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潜伏(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华京城,信国公府,魏书明书房。£?微2趣:小[?说#_? $免.费(\{阅±[读′°
赵珩斜倚在紫檀木圈椅里,一柄玉骨折扇在他指间闲闲摇动。
他面容英挺,眉宇间跳动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与蓬勃,即使此刻沉凝思索,那份骨子里的意气风发也未减分毫。
“养兵?”
他重复着魏书明的汇报,扇子摇动的速度慢了下来,“何人如此大胆?”
魏书明肃立一旁,沉声道:“是,地点隐秘,还未找到,但兵甲确凿。”
赵珩合拢扇骨,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扇柄上敲击着,发出笃笃轻响,父皇兄弟凋零,余者皆不足虑,太子乃中宫嫡长,名分早定,他和三弟还有七弟皆已封王,七弟体弱年幼,不堪大任。
他目光沉重起来,“若真有此心,有此举者,唯怀王一人。”
会是赵瑜吗?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然则,三弟其人,他虽交情不深,却也知他一心扑在公务上,至今未娶正妃,用父皇的话说,赵珩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他是个好臣子,却未必是个好皇帝,说他养私兵谋反,赵珩总觉得不像。?2`8_l\u`._n`e′t¢
他转头看向魏书明,“人手派去了吗?”
“已遣精锐前往,但,”魏书明面露忧色,“恐生变故。”
“不是恐生,是必有。”赵珩断然道,眼中精光一闪,“既有胆量私蓄甲兵,岂会轻易束手就擒?指望一网打尽,难。”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两步。
魏书明建议:“事关重大,是否禀明圣上定夺?”
赵珩倏然停步,斜睨魏书明一眼,他这个表弟什么都好,就是脑子不够使,其实他觉得魏书明脑子比起其他武将世家的人好使很多,可放在皇宫中那就不够看了。
赵珩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无凭无据,捕风捉影之言,如何能报与父皇。”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说消息源自江淮序,奉国公江祁的儿子?本王记得,他与太子交情匪浅。”
江淮序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幼时倒是有过几面之缘,近些年每年皇宫各种家宴总少不了赵棠求父皇赐婚的流程,走他听都听腻了。
魏书明心头一凛,知道赵珩起了疑心,连忙解释道:“殿下明鉴,江淮序与太子殿下确曾交好,但自嘉阳公主之事后,早已疏远,此事千真万确,江淮序绝无虚言。`1.5\1′x_s.w\.,c,o~m?”
赵珩摆摆手,打断他的辩解,“纵使他们无关联,无实据便奏报,便是欺君。”
他不在乎这是真是假,江淮序此人能和魏书明关系这么好,他也并非完全不信任,只是这种事,向来只有皇帝才能定罪,他轻易不能没有实证就越过圣上去做决定。
他重新展开折扇,轻轻摇动,带起一丝凉风,“既是养兵,一支军队岂能凭空消失?当务之急,是查清延陵砖窑厂的案子,那才是逃不掉的。”他语气斩钉截铁,私兵的事要查,但不能只查这件事。
延陵的事儿他已经派人追查了这么久,真相马上就要浮出水面了,他不可能就这样轻飘飘放下,延陵这个案子事涉之广,必定拔出萝卜带出泥,届时自有答案,至于囤养私兵意图谋反,在延陵这个案子结了之后就好办了。
太子和怀王,总有一个是那个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寒门夫君白送嫡姐,国公府状元归我了》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