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在年代文里暴富 > 第33章 第033章

第33章 第033章(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这种事情, 在这个年代可太普遍了。

从乡下的地主老财、水边的渔霸,到城里的资本家,后来乃至各行各业的人, 但凡被抓到了小辫子, 都要受到来自于这个时代的惩罚。

关押隔离审查,下放劳改劳教。

自己住牛棚吃糠咽菜, 自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

这种事情没什么好唠的,问下去就是揭人伤疤,虽然这三只崽子看起来没心没肺的。

所以苏瓷兀自点点头,也就没再问下去了。

她看着知青挖了一下午的地窖,到点便回家去了。

晚上这顿饭叶苏英没再继续犟着不吃饭, 盛好饭坐下来, 默默无声地埋头咬红薯干。

晚饭之后,苏瓷依旧抱着收音机去打谷场,给大家放节目听。

正如她昨晚所料,今天这件事差不多传遍了整个向阳大队, 好多其他生产队的人都过来八队这边凑热闹。

打谷场上乌泱泱挤了好些人,收音机响起来,人人都竖着耳朵听。

谁要是说话太大声影响的旁边的人,人家上手就是一巴掌, 叫别嚷嚷。

叶安慧和吴大彪也挤在人群里面,开心地听节目。

但他两家的其他人,都留在家里没出来,不凑叶老二家带来的这个热闹。

隐隐听到收音机响起来,也能听出打谷场上来了多少人, 再看看自己家里冷清清的样子, 赵秀菊和叶老太分隔在自家, 默契地颠来倒去地骂叶老二家。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凑不上这份热闹,只能酸言酸语骂了解气了。

大约是被这两人给咒的,今天晚上收音机将将才放了一个多小时,就突然断声了。

大家听得正入迷,看收音机没了声,瞬间就闹嚷了起来,都问怎么的了。

苏瓷站在小桌子边,按了按开关,拧了拧音量和调频旋钮。

试了一会,完全没有动静,她便说了句“这东西太老了,可能是坏掉了。”

人一听这话,兴致毁了大半。

有些人瘾头没那么大,站一会转身就散了走人了。

还有些没听尽兴不愿走,就出声喊“快去把叶安国找来。”

于是人群里奔出去几个小崽子,跑得比猪还快,直奔叶老二家去了。

跑到叶老二家堂屋,气喘吁吁地对叶安国说“收音机不响了,可能是坏了。”

叶安国闻言放下手里的书,跟着几个小崽子往打谷场上去。

隔壁吴家。

吴大彪拎着小板凳摇摇晃晃地回来了。

吴巧艳和赵秀菊在灯下做针线,他爹吴有财躺在屋里床上,翘着二郎腿哼小曲儿。

看到吴大彪回来,赵秀菊没好气道“哟……今晚这么早就回来了?”

吴大彪把小板凳放下,往上一坐,说“什么破烂玩意,听一晚就坏了,不出声了。”

赵秀菊闻言嗤笑一下,心里有些舒服,畅快道“他家能有什么好东西?”

吴巧艳在旁边补话,“真是个好东西,人家能给她?”

吴大彪觉得怪没意思的,“这还不如不新鲜,把大家的瘾头勾起来了,这就坏了。”

赵秀菊越听越觉得十分解气,只道“坏得好!让他家得瑟!”

打谷场那边,叶安国已经到了小桌边。

他在手电光照下拆开后壳盖,仔细看了看,摸索了一会,对大家说“应该是没电了。”

没电了?

苏瓷和其他人都稍反应了一下,发现忘了这茬了。

叶安国这话一出,旁边有人跟着就喊“换电池换电池。”

叶安国转头看向声音的方向,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家……没有电池。”

他们家穷,连个铁皮手电筒都没有。

电池这种又贵又不好买的东西,那自然更是没有。

旁边有人反应快,用胳膊怼一下那个用手电筒给叶安国打光的,说“你这不是有吗?”

打手电那人表情蓦地一紧,“我家总共就这两节。”

这样说的话,人也不好意思硬要。

有人在人群里重重清了下嗓子,说“既然没命听了,那就都散了吧。”

这话一出,好些人都怏怏的觉得有些没意思。尤其其他队过来的,昨晚没听过,这才听出点意思来,就不能听了,心里更加蚂蚁挠一般的难受。

看大家都这副神情模样,那个打手电的人咬咬牙,片刻又开口说“算了算了,手电筒不用也能看到路。不过我这里才有两节,这瞧着是要四节,谁家还有手电筒?”

