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过渡一(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凛冬的寒意并未如预想般被袁术的兵锋撕裂。^x^i!n·2+b_o!o,k\.*c*o/m_这也在意料之中,袁术虽骄狂,却也并非全然不识天时的莽夫。
在汝南境内兵马粮草的异常调动持续月余后,那些躁动的迹象竟渐渐平息了下去。
斥候传回的消息显示,袁军似乎只是在进行一场规模庞大的“冬训”。
压在徐州头顶的战争阴云暂时消散,但州牧府上下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刘备与张羽知道,这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袁术的野心如同蛰伏的毒蛇,只待春暖花开,便会择机而噬。
正月、二月、三月,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徐、豫两州的春耕,在战争的阴影下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
豫州三郡的农具短缺问题,如同预料般棘手。张羽回到徐州后,立刻严令利国驿铁官全力打造。
然而,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时对彭城的破坏极大,利国驿的工匠十去五六,元气大伤。即便日夜赶工,也只能勉强维持徐州本地需求,根本无法满足豫州庞大的缺口。
“主公,利国驿己是极限。”张羽拿着最新的产量文书,眉头紧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匠不足,产量便上不去。”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案几上糜竺送来的商路简报:“军师先前提议,利用商队从外地采购,可行否?”
“可行,但需快!”张羽铺开地图,手指划过几个关键节点,“南阳冶铁自古有名,巩县、荥阳亦是传统产铁之地。+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我己命糜家商队分头行动,携带重金,前往这三地大量采购现成的铁质农具,同时……尽力招募工匠!”
刘备立刻提笔:“我亲笔修书一封给景升,言明徐州春耕艰难,急需农具,恳请南阳方面予以便利。至于工匠……也一并提及,成与不成,总要一试。”
信件快马加鞭送往荆州。不久,刘表的回信抵达。对于采购农具一事,刘表倒是颇为爽快,言明南阳方面会大开方便之门,允许糜家商队自由买卖。
然而,对于刘备希望借调或招募南阳工匠前往徐州一事,刘表却婉言拒绝了。信中措辞客气,大意是南阳自身百业待兴,工匠亦是州府急需,实难割爱,还请玄德公见谅。
这个结果在张羽意料之中。乱世之中,技术工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刘表岂会轻易放手?
“南阳之路不通,那便全力转向河南!”
张羽当机立断,向糜家商队发出更明确的指令:“重金!许以厚利,安家之资!只要愿意举家迁来徐州的铁匠、木匠,告诉他们,徐州有地,有安稳,有州牧府庇护!”
此时的河南尹,早己不复昔日繁华。自董卓迁都、诸侯混战后,这片曾经的核心地带沦为西战之地,行政崩坏,盗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糜家商队的管事带着刘备和张羽的亲笔安民告示以及沉甸甸的铜钱布帛,深入巩县、荥阳等地,几乎没费太大周折。!第_一`看-书-枉! \耕′歆+最/筷¢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和工匠而言,徐州牧刘备的“仁义”之名,加上实实在在的安家费和土地许诺,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短短数月间,数支糜家商队如同归巢的工蚁,络绎不绝地将一批批农具和拖家带口的工匠运回徐州。最终统计,竟有近五百名工匠及其家小在徐州安顿下来。
州府立刻在利国驿附近划出专门的匠户区,分配土地房屋。这些来自中原的熟练工匠的加入,极大地缓解了徐州工匠短缺的困境。豫州汝南的农具缺口,也在糜家商队源源不断的输送下,在春耕最繁忙的时节勉强补上。
这几个月,除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农具问题,张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替刘备网罗人才。刘备成功延请到张昭、张纮两位大贤,极大地启发了张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恩人是刘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