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六条意见交给夏国来使带回。夏使不敢争辩,在人家这一亩三分地上,怎么争辩啊?于是,夏使陪着宋朝使臣回国复命去了。
第4节 讨价还价
关于宋夏两国的议和,宋朝提出了六点意见,并派遣使臣出使西夏,跟李元昊谈判。那么,对于宋朝的这六点意见,李元昊是否会接受?他会如何对待宋朝来使呢?
宋使到了夏国朝廷,一看李元昊身着便装,躺在龙床上,爱答不理的。等宋使自报家门之后,李元昊懒洋洋地坐起来,满脸不耐烦,呈现愤怒之色。朝廷既想议和,何必去问辽国?你打不过我,咱就和呗,你抬我舅舅压我,什么意思啊?元昊先给宋使来了个下马威,看了宋朝的六项条件之后,草拟国书,回书中提了十一个条件,又派使臣去宋朝。双方国书往还,实际上就是讨价还价。
谈判其实就是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艺术,核心在于不能一开始就把底牌露给对方。我这货想卖二百,但我要多少呢?要四千!你觉得太贵,五折行吗?二千,你欣然接受,我就赚了十倍,五折你还嫌贵,三折行吗?一千二,你欣然接受,我就赚六倍。李元昊也是如此,开出了十一个条件,知道宋朝不可能都满足,我就是漫天要价,您可以就地还钱。您要不还价,这十一个条件都接受了,那简直就是天上掉一个大馅饼砸着我了。
夏使重返汴京,宋朝面对西夏强硬的态度和提出的十一个苛刻条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府大臣中,以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宰相晏殊为首,大多厌倦了战争,主张同意。他爱称帝就称帝吧,不爱称臣就不称臣吧,只要别打仗了,这么多年仗打下来,花的军费远远超过了李元昊索要的钱帛。所以,无所谓了,答应他的条件吧。只有枢密副使韩琦坚决反对,韩琦刚从前线回来,知道李元昊是瞎诈唬,色厉内荏。他的损失比我们只大不小,不要怕他,我们要坚持原则,再努力一下,李元昊一定会认输。宰相晏殊跟韩琦当面发生了争执,你懂什么啊?国家大政方针不是你能插嘴的。韩琦也拍桌子大骂,你去过前线吗?你流过血吗?我在前线打了那么多年,明白这里面的是非曲直。晏殊气得拂袖而去,俩人不欢而散。正当宋朝的大臣们争来论去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什么呢?
第5节 达成和议
宋朝大臣突然发现,李元昊竟然在给宋朝的国书中,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而这个细节,一旦被忽略,后果将不堪设想。李元昊的国书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宋朝的大臣发现后又会如何处理呢?
李元昊在上书的时候,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原来他自称兀卒,邦泥定国兀卒,反正这是党项语,音译成汉字用哪个字都行。这回他改了,改成“吾祖”,“男邦泥定国吾祖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宋朝大臣顿时哗然。这叫什么话啊?元昊自称吾祖?吾就是我,祖在宋朝白话里就是翁,翁就是爹,元昊自称我爹?他是跟咱们称臣了,然后让咱皇上管他叫爹,这不就是侮辱咱大宋皇帝吗?原来他称兀卒,我们宋朝无所谓。谁知道可汗是啥意思?单于也是天子的意思嘛!这都随便,你编出个兀卒,就更无所谓了,反正我们都不懂。“吾祖”我们就不能接受了,这是亵渎侮辱朝廷。宋朝名臣欧阳修,更是气愤已极。贩夫走卒都不随便管人叫爹,堂堂天子奉天承运,管元昊叫爹?元昊侮辱我们,必须严词驳回。否则的话,谁敢开口啊?宋朝的大臣们到西夏去传旨:“大宋皇帝致书邦泥定国我爹。”这不是贻笑大方吗?元昊的要价太高了,宋朝坚决不答应。
不想错过《塞北三朝》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