听到这话,人群瞬间又兴奋了起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最后有个人举起手电叫了声“这里”,又凑了两节出来。

四节电池凑好了,叶安国把电池给装上。

装好后打开,收音机果然发出了“滋滋滋”的声音,片刻后出了清晰的人声,打谷场上瞬间又沸腾了。

吴大彪坐在堂屋小桌边,他妈赵秀菊还在痛快收音机坏了。

正说得高兴呢,忽听到房里的吴有财说了句“好像又响起来了。”

听到这话,吴大彪凝神竖耳仔细听了听。

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拎起身下的小板凳,立马化身一头大野猪,嗖一下蹿出堂屋又出院门,打弯往东去了。

赵秀菊吴巧艳“……”

狗日的能不能有点出息??

一个小插曲过后,今晚大家又在打谷场上听了个尽兴。

听完散开走的时候,那两个贡献电池的人也没把电池要回去,说留在收音机里,明天晚上接着听。

于是每晚听收音机,就成了向阳大队很多人每天最期待的事情。

从早上起来干活上学开始,就盼着晚上早些时候到,吃完晚饭就跑去打谷场上守着。

也因为这样,叶老大家和吴家,好像被大伙儿都隔离在外了。

因为哪怕白天聚在一起说话,人几句话不说,就会聊到昨晚听的内容上。

叶老太、刘兰花和赵秀菊都鲜少再出门去,外头有事就出门,没事就闷在家里做针线。

有时候去井边洗衣服,都能洗出个一肚子的气来,因为那些人句句不离叶老二家!

受了这些个气,这几人就都一致暗中祈祷,希望老二家这收音机赶紧坏。

坏到修不起来,坏到一点声都出不了,那才最好!

可这收音机却格外耐用,好久都没再坏。

乡亲们又一起商量着出电池,之后听收音机这事儿,就成了向阳大队社员们的日常要事。

然后叶老二家虽然还是穷,一家十口人还是从前的老样子。但因为这台收音机,家里人在向阳大队的地位,肉眼可见地提高了很多。

以前和人见着面都是随口一句招呼。

现在再见着面,别人都要拉着手散着烟,拖拽着好好聊上几句。

叶老二在向阳大队夹着尾巴叫人踩了半辈子,这几天终于尝到了真正做人的滋味。

苏华荣自然也是,在妇人圈子里面,成了最香的香饽饽。

家里的几个丫头也牛气了。

尤其叶苏红,最会看势头,现在只要有人惹她,她上来就一句“以后不准你听我家收音机!”

就这一句,保管叫那些娃娃们老老实实的。

不老实的话,就没收音机听了啊!

叶老二家人在村里人眼中赢了些许体面,但日常生活并没有变。

每天还是干活劳动,叶老二和叶安国挣口粮养一家子,叶安军学徒,苏华荣忙活家里和自留地,丫头们则割草拾柴捡大粪,也帮着做饭喂猪。

而苏华荣除了打理家里十口人的生活,没事再打理打理自留地里的庄稼蔬菜,最近也忙了点其他的事情。

说起来也是收音机带来的好运,有人热心地给叶安国说了门亲事。

今一晚苏华荣没让叶老二听收音机听到结束。她把他叫回家,在房里点灯坐下来,对他说“有人给安国说了门亲事,丫头是隔壁风水大队的,跑来听过收音机,也偷偷看过安国,说都很满意。”

叶老二对自家孩子的长相还是都自信的,除了叶苏英和叶苏芳。

他从来不愁人家看不上他家孩子的模样人材,愁的一直是人家看不上他家的家庭。

也因为他家的家庭,大儿子叶安国一直没说上媳妇。所以现在听到这种事,他也不激动,只问“知道咱家情况?”

苏华荣把灯芯拧短,只留一点大的火苗省煤油。转头继续跟叶老二说“来过了自然知道咱家的情况,媒人也都跟她说清楚了。她家那边说了,不要彩礼,订婚结婚也都可以从简,不苛求咱家花钱,但有一个条件……”

叶老二就知道不会有这么好的事,磕着烟锅淡定问“什么条件?”

