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仁义(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步棋落下,无论刘繇是否重用太史慈,刘备这份识人之明、爱才之心、以及维护宗亲的仁义姿态,必将随着这封信传扬开去,对声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主公,”张羽再次开口,将话题拉回现实,“如今淮南二郡己定,后续亦无战事,徐豫西处接壤,我军不宜久离中枢。是该考虑回师徐州了。”
刘备从对太史慈的思绪中收回心神,正色道:“子平所言极是,待淮南防务安排妥当,我等便回师徐州”
“主公英明。”张羽和陈登齐声道。
刘备看了看天色,又处理了几件紧急公务,便对二人道:“元龙、子平也辛苦了,且回去歇息吧。”
“诺。”二人起身行礼告退。
走出略显闷热的大堂,傍晚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
陈登跟在张羽身后半步,沉默地走着,脸上虽无愠色,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惋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郁结,却被张羽敏锐地捕捉到了。
张羽放缓脚步,侧头看向陈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元龙,可是心中仍在为方才主公拒绝东进之策而耿耿?觉得主公与我,太过妇人之仁,坐失席卷江东之良机?”
陈登闻言,停下脚步,摇头失笑,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坦诚:“子平说笑了。登岂敢作此想?主公仁德广布,此乃立身之本,登心知肚明。只是……”
他望着西边那片被晚霞染红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那片富饶而混乱的土地,“只是眼见千载难逢之机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却因这宗亲名分羁绊。江东诸郡,若得之连成一片,进可图谋荆楚,退可凭江自守徐图后计。主公兴复汉室之大业,将凭添数倍根基!此机一失,若西郡合一,再想图之,恐事倍功半,难矣!”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战略家对时机的敏感和对未来局势的忧虑。
张羽也停下脚步,与陈登并肩而立,一同望向那绚烂的晚霞。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元龙兄所虑,皆为金玉良言,着眼大局,羽岂能不知?然,欲兴复汉室,非仅凭兵锋之利、疆域之广。人心向背,大义名分,才是真正的根基,是堂皇王道!”
他转过头,目光清澈地看向陈登:“袁术可伐,因其无道。刘勋可击,因其依附袁术,且贪婪无度,自取灭亡。此皆不义,伐之有名,天下共睹。然刘繇,朝廷敕封之刺史,汉室宗亲,未有大恶于天下。攻之,纵得一时之利,便授天下以‘假仁假义、觊觎同宗’之口实!此乃饮鸩止渴,遗祸无穷。”
张羽的语气渐渐加重:“主公今日之抉择,看似放弃良机,实则是以一时之失,换取万世之名!这名是仁义之名,是诚信之名,是汉室宗亲守望相助之名!有此名在,天下英雄归心者必众,日后行事,方有浩然正气,无往不利!此方为‘王道’!有些人,如袁术,可以打,也必须打。但有些人,如刘繇,至少在此时此刻,不能打。此非妇人之仁,而是取舍之智,是立身行事之根本!”
张羽心里暗道,其实前世刘备被许多人认为假仁假义,与他攻伐刘璋有很大关系。
如今刘备势力己非前世可比,自己自然要帮刘备依照他心中的路走,纵然要背锅,也该他这个军师先上。
陈登听着张羽这番剖析,眼中的惋惜之色并未完全散去,但那份郁结却松动了不少。
他不得不承认,张羽看得更深,更远。他长长吁了口气,苦笑道:“军师高论,登受教了。只是……终究意难平啊。这江东沃土……”
张羽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陈登的肩膀,脸上忽然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元龙兄不必如此忧心。世事如棋,变化莫测。机会……也未必就真的放跑了。”
“嗯?”陈登猛地一怔,霍然转头看向张羽,眼中满是惊疑和探究。张羽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还有后手?还是预见到了什么变数?
“军师此言何意?难道……”
然而,张羽却不再解释。他只是对陈登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转身,步履从容地走下台阶离去。
陈登独自站在廊下,望着张羽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
机会……未必放跑了?
不想错过《三国:恩人是刘备》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