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司马聃微微一笑,站了起来,坐在了御座上。
褚蒜子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宣诏。”
内侍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宣读道:“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百官遵前朝之例,劝吾摄政。为了社稷之重,吾勉力听从众议。凭借祖宗保佑,群臣辅佐,如今皇帝成年加冠,应当亲理朝政。如今吾归还政事,一切依照旧典。”
群臣早已叩拜在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虽然褚太后贤明,但垂帘实在是不得已之举,如今皇帝长大成人,太后自当归政。
在这山呼海啸般的祝祷中,褚蒜子深深地看了儿子背影一眼,站了起来,在内侍、宫女的簇拥下,退出太极殿。
出了殿门,冷意扑面而来,褚蒜子拢了拢衣襟,脸上露出了微笑,“升平,这个年号好啊。”
一旁的宫女笑道:“太后,正是呢。四海升平,是个好兆头。”
褚蒜子由衷地笑道:“但愿如此。”过去的十二年,她一边抚育幼子,一边操劳国事,不记得多少次,因为国事,她辗转难眠,或者因为一封紧急战报,被内侍从梦中叫醒……如今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
她回头看了看太极殿,以后,这一切,便都落在了儿子肩上。不知道他,能不能担起这个担子?
过了式乾殿,便是显阳殿,再往东面一拐,便是崇德宫。年前,褚蒜子便已从显阳殿移居崇德宫。显阳殿是皇后正殿,不久,聃儿便要大婚了。
入了崇德宫,太后寝殿内的一角,放置着淡青梅瓶,瓶中插着一枝红梅,正傲然绽放。
在这淡淡的梅香中,褚蒜子铺开纸,亲笔写下一封手诏,“……如今皇帝加冠,但四海并未一统。五胡叛逆,豺láng当路;徭役不止,百姓困苦。愿诸君子思量筹谋,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足。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晚年。仰思家国,故以此托怀。”
写完手诏,褚蒜子吩咐内侍,前去太极殿宣读。
终于闲下来了。以后,她便如平常士族的主母一般,管理家事,闲来练练书法,如果有什么巧思,让御厨房试做新点心……
褚蒜子斜倚榻上,嘴角上扬,露出了闲适的笑容。
第四十九章
十四年后,东晋太和六年十一月。
“走,去佛堂吧。”褚蒜子站了起来,内侍急忙上前搀扶,几个宫女尾随其后。一行人出了太极殿西堂,朝后面的崇德宫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晋风流之褚太后》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