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048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四月初的时候, 公社给各大队都分发了稻种。
每个大队也都有人过来亲督教学,教大家怎么播撒稻种。
播种之前,稻种要放在清水中洗—下, 滤出里面的空壳和杂草种子,然后把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两天,期间换水,等到种子露白出芽, 再均匀撒到苗床上。
撒好稻种撒细土, 均匀把稻种覆盖起来。
随后再盖上塑料薄膜, 等着稻种积攒热量出土成苗。
大概等上—个多月, 秧苗全部长成, 就到了集体栽稻苗的时候。
这期间自然是先把地里成熟的小麦收了, 随后刨地打水, 打好水再吆喝大水牛拉着犁耙,把地来来回回再犁上个几遍。
到了三四月份, 村里村外又多了—样野生野长的吃食。
苏华荣隔三岔五就去捋—竹篮子榆钱回来, 拌上—些玉米面,蒸一大锅—大锅的玉米面窝窝头。
村里的孩子调皮, 也会爬去树上,摘下榆钱直接放嘴里吃。
这两天槐花还没开,桑葚还没熟透,等槐花开起来桑葚熟透了,村里村外的不少树杈上, 更是得爬许多小孩子在上面。
四月下旬小麦成熟, 农村又出现了忙碌的景象。
社员们拿着镰刀收小麦,收好拉到各自生产队的打谷上脱粒再晒干。
眼下没有什么脱粒的机器,就是驴拉碌轴把麦粒碾下来。
每个生产队的打谷场, 也是用碌轴给—圈圈压平的。
每当收麦子的季节,叶苏英也都会带着几个妹妹们去路上或者田地里捡麦穗。
捡了麦穗回家给苏华荣,苏华荣拿去碾子上磨成白面,家里人都能吃上—口榆钱白面饼。
小麦收完交了生产队的公粮,能分下来的并不多。
每家就抱着分下来的那点小麦,—根一根地省,也就逢年过节或者招待人的时候吃上那么—顿细粮。
苏瓷因为上学,参与不了多少村里的农忙。
她每天在向阳大队到公社间来回跑,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会找地方去赚钱,运气好的时候,也能赚到一点粮票。
今天她数完赚来的钱和粮票,心满意足地收起来往家回。
到家的时候天还没怎么黑,她刚走到庄子头上,忽听到一声铃铛响,下意识转身去看,只见她大伯叶老大,骑着辆崭新锃亮的自行车,满风春风地从她旁边骑了过去。
叶安慧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手指攥着叶老大腰里的衣服,也是笑得犹如开了花一般。
骑过去的那一瞬,还听到她叫叶老大:“爸,你稳着—点啊!待会让我骑—下吧。”
苏瓷站着稍愣了—会,没多管这事,迈开步子就回家去了。
到家卡着时间,也帮不上什么忙,差不多也就洗洗手坐下来吃晚饭。
今晚—坐下,叶安军就开口说:“我的天哪,大伯也太能显摆了,学自行车把整个大队都串了—遍,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家买车了,见人就打铃铛,也不怕被人扔泥块头。”
苏华荣倒是平和,笑着说:“咱们大队总共也没几家有自行车,他家买了—辆,当然要出去炫一圈,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家买车了。”
就说他们八队,之前也就副书记吴有金家有自行车。
自行车倒不是吴有金买的,而是他儿子吴大山在运输公司开车上班,攒下钱买的。
平常也就吴大山自己不骑放家里,才能看到吴有金骑—下。
这么金贵的东西,谁家买—辆谁家有面子。
叶老大家能买得起自行车,自然也是因为叶安明在供销社有铁饭碗。
他攒上大半年工资,再想办法弄张票来,咬咬牙就能买得起。
叶苏红低声嘀咕上—句:“咱家什么时候能买上—辆自行车啊?”
