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战事倥偬(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战事倥偬
这般类似于屠杀的行径,自然引起了无数景县本地人的不满,当天夜里,景县的长街口又添了一堆尸身,罪名是“造反作乱”。
如斯铁血手段的震慑下,人人自危,再无人敢有异心。
众目睽睽之下,千余尸首横尸长街,曝于天光之下整整三日,才得以收敛,入葬。
其中含义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让整个景县的人都好好瞧瞧,作奸犯科,结党杀人,目无律法究竟是什么下场,别以为聚众犯罪就不用承担代价,别以为势大业大就能反制王权。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刑不恕恶,法亦责众。
在九月二十七日,谢婉君基本荡平了除了景县之外的寇匪后,就把事情都交给了程光义处理,十月初的时候,她已经在郡主府里关注北戎和大兴国之间的战况了。
十月初四这一天,关于景县一案的文书送到了谢婉君的书房中。程光义的处置方法,原也是谢婉君的意思。对付这种民匪一家的情况,大概就只能用“乱世重典”了。
这是这个酷吏的罪名,着落在了程光义头顶上。程光义也不傻,实在是云阳郡里的情况,对程家着实不妙,他不得不出点儿血,给程家捞一笔立足北境的本钱。
谢婉君看罢文书,在后面批复道:
着程光义暂兼景县县令一职,直到新的县令就职,同时着牛泽成带着剩下的将近两千人常驻景县,以防有变;在此期间,云阳郡郡守一职,由程永裕暂代。
程永裕是程光义的长子,做事谨慎持重,不似程永华一般喜欢兵行险招,剑走偏锋,是个守城之人。
事实上,程光义老早就把长子往家主和“下任郡守”的方向上培养了,衙门里的事情他都熟悉,身边也有一般能用的人。
当然,此举也能安抚程光义心,表明郡主府还是器重程家的。
谢婉君并未刻意压着消息,景县的事情,迅速就其他地方传开了。虽然震惊于刑律严峻,流血者众,但毕竟事出有因,人们的评价大都是“不义之人,天必收之”之类的话。
这事儿也给那些过惯了刀尖上讨生活,靠劫掠起家的人提了个醒,有些路,纵然一开始千好万好,但死路就是死路,邪路就是邪路,或可侥幸一时,终不能长久一世。
到了十月初九的时候,云阳郡中就没有多少议论此事了,因为这时候,北戎人的三万铁骑,已经从君城北方压境,与君城驻军短兵相接。
“北戎人打过来了!”
这个消息仿佛秋风一般,迅速从北境的土地上掠过。
自顾皇后收复北境十三城以来,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太平,至此一去不复返。人们张望着,惊恐着,凝神注目着每一点时局的动向,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里传来的消息。
云阳郡中尤甚。
君城新近换了主人,还未弱冠的承安王谢瑾之,能守住君城大门吗?
已经二十年不曾打过打仗的戍边军,还能挡住北戎人铁骑,保护大兴国国土的安然吗?
听说北戎方便此次执掌帅印的人,是当朝太师雪连城,副帅是北戎皇子耶律平川,还有一位名叫方静安的年轻人。
老太师雪连城是顾皇后的老对头了,他是北戎雪家的家主,在北戎权势滔天,精善兵法,就连昔日的顾皇后都曾经说过,雪太师是她此生最大,也最危险的对手。
耶律平川是太师雪连城的准女婿,也是他的学生,方静安来历神秘,据说和雪皇宫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两个人物,也不是简单之辈。
而如今,顾皇后新丧,雪连城带着弟子再度出山,大兴国中,还能出现一位和顾君盈比肩,挡住北戎铁骑的人物吗?
人们有着无数的疑问,无数双眼睛,无数颗心,日夜盯着,挂心着君城和北戎交界的那一线狂野,不敢放过一丝一毫的动向。
谢婉君比别人更挂心,但她也知道,这时候,比起去君城看个究竟,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保证君城北线战火纷扬的时候,云阳城这个后院不会起火。
比如准备必要的钱粮、丹药和备用兵源,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安定人心,保证刚刚被平定的豪强悍匪,不会在这个要命时候死灰复燃,乱上添乱。
总之,前方战事倥偬,作为后方的云阳郡也不得清静,北长城上几个通关隘口已经尽数关闭,外面的人可以进来,但不能出去。
谢婉君很忙,她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每天都得去府衙报到:
刚刚平定了“匪患”的那些县衙,缺少一大批可靠的小吏,甚至就连县令也缺。
这让谢婉君犯了难,小家小户就是有这样的不好,平日里连一批候补官员都没有,一碰上点儿事,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郡主威武:我家国师太腹黑》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