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和张幼双一样, 张衍他一落笔,就完全投入进了画中的世界。
搁下笔,收起画板, 正欲起身离开, 一转身,面前却多了道人影, 瘦劲如铁,身披着斜阳,高峻疏朗。
顺着这青袍白履往上看,首先对上的是一双冷淡的凤眸, 如月沉碧海,又有些冷涩沉郁的意味。
乍一眼,人很难想象, 现实生活中竟然真的有人会有这般冷峭的眸子。
虽衣衫俭朴, 其清姿难摹,似是那拂景云、拊惠风的青竹化身。
这不是之前那个下棋的……先生么?
张衍微感诧异。
俞峻那两道清冷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小友可还记得我?”
张衍不卑不亢地深深一揖“先生风姿, 晚辈记忆犹新。”
俞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两粒黝黑的瞳仁就像是白水银里头养着的两丸黑水银。
“你知道我是谁吗?”
张衍在脑子里迅速思索了一圈儿, 却没任何印象,老老实实地回答“晚辈不知。”
俞峻道“我是九皋书院的夫子,九皋书院你听说过么?”
张衍一讶。
身后,周夫子和赵良脸色本来就不好了。
俞峻又道“你可想去九皋书院念书?”
此言一出, 更是齐齐又变了脸色。
周夫子那古板的脸上更是浮现出了些显而易见的慌乱之意。
他可没忘记他刚刚可当着这位俞先生的面骂张衍是个不学无术之辈。
赵良怔怔地看向了张衍。
少年既未露出欣喜也未露出慌乱, 如冰似玉般无暇的脸庞上微露迟疑之色“晚辈……不明。”
俞峻略一沉吟“令堂何在?可愿带我一会令堂?”
张衍不假思索道“先生,请。”
俞峻微微颔首, 而陶汝衡更是大笑了三声, 在众人复杂的视线中, 主动上前挽起了张衍的手,并肩离开了河岸。
张衍出去写生一趟,把九皋书院的山长和先生给带回来了,这是张幼双始料未及的。这是什么恶俗的巧遇贵人的剧情?
面前的男人清瘦冷冽,凤眸如月沉碧海,锐利如玉刃秋霜,这位先生看上去都将近四十了,竟然还是个帅得惊天动地的帅逼!
看到面前这位先生的一瞬间,张幼双十分没出息地一个哆嗦,手抖了,当场就呆掉了,不淡定了。
废话!类比一下,就是哪个姑娘看到吴彦祖站在自己家门口还能淡定的!
也就是看到这先生的第一眼,张幼双猛然惊觉到自己原来还有少女心这玩意儿,要是她身边儿还有闺蜜,她肯定要给自己闺蜜发一串“啊啊啊啊啊我在家门口遇到个大帅比”来表示自己的激动之心,顺便面子上装作若无其事倍儿冷漠矜持淡定,实际上眼角余光悄悄扫帅逼一眼又一眼。
然而她如今没有闺蜜,只有张猫猫,而她悲催地已经是个三十多岁的少妇老阿姨了!
看了眼一脸正直,毫无所觉的张猫猫,张幼双嘴角一抽。
难道张猫猫的真实身份是……龙傲天?!而她其实是龙傲天的穿越者亲妈?!