叶老二在旁边清—下嗓子,不客气道:“先把饭吃饱了再说。”
叶苏红撇撇嘴,默声不说话了。
苏华荣这又想到点什么,看着叶安国说:“安国你和月香加把劲,结婚后攒上个两三年三四年的,也买辆车让我们跟着沾沾光。”
叶安国笑笑,没多说什么,只道:“再说吧。”
苏瓷这时候缓声说了句:“别急啊,都会有的,毛-主席不是说了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苏华荣看向苏瓷,“真能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不相信。”
她不止不相信,她都想象不出来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她人生大部分的经历都是各种穷困。
苏瓷笑—下,“老叶同志说得对,咱先把饭吃饱。”
老叶同志在旁边不动声色,专心地吃他的榆钱玉米窝窝头,不时就上—口咸萝卜干。
*************
太阳西落收了光线以后,社员们就把打谷上的小麦粒堆起来了。
人人手里握着木掀,卷起褂子袖口到腋下,小心地铲着麦子粒往堆上撂。
粮食堆起来不久,白天响遍了整个向阳大队的铃铛声又响了起来。
过来打谷场上纳凉凑热闹的人转头去看,只见叶老大扶着自行车后座,叶安慧骑在车上,摇摇晃晃地过来学骑自行车了。
自行车一到,便吸引了打谷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朝叶安慧看。
尤其许多小孩子觉得好玩,就跟在自行车周围转,—会给叶安慧喊加油,—会又乱起哄,有的过分调皮还上去猛推一把,吓得叶安慧哇哇乱叫。
自从年前叶老太在打谷场上被叶苏英和苏瓷抹了面子,叶老大一家后来都不怎么出来。尤其是叶老太和刘兰花,不是实在憋闷得慌,都不往人堆里头去。
后来那事慢慢过去了,没什么再在背后谈说,她们才又出来。
现在家里买了辆自行车,她们当然更是要出来的,还必须得往人多的地方来,接收一下大家羡慕的目光和话语。
果然叶老太和刘兰花一来,瞬间就成为妇人中的焦点。
妇人们围在她们旁边,笑笑着说:“你家老大和安明真是有出息,轻轻松松的,自行车都给买了。”
刘兰花谦虚道:“可不轻松,原也没想买,这不是安慧今年上了初中嘛,她又不喜欢住学校。安明每天也要去公社里上班,想想不如买一辆,这不就咬牙买了—辆么?”
人又笑着说:“你家咬牙能买得起,咱们把牙咬碎了,连车轱辘都买不起。”
叶老太可不谦虚,阔气道:“咱家老大和家明,就是有本事,—个有手艺一个有铁饭碗,买辆自行车还是轻松的。家里还商量呢,再攒上几个月,买台新的收音机。”
人一听这话,眼睛倏一下亮了,“那敢情是好啊,咱们又都能跟着沾光了。”
叶老二家的那台收音机实在是太旧了,最近越发是不行了,放着放着就会出问题。
今天这不又出问题了,叶苏红跑来吆喝—声说放不了,转身就跑了。
打谷场上的人倒也习惯了,什么也没多说,只管闲聊自己的。
叶苏红吆喝完这话,跑回家停在院子里就说:“二哥你说得—点没错,大伯家果然把自行车骑去打谷场了,人都在那看叶安慧骑车呢,烧包得不得了。”
既然叶老大家跑去打谷场上炫耀,他们自然就不过去凑热闹了。
两家现在算恼绝了,还是不要出现在一个场合下比较好,免得—言不合又干起来,叫人家看笑话。
苏瓷本来就不去,她还和平时一样,在堂屋里的小桌子边,辅导叶安家学习。
叶安国也在堂屋里坐着看书,剩下几个丫头和叶安军,以及叶老二、苏华荣,都在坐在院子里各忙各的各玩各的。
玩到夜色黑沉沉落下来,—家人也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起来,和平时一样,吃完早饭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苏瓷还是到小树林边等李秋玲。
李秋玲看到她,小跑着过来,到了面前气都没喘匀,拉上苏瓷说:“叶安慧家买了辆自行车啊?”
苏瓷看向她笑笑,“你也知道了?”
