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拓跋思恭败回了平夏老家,不久唐僖宗又下诏书,命拓跋思恭再次出兵勤王,讨伐黄巢起义军。然而拓跋思恭上次被黄巢军打得大败,至今仍心有余悸,但如果不出兵,就是抗旨不遵,等于背叛了唐朝。那么,拓跋思恭最终会不会出兵呢?
拓跋思恭思之再三,我拓跋部世受唐室厚恩,如果我们不迁到这个地方,早就被吐蕃人吞并了,我们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也许早变成吐蕃的奴隶了。现在我能在这儿割据称王,吆五喝六的,应当感念唐室大恩。既然皇上这么看重我,一再催促我出兵,就再干一票吧。于是,他又率八千人马出征。这时候,各地藩镇皆起勤王之师,兵马很多,将长安城团团围住。
黄巢军打仗,本来就是流动作战,不守一城一地,转战整个中国,从山东打到广州,然后从湖南、湖北一路杀过来的。黄巢一看官军势大,那我军干脆暂退,长安城不要了,于是就率军撤退了。拓跋思恭捡了一个大便宜,一马当先冲进了长安城,然后表奏朝廷,微臣拓跋思恭收复长安!僖宗皇帝在蜀地不明真相,一听长安收复了,列祖列宗在天有灵,我终于可以回到国都,对得起祖宗了。皇上马上下旨,赐拓跋思恭姓李。你说以前好像赐过一回,不管那个,朕再赐一回,拓跋赤辞是你直系祖先吗?卿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平难有功,所部赐名定难军。你所居住的陕北夏州归你了,卿家世守此地。拓跋思恭,现在应该叫李思恭了,受封定难军节度使,成了朝廷正式的藩镇,封为公爵,后来累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从此,党项拓跋部由一个边地的小部落登上了大唐的政治舞台,成了大唐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拓跋思恭在公元895年病逝,儿子比他死得早,孙子还小,就让自己的弟弟李思谏继续担任定难军节度使。公元907年,唐朝灭亡。
第7节 成长于乱世
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战祸不断,地方割据政权逐鹿中原,短短五十多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出现又消失。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党项的新首领会怎么办呢?党项族在这样的乱世中,为什么还能逐步壮大呢?
后梁建立,代替了唐朝,李思谏马上向后梁称臣。没想到,中原王朝“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速度太快了,梁、唐、晋、汉、周,五十多年换了五个朝代。平夏部首领以不变应万变,来的都是爷,换谁都是我的主子。
后唐灭了后梁,当时李思谏已死,继任的是李仁福,马上归降后唐,上表称臣。后唐为了羁縻平夏部,封平夏部首领为朔方王,正式享有王爵。中国古代的王爵,一般来讲,一字王是亲王,两字王是郡王,朔方王相当于郡王。李仁福死后,继任者叫李彝超。本来李彝超继承了李仁福的政策,已经归降后唐,与后唐的关系很好。但是当时后唐在位的皇帝,是五代时少有的杰出君主,后唐明宗,前面讲辽史的时候提过这个人。他雄才大略,部下战斗力很强。后唐明宗继位之后,想拔掉夏州这颗钉子,不允许有这样一个表面归顺,实则两面三刀的政权存在,因此就出兵去攻打平夏部。
不想错过《塞北三朝》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