年约花甲的陶巨巨本以为自己看到的会是个什么布衣荆钗的贤妇,就是那种辛辛苦苦拉扯孩子长大,各种贤良淑德知礼明礼能上《列女传》的英雄母亲。结果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个长得倍儿年轻,心态也倍儿年轻的女郎。
眼睛很大,富有光彩,精神奕奕,看人的时候不卑也不亢。
在张幼双身上,陶汝衡竟然莫名地感觉到了隐隐一股与年龄无关的少年风流,不禁微笑着捋着精心保养过的美须,赞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于是各自落座,分茶闲话。
然而俞峻却没有动,他脚步一转,恪守着礼节,止步在了屋檐下,垂着眼帘儿,并不多看她。
张幼双……
“先生要不要……呃,进来说话。”
俞峻眼睫一颤,婉拒道“礼不可废。”
这嗓音极为动听,像一柄刚出炉的宝剑,浸入了冰水里,有点儿冷,有点儿硬,又含着点儿碎玉琳琅的质感。
这位俞先生生得好看,就像是个玉雕出来的人儿,使人忍不住想上手戳一下,看看这肌肤是不是也是这么冰凉沁人。
这还是张幼双第一次遇到这种,如此完美地恪守了儒家礼节的士大夫。
张幼双默默擦了把冷汗。
“寡妇”门前是非多,张幼双也理解这位俞先生的禁欲与冷淡,不过对方站在门口,让她只觉得头皮都要炸开了,非典型社恐选择性发作,浑身上下压力山大。
“先生这样站着我总觉得招待不周,压力很大……”
俞峻“……”
张幼双突然灵光一现“这样吧,我去搬两把凳子出来,就在院子里说话。”
于是,赶紧回头支使张衍和自己一块儿屁颠屁颠地搬了四把凳子,顺便把棋盘拿了出来,翻出家里最好的茶叶,果断冲了四杯茶。
你一杯我一杯,恭敬有礼地请这位俞先生和陶山长坐下。
张猫猫乖巧地帮忙把凳子给她搬了过来,张幼双随口就说了一声“谢谢”。
听到她说谢谢这位俞先生却好似微微怔了一下,旋即又垂下眼。
……是惊讶她这个当妈的对儿子说谢谢?张幼双胡思乱想道。
像是终于被她给说服了,这回这位俞先生终于撩起衣摆,坐了下来。
张幼双落落大方,说起话来嗓音不高不低,也不卑不亢。
俞峻和陶汝衡是个儒家士大夫,张幼双她爹妈这两口子也都是搞学术的。和这些知识分子相处,张幼双没带怕的,几乎是驾轻就熟。
她也没有什么扮猪吃老虎,藏着掖着的意思。
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
学思当交修并行,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有朋(志同道合者)自远方来了。
她读的书或许没这位俞先生深,但绝对比俞先生广而杂。
陶汝衡对她也有几分好奇,几分欣赏,忍不住莞尔,问起张幼双育儿心得。
三人你一言我一句,说话间张幼双旁征博引,又融汇了不少后世的思想精粹,其落落大方,才思敏捷,口齿清晰,给两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间,俞峻也多说了几句话。
张幼双的一些言论,令他又惊又喜,谈性甚浓,说了一阵子,陶汝衡笑道“我听闻娘子善弈?不知可有兴趣陪我这老头子……
不,哈哈哈我定是下不过娘子的,娘子有没有兴趣,与这位俞先生手谈一局?”
“擅长算不上,勉强粗通。”张幼双也没推辞,大大方方地站起身,躬身行了一礼,双目平视俞峻“请先生赐教。”
和俞峻分座停当后,俞峻以为她是晚辈,让她坐了东首,执白。
张幼双也没推辞,先手落了一子。
其间,三人继续方才这未尽之言,陶汝衡已经不知道是第几番感叹了“娘子当真是教出了个好学生。”
张幼双谦虚地说“晚辈愧不敢当。”
“不知娘子对于‘教育’有何见解?”
张幼双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语言,紧跟着黑棋落子。
“私以为,现如今的教育,讲究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讲求的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难免失于了对个人之健全人格的培养,失去了对自我的发掘。”
陶汝衡轻轻颔首“娘子说得不无道理。”
俞峻也将那有些冷涩的,如岩溜冰封般的目光投向了她。
张幼双顿了顿继续说“晚辈认为,教育宗旨在身育与心育,心育又可分智育、德育、美育。”
“身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陶汝衡微感诧异,饶有兴趣道,“的确是前所未闻的观点。”
现代人或许都听说过王国维是写《人间词话》的那位巨巨,却不知道王国维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学家,更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身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即是王国维巨巨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率先提出。
见状,张幼双又细细地解释了一遍。
“晚辈还认为,如今天下这学校教育,过于重视这文质之间的讨论,却忽略了身体的重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