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汉武帝元鼎三、四年:魔幻操作与神仙局齐飞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这一年开局就整了个大动作!冬天,朝廷把函谷关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了新安,这相当于给国家的“大门”换了个地址。¨7~8*x,s\w?.+c,o*m,
到了春天正月戊子,汉景帝的阳陵陵园突然起火,这事儿搁古代可是大事,不知道是不是啥不祥之兆。夏天四月,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那叫一个反常。
更惨的是关东四十多个郡和国闹饥荒,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妥妥的人间惨剧。
常山宪王刘舜去世,他儿子刘勃接班。结果刘勃因为老爹生病时没好好照顾,守丧期间又没礼数,直接被废,打包送到房陵。过了一个多月,汉武帝重新封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还把常山改为郡。这么一来,五岳都在中央直接管辖的地盘里了,这波操作直接加强了中央对重要区域的掌控。同时,代王刘义被改封为清河王,封地换了,身份也跟着变了。
这一年,匈奴的伊稚斜单于挂了,他儿子乌维单于上位,草原上又换了新“扛把子”。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这一年汉武帝的“折腾指数”爆表!冬天十月,汉武帝跑到雍地,祭祀五帝。完了还发诏书说:“我都亲自去祭天了,却没祭地,这不符合礼法,你们赶紧商量个办法。”于是在水边的圆丘上建了后土祠。建完祠,汉武帝又从夏阳出发,向东跑到汾阴。当时汉武帝刚开始巡视各郡国,河东太守压根没想到皇帝突然来“突击检查”,接待工作没搞好,直接吓得自杀了。十一月甲子,在汾阴的高地上正式把后土祠建起来,汉武帝亲自跪拜祭祀,规格和祭天一样高。祭祀完,汉武帝又跑到荥阳,最后回到洛阳,还封周朝的后代姬嘉为周子南君,妥妥的“复古情怀”。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春天二月,中山靖王刘胜去世,就是那位生了超多娃,刘备还老爱拿他当祖宗的王爷。
乐成侯丁义给汉武帝推荐了个方士栾大,说和之前被汉武帝杀掉的文成将军是同门。汉武帝正后悔杀了文成将军呢,一听有新的“神仙代言人”,瞬间来了精神。这栾大之前在胶东康王那儿做事,那嘴跟抹了蜜似的,特能忽悠,还敢说大话,而且说得跟真的似的。栾大跟汉武帝吹:“我经常在海上溜达,见过安期生、羡门这些神仙,可他们嫌我身份低,不信我;又觉得康王只是个诸侯,不配得到仙方。我师父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能堵住,长生不老药能搞到,神仙也能请来。’但我怕像文成将军那样被杀,其他方士都不敢说话,我哪儿敢说仙方的事儿啊!”汉武帝赶紧说:“文成是吃马肝中毒死的。你要是真有本事,我啥都舍得给!”栾大又说:“我师父不缺啥,是别人求他。陛下要是真想见到神仙,就得重视使者,让使者有尊贵身份,用宾客之礼对待,这样才能和神仙搭上话。”汉武帝想试试真假,让栾大表演小魔术,栾大弄了个斗旗,旗子自己互相碰撞,把汉武帝唬住了。当时汉武帝正发愁黄河决口堵不上、黄金炼不出来,一激动,直接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夏天四月乙巳,栾大被封为乐通侯,赏了两千户食邑,还赐了豪华大宅、上千奴仆,汉武帝把自己用的车马、帷帐、器物都搬去栾大家,还把卫长公主嫁给了他,送了十万斤黄金。汉武帝亲自跑到栾大家,派去慰问、送东西的使者在路上排起长队。\x~i+a.n,y.u-k`s~.?c`o_m?从太主到将相,都跑到栾大家摆酒送礼。汉武帝还刻了个“天道将军”的玉印,让使者穿着羽衣,夜里站在白茅上,栾大也穿羽衣站在白茅上接受印信,以此显示栾大不受普通臣子礼仪约束。栾大短短几个月,身上挂了六个官印,那尊贵程度直接“刷屏”,搞得燕、齐沿海一带的人都跟风说自己有神奇仙方,能召唤神仙,场面一度十分魔幻。
六月,汾阴有个叫锦的巫师在魏脽后土祠旁边挖到个大鼎,河东太守赶紧上报。汉武帝派人查验,发现巫师没造假,就按礼法祭祀,还把大鼎迎到甘泉宫,跟着自己走,在宗庙和祭天的时候都献上,最后藏在甘泉宫,大臣们纷纷跑来祝贺,跟过年似的。
秋天,汉武帝封常山宪王的儿子刘商为泗水王,又给刘家子孙安排了新封地。
