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憎恨的反面是忘却。(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 憎恨的反面是忘却。
周六这天,天还没亮陈秋白就被母亲叫醒了。母女俩简单地吃了个早饭,开着父亲的车子出了门。
一路上,李丽君不停地念叨,说这两年你过得不顺心,就是因为被白虎星妨住了,只要去老宅找到那台磨,请仙姑解了煞,你的运势就好了,身体也会好起来。
陈秋白开着车,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也没多说话。母亲迷信了一辈子,这些事物在她心里已经成了信仰。况且母亲求神拜佛几乎全是为了儿女,只要是能让母亲安心,再离谱的事她也愿意配合。
车子走到了白云镇,李丽君给仙姑打了个电话,过去接上了她,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乡下老家。
老宅沿水而建,门口有一湾蝎子形状的小池塘。如今村子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住,也不养鸭养鹅了,水面上盖满了米粒般的青苔。对岸的房子都拆了,远处的小山裸露在视线里,像条老狗蜷缩在云蒸雾罩里。风湿乎乎的,灰白的云层在山头翻滚着,像河流奔涌。
陈秋白在老家门前停了车,李丽君拿出钥匙开了门,带着仙姑进去了。前些年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几个儿女再没有回来过,院子里一片荒芜,看上去满目苍凉。
李丽君按照仙姑的指示在院子西边找了找,从竈房找到仓库,连猪圈都看了一圈,就是没找到什麽磨。
仙姑脸上有点不自在,嘴里嘟囔着“怎麽会没有”,又亲自上手找了一遍,总算在竈房的角落里翻出来一台小石磨。三人都微妙地松了口气。
仙姑从竈房里抱出小石磨,嗓门都大了些:“恁看看,这就是白虎星啊。”
李丽君有些不可思议:“就这麽一台小磨,怎麽会这麽厉害?”
仙姑一脸的高深莫测:“白虎星了不得,妨人可厉害了。”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在天井里摆了个香炉,烧了三炷香。李丽君恭恭敬敬地跪在香炉前一阵祷告。但这次她没再祈祷女儿前程似锦,只希望女儿健康快乐,以後遇见的都是善良的人。拜完後,她又拉着女儿拜了一遍。
三炷香没一会儿功夫就烧完了,仙姑说,要处理掉这台磨。
李丽君抱着石磨往院子外面走着,每一步都似曾相识。她还是忍不住想起些旧事来。
自打那年她跟婆婆吵了架,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婆婆去世时,她一滴眼泪都没掉,只在院子里站了站,婆婆一下葬她就走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对婆婆怀着入骨的仇恨,但也不知道为什麽,许多年後,她再回到这里,竟然还会想起自己生女儿那年,婆婆曾用这台小磨给自己磨黄豆做豆腐吃。除此之外,其他的事都淡了。
李丽君忽然间释然了。
憎恨的反面并不是原谅,而是忘却。这或者也是岁月善待我们的方式,忘记他人的过错,也让自己从执念和不幸中解脱了出来。
最後,小石磨被丢进了老宅门口的池塘里,这就算是解了煞。
母女俩回县城的路上又经过了白云镇。十几年过去了,年轻人都走光了,陈秋白在这里已经不认识几个人,但小镇好像依然没有太大变化。
前几年,镇政府想要打造历史文化古镇的标签,招商两千多万大搞旅游设施建设,建了些不伦不类的古风建筑,可惜名声没打响,投资也打了水漂。年轻人还是不回来。
陈秋白和母亲慨叹了几句,车子不觉开到了信用社门口。母女俩看着营业厅门口“农村商业银行”的新招牌,都有些出神。正打量间,一个女人和一个老人走了过来。
女人挺年轻,高个儿清瘦,老人体态微丰,走路慢吞吞的。两人一前一後走上台阶,看上去像是一对父女。年轻女人没留意陈秋白的车子,埋头往大院里走,身後的老人却一步三回头地打量。
陈秋白也透过车窗玻璃看着他。两人相互试探了一会儿,陈秋白的车子越开越慢。终于,老人认出了她,指了指车子,对女儿说了句什麽。年轻女人望过来,陈秋白这才认出来是老同学朱宜春。老人是他的父亲朱大同,以前是信用社职工餐厅的师傅。
陈秋白和母亲一起下了车。陈秋白问了声“大爷”,又跟朱宜春打了个招呼,抱了一抱。
朱大同跟李丽君寒暄了两句,看向陈秋白,试探着问:“闺女好了吧?”
李丽君知道他听说了女儿得病的事,回说:“好了。”
朱大同感慨说:“闺女年纪轻轻的,受了这麽个罪来。”
李丽君说:“谁不说来,可是受了罪了。”
朱大同满脸实诚:“人一辈子都有这麽一个坎儿,闺女过去了就好了,以後就没病没灾了。”
这话说到了李丽君心里,她也跟着说:“是啊,往後就没有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白云看得见》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