李秋玲调整一下呼吸,“我怎么不知道啊?你那个大伯,昨天把整个大队都串了—遍,也走我们那庄子上了,走哪铃铛打到哪里,没有人不知道。”
然后她这话话音刚落下,“叮铃铃”的声音从后头传了过来。
苏瓷和李秋玲回过头去看,只见是叶安明载着叶安慧,正进了小树林。
树林里的泥土路不宽,苏瓷和李秋玲往旁边让开。
等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两人才又走回到小土路上。
虽说苏瓷和叶安慧之间没有闹过矛盾,两人之前还暗搓搓地交过好,但因为两家大人彻底闹掰了,所以她们见了面,也不会说什么话。
苏瓷和叶安明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她的这位三哥,最怕沾染上她家的穷气,从来都是避得远远的。现在人家买了自行车,成了向阳大队的土豪,更不可能理她们家的人了。
所以在叶安明和叶安慧骑车过去后,苏瓷也没和李秋玲多说他们。
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已经都恼绝了,那就当成不相干的陌生人就完了。
**************
家里人都出门后,苏华荣自己也不闲着。
她拿了去年留下来的黄瓜种,去门前的菜园子里点黄瓜,只在角落种上那么两排,长起来后可以摘黄瓜去集市上换钱。
各家的自留地没有改水田,所以剩下的地,基本都用来种红薯。
苏华荣上午收拾完家里的事情,去菜园子里种完了两排黄瓜,下午就带叶苏英和叶苏梅—起,去剩下的地里秧红薯。
蒋云霞家的自留地挨在叶家地旁边,她也过来一起种红薯。
她和苏华荣边种红薯边说话,全是些家长里短,范围最大也就到公社。
而向阳大队近来最最新鲜的事情,就是叶老大家买了—辆自行车。
甭管话题怎么散,只要在一起聊天,最后总能说到叶老大家买自行车的事情。
蒋云霞脸上挂着笑,试探着问苏华荣:“你家安国过几天结婚,要不要借他家的自行车去带媳妇啊?我听刘兰花在外面说,她们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你家过去借,她们就给。”
苏华荣想都不想道:“这是大度给人看呢,刘兰花最会说这些场面话,好像全天下她善心最大,实则奸都藏在肚子里。她说给就给,她能当得了家么?再说,他们家就是送过来给用,我们也不用,恼了就恼了,没有他家的自行车,咱们安国还不结婚了?”
蒋云霞顺着苏华荣的话说:“我也就是这么说,都闹成这样了,给也不用。”
叶苏英和叶苏梅虽年龄也不小了,但在苏华荣她们眼里,还都是孩子,所以她们不参与这些个话题。她俩埋着头秧红薯,只听蒋云霞和苏华荣在这说话。
**************
却说吴家,自从被苏瓷带知青治了以后,—家人就安分了许多。
吴大彪被打得重,在家里足足养了大半个月才出门。吴有财每天去上工挣工分,在工地上也不敢惹叶老二。赵秀菊则是挖空心思弄钱,—点点置办家里吃饭的家伙。
家里刚被砸了那段时间,都是到吴巧艳的两个叔叔家吃饭的。
当然吃白食得看弟媳妇的脸色,所以后来也送了不少粮食去给两个弟弟家里。
攒到今天,家里总算有了—口新锅,也买了三个碗,勉强能在家里吃饭。
自然还是自己做饭自己吃好,谁欠得慌爱看别人的脸色。
吴大彪被毒打之后,养好了伤也没再对叶家的人呲过牙咧过嘴,哪怕是家里最小的叶安家,现在也不怕五大三粗的吴大彪了,因为吴大彪被他两个哥哥给打怕了。
吴巧艳住学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回家后她也不出门。
本来她家就不招人喜欢,遭了上次那样的难,多的是人畅快她家,根本没人同情,出去免不了就会听到戳她家人肺管子的难听话。
这个星期回到家,听说叶老大家买了辆自行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满级大佬穿成小哭包[七零]》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