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洪武朝晚期的大明(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算上之前被朱棣清剿的女真豪酋西阳哈,北元太尉乃尔不花,丞相咬住,知院阿鲁帖木儿等游牧民族势力,此时大明北部边疆可以说稳如泰山。
反倒是西部和西南部在洪武朝晚期算的上烽烟西起。
虽然之前明朝早早的就打赢了和麓川王朝的定边之战,但是麓川王朝的统治在安南可以说是树大根深,所以从洪武二十五年,西部和西南部的边疆地区就陆陆续续的有战事出现。
为此瞿能父子曾率领士兵杀入缅甸的中部地区,进行远征,最后是清迈向大明派出代表,希望能就此罢兵,停止作战。
当时的木邦一带,缅甸中南部,清迈都还属于麓川王朝的势力范围。
首到朱元璋生命的最后一刻,麓川王朝内部的斗争终于有了结果,权臣刀干孟的刀氏家族架空了思氏王族,尤其是现任国主思伦发被逼的全家逃亡,离开麓川投奔西平侯沐春。
沐春派兵护送思伦发前往南京面圣,而此时刀干孟野心膨胀,于是发动大军,攻打明朝,希望能够重新夺回高黎贡山北面和哀牢山一带的领土势力范围。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腾冲府,只要能攻下腾冲府,麓川王朝就能够占据对高黎贡山的主导权,再进一步拿下保山、昌宁,就可以拿回之前被明朝夺走的对哀牢山以南的诸蛮族的宗主权。
于此同时大明内部的湖广地区作为上古三苗国后裔的五开蛮也在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和广西的西部发动叛乱。
但是由于之前册封的平羌将军都指挥齐让平羌乏力,让此时己经风烛残年的朱元璋很是恼火,于是火速派人去辽东把杨文调了回来。
由于此前杨文在辽东一边守卫边疆,一边还要为辽王修建王府,并训练辽王护卫,表现十分出色,所以在把杨文调回来以后亲自为他选了三匹骏马奖赏给他。
并让他佩戴征虏前将军印,任命高阳忠壮侯韩成之子,桂林右卫指挥佥事韩观担任他的副手,并让楚王湘王作为辅助,总领湖广平叛荆州古蛮的战事,在杨文出征前还亲自给他写诗送行。
值得一提的是韩观是凤阳人,朱元璋的乡党,朱元璋很是信重他。
与此同时朱元璋又命令何福率领大批淮西兵马赶赴云南,支援麓川前线。
为了保证大明西部和西南部的安稳,又命令瞿能父子三人率领西川兵马即刻南下奔赴云南前线。
结果瞿能父子刚刚率领西川兵马南下,原本在西川一带,反对明朝统治的月鲁帖木儿旧部,北元贵族贾哈喇再次起兵反明。
朱元璋无奈之下只能先命令陕西调兵增援松潘卫,又让松潘卫的徐凯率兵讨伐贾哈喇。
此时是洪武三十年,距离朱元璋去世还有最后一年,明朝北方由于朱棣和杨文等一众名将,比较平稳;反倒是南方烽火遍地,好像约好了一样,各地都在响应麓川王朝的出兵。
那么以朱元璋的性格是怎么看待此时大明的局面的呢?
此时朱元璋虽然己经快要死了,但是头脑还是十分的清醒。
虽然此时北方边境看似平安,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是他非常清楚此时的北方草原上到处都是蒙古人,是北元的残余势力,这个时期的蒙古人可以从松嫩平原一路游牧到多瑙河。
而鞑靼部虽然深陷于漠西地区的内乱和政治斗争之中,但是他们总有一天是会回到漠东的。
燕王朱棣和周兴等将领也经常会带兵抵达乌勒扎河以北的地方,常年驻守北方边境的他们也很清楚虽然大部分鞑靼人迁移到了漠西,但还是明朝的大患。
也正因此在洪武朝晚期,并不是一片祥和,也没有因为皇帝的年老而变得消极,朱元璋越是到生命的尽头越是要西面出击,威慑大明周边所有的人,既然西南周边在打仗,那么北方边境也不能闲着,于是朱元璋又对着北方做了一系列的调度。
不想错过《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