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她想了想,站了起来,道:“来,随哀家前去见皇帝。”这年褚蒜子已四十九岁,而司马曜仅仅十岁,两人却是堂嫂堂弟的关系,她有时想来,也觉得尴尬,平时为了避嫌,轻易不去见司马曜,但这件事,有关晋室存亡,却不由得她避嫌了。
和褚蒜子密谈后,司马曜下诏,令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接到诏令之后,谢安回到乌衣巷家中,如平日一般地和家人用过晚膳,又来到书房,和谢韶、谢玄、谢琰谈论了一会儿诗文,便又如往常一样,回到寝房就寝。
寝房内几个火盆哔啵作响,温暖如chūn,而一角的博山香炉里,早已袅袅吐着青烟。谢安上了榻,觉得香的味道和平日有些不同,但还未来得及细细分辨,便沉入梦乡。
片刻后,刘夫人也进了寝房,看了看已经入睡的谢安,又看看几案上的香炉,轻轻叹了口气,也解衣就寝。
大半夜已过,天微微地亮了,而睡梦中谢安的长眉也轻轻地蹙了起来。
这里不正是新亭吗?他怎么会忽然就到了这里?升平三年,四弟谢万北伐失败,被朝廷贬为庶人,家族再也无人支撑,他不得已谋求出仕,于次年接受了桓温的邀约,担任其账下司马的职位,便是从新亭出发,而百官也是在这里为他送行。
忽然,御史中丞高崧的脸出现了,“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大家都说,‘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如今足下出山,百姓又将怎样面对足下呢!”
他正面有愧色,突然,高崧的脸变成了桓温的脸。
“谢安,你为何要坏我的好事?!老夫可从未亏待过你!”
他正要分辨,桓温的脸忽而变得狰狞,“来呀,把他给我拖下去,斩了!”几个士卒不由分说地便走了上来,将他的手臂扭到身后,推出了新亭……
“啊!”谢安不由惊叫一声,从梦中惊醒,入眼是熟悉的帐幔,室内香气犹存,只是稀薄了许多,想必香炉的香已经燃尽了。他微微心定,一摸额头,上面已布满了冷汗。再看看身侧的刘夫人,仍在熟睡,只不过娥眉微蹙。他看了她良久,目露温柔,最后叹了口气,望望天色,见天已微明,便轻手轻脚地起身下榻。
谢安洗漱完毕,像往常一样用了早膳,便坐牛车来到台城,刚下牛车,迎面便走来一人,正是王坦之。只见他的面色较平日更为苍白,不及见礼,便道:“安石,如今为之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晋风流之褚太后》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