以前条侯周亚夫当丞相的时候,赵禹是丞相史,大家都说赵禹廉洁公正,但周亚夫却不重用他,说:“我知道赵禹办事靠谱,但他执法太严苛,不适合在高位。”等赵禹当上少府,在九卿里算是严酷的;但到了晚年,官员们都争着搞严刑峻法时,他反而变得宽厚平和了。
中尉尹齐向来以敢杀敢罚出名,等他当上中尉,把吏民折腾得够呛,这一年,尹齐因为干不好工作被治罪。汉武帝又让王温舒当中尉,赵禹当廷尉。四年后,赵禹因为年纪大,被贬去当燕国丞相。
当时官场风气就是比谁更严酷,但左内史儿宽却是“清流”。他鼓励发展农业,刑罚宽松,处理案件讲究人情味,一心想赢得民心。他选拔仁厚的人当官,对下属很有人情味,也不追求虚名,结果深受吏民爱戴。收租税的时候,他会根据百姓情况灵活处理,甚至允许百姓缓交、借贷,所以租税经常收不齐。后来有军事行动需要征调物资,左内史因为交租税没达标,按规定要被免职。百姓听说儿宽要被免官,都怕失去这么好的官,大户人家用牛车拉,小户人家自己挑着,排着队来交租,队伍都没断过,最后儿宽的考核反而成了第一,汉武帝也对他刮目相看。
早年南越文王派儿子赵婴齐到长安当人质,赵婴齐在长安娶了邯郸樛氏女子,生下儿子赵兴。南越文王去世后,赵婴齐继位,把他爹自封的“武帝”玉玺藏起来,还上书请求立樛氏为王后,赵兴为太子。汉朝多次派使者暗示赵婴齐来长安朝见,可赵婴齐喜欢在南越自己说了算,怕到长安被汉朝管着,就一直称病不去。赵婴齐死后,谥号明王,太子赵兴继位,他母亲成了太后。
这太后在没嫁给赵婴齐之前,和霸陵人安国少季谈过恋爱。这一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去劝南越王和太后入朝,像内地诸侯一样服从汉朝,还派能说会道的终军等去传达旨意,勇士魏臣等人辅助决策,卫尉路博德带兵在桂阳驻扎接应。南越王年纪小,太后又是中原人,安国少季一去,两人旧情复燃,这事南越国人大多知道了,很多人都不支持太后。太后怕国内生乱,也想靠汉朝撑腰,就多次劝南越王和群臣归附汉朝,还借着汉朝使者上书,请求像内地诸侯一样,三年朝见一次,撤掉边境关卡。汉武帝同意了,赐给南越丞相吕嘉银印,还有内史、中尉、太傅的官印,其他官职南越可以自己任命;废除南越原来的黥刑、劓刑,采用汉朝法律。汉朝使者都留在南越,帮忙安抚。
汉武帝又跑到雍地准备祭天,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的助手,应该先立泰一神,皇上再亲自祭祀。”汉武帝正犹豫呢,齐人公孙卿跳出来说:“今年挖到宝鼎,冬天辛巳初一早晨是冬至,和黄帝那时候一样。”还拿出一本札书说:“黄帝得到宝鼎那年,也是己酉初一早晨冬至,过了三百八十年,黄帝就成仙升天了。”通过汉武帝宠爱的人把这话递了上去。汉武帝一看大喜,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说:“这书是申公给我的,申公说:‘汉朝兴起后又到了和黄帝时期一样的大运,汉朝的圣人就在高祖的孙子或者曾孙辈。宝鼎出现就意味着能和神灵相通,黄帝在明庭接待众神,明庭就是甘泉宫。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条龙垂下胡须来接黄帝,黄帝骑上龙,带着群臣、后宫七十多人一起升天了。’”汉武帝感叹:“要是我能像黄帝一样成仙,抛弃老婆孩子就跟脱鞋一样简单!”立马封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去太室山迎接神仙。
评论
元鼎三、四年的汉朝,在汉武帝的“带领”下,剧情走向越来越离谱又精彩!一边是天灾人祸不断,关东饥荒人吃人,函谷关搬迁、皇家陵园失火,国家内部各种状况频出,民生艰难,地方管理也出乱子。
另一边,汉武帝在求仙问道的路上一去不返,被栾大、公孙卿这些“神棍”忽悠得晕头转向,又是封官又是赐金,还把女儿都搭进去,搞出一堆荒诞操作,把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迷信之风盛行,白白浪费大量资源。
在官员任用和管理上,酷吏当道,官场风气扭曲,但儿宽这样的“另类”又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他用仁政赢得民心,证明好的治理方式能得人心。
外交方面,对南越的策略逐渐深入,试图将其纳入直接管理,这是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一步,不过也因为南越内部复杂情况埋下了冲突隐患。总体来看,这两年的汉朝,内忧外患与荒诞闹剧并存,汉武帝在各种决策上的摇摆和冲动,既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也暴露了好大喜功、迷信荒诞的一面。
不想错过《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