之后,便让君城驻军担负起了这条官道上的“维稳”责任,同时也接管了这条官道上收税权利。
同样是从那时候起,云阳城郡守府就没有了收取商税权利的,只能对云阳城中土地产出和商铺收复赋税,征税的比例还要听从谢瑾之的命令,只能十中税一,不得擅自增加。
如此一来,郡守府最终所得比起官道商税来说,不足后者的十分之一。
当时不是没有人反对,但谢瑾之的手段比顾君盈更为狠辣,在当时推动了一波“剿匪”狂潮,很是清洗了一批冥顽不化的既得利益者。
而所谓的白骨帮,也是那时候百匪俱歇的时候出现,并迅速形成了可以和郡守府相抗衡的实力。
如此,郡守府的控制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政令不出云阳城”渐渐变成了现实。
同时也因此,郡守府那本就不富足的钱袋子,进一步瘪了下去,更加养不了规模庞大的府兵。而云阳郡的守军,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千人,连一个白骨帮都对付不了。
还因为如此,最终,云阳城的这些地方豪强,始终都只能是地头蛇,永远没有走出云阳城去,和君城十三万驻军当面叫板的资格。
走在官道上的时候,谢婉君忽然想起了谢瑾之寄给他的信笺中,提及的这些细节。仔细想来,越发觉得,这其中的制衡之道,不就是帝王之术吗?
如果朝廷也了解这些的话,他们还能坐看事态进一步发展下去,看着君城和云阳郡从此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吗?
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谢婉君想,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在这一层窗户纸被捅破前,积聚其自己势力,成为朝廷不敢随便生杀予夺的力量。
心里头藏着事情的时候,时间往往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他们便已经来到了官道的尽头,也是北长城的出关隘口前。
守门的兵丁看过众人的身份凭证后,便毫无异议地点头放行。他们穿过北长城,通过隘口,来到白骨高原下的时候,恰好是正午时分了。
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稀树草原,这里的人烟开始多起来了,一眼望去,随处可见骑着马的冒险者,大车连绵的车队,还有来往于这片土地上的各种狩猎队。
事实上,白骨高原并非全是终年积雪的高寒山区,那样极端酷寒的地方,只占很小一部分,寻常的灵术师,也不会冒险进入那等险恶之地。
到了那里之后,他们眼前的春暖花开景象,就会被才刚刚萌芽抽叶,针叶林木遍野的景色所替代。
现在,站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向着北方看去,已经能窥到白骨高原的一个剪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郡主威武:我家国师太腹黑》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