苏华荣轻轻吸一口气,把手叠起掖在大腿上,看着他说“要两间房子,结了婚就得分家,他们小两口得单独过,不跟咱们一家人一起过日子。”

叶老二磕烟锅的手顿了一下,没说出话来。

然后他就默着声,拿烟锅挖了一锅烟草,在煤油灯上点火,砸吧砸吧抽起来了。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夫妻俩心里都清楚。

房子不是什么难事,订婚后向大队申请一块宅基地,苦点累点拉泥攒土坯,找人帮忙一起给盖上就是了。

这事情叫叶老二默了声的原因,只有一点。

叶安国要是结婚立马分出去,那家里瞬间就少了一个壮劳力。叶安国带着媳妇过日子,自己挣粮自己吃,哪怕再生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也会比现在好很多。

但叶安国一走,家里的生计重担,就再次全部压回了叶老二肩头上。

他要一个人养家里的九口人,担子不是一般的重,叶安国念书的时候,就全是靠他一个人熬下来的,那滋味他最知道,不好受。

苏华荣心里也明白,所以她不做主这事。

当然因为家里生计全靠叶老二,平时她会做主的事情本就不多。

看着叶老二抽了小半锅的烟,苏华荣才又问他“你怎么想?”

又默了好半天,叶老二才口吹白烟说了句“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怕是要打光棍了。”

苏华荣听懂他的意思,只又说“先约个时间叫安国先去看看吧,看得上再说。”

叶老二点点头,又吐出一大口白烟,“你安排吧。”

苏华荣和叶老二商量好了,这便又去堂屋找了叶安国。

家里其他人都出去听收音机了,堂屋也十分清净,苏华荣进屋在床边坐下,跟叶安国说“妈找人给你说了门亲事,打算安排一下,过几天你见面去看一看。”

提到婚事,叶安国有点回避。

他知道一般姑娘都看不上他的家庭,所以他自己从来也不想不提,更不主动去找,在学校都没跟女孩子暧昧过。

不过他年龄摆在这,他的婚事又是家里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他放下书想了想,还是问了苏华荣一句“对方知道咱家的情况吗?”

苏华荣点点头,“都说清楚了,你放心见,看不看得上都再说。”

叶安国不想让父母为他的婚事过分操心,也就点头答应了,“好的,先见见再说吧。”

苏华荣松了口气,起身时候笑着说“没什么事就早点睡,明天还要上工。”

叶安国并不想早睡,接一句“等安军回来一起睡吧。”

苏华荣没再多说什么,这便出去了。

回到自己的屋里,跟叶老二又说“说好了。”

叶老二长长吁口气。

一锅烟抽完了,又挖了一锅。

秋收结束红薯发下来以后,各家都窖了部分,剩下的便都切长条晒干。

晒成干是最妥当的储存方式,大不了也就生些霉,至少不会烂。

玉米红薯都收完以后,自然就是整地洒小麦种。小麦虽然收成很差,但因为冬天没有其他农作物好种,所以就勉强种它了。

叶安国第二天起来去上工,开始和队里的人一起整地洒麦种。

每个队都有自己队的大水牛,犁地松土样样都靠这头大水牛。

苏华荣在家忙完了家里家外的事情,就去找了媒人杨婆子。

她跟杨婆子说“安国这边说好了,您给安排个时间,叫两个娃娃先见上一见。”

杨婆子想了想,“过两天洒完小麦种能闲上几天,刚好公社要下来放电影。听说放映员先去风水大队,不如就叫安国过去,看电影的时候和那丫头见上一见。咱们是男方,多费心点。”

苏华荣懂这道理,她家是男娃娶媳妇,凡事就得就着女方来。

见面这种事情,自然不好让女方跑,只能叶安国跑。

苏华荣点着头应了。

杨婆子又说“到那天借辆自行车给安国骑,路程远,过去也方便一点。再去买点零嘴儿,糖啊什么的,女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别怠慢了人家。”

苏华荣都点头记下了。

晌午等叶安国下工回来,就跟他说了约在风水大队放电影的时候。

说着有些为难,“媒人说了,叫借个自行车骑过去,但我寻思了一下,咱们整个大队也找不出几辆自行车来,借的话谁家能肯借啊,都不大熟,到那天就早点腿跑着过去吧。过两天我去市集再卖点东西,顺便往县城跑一趟,给你买点糖装在身上。”

叶安国听了点头,“我腿着过去吧。”

苏华荣盛好饭端到堂屋里,叫他,“先吃饭吧。”

苏瓷放学回来的早,一直坐在灶房里听着苏华荣和叶安国说话。

等叶安国去堂屋和叶老二吃饭去了,她问苏华荣“借自行车去风水大队干嘛?还要买糖。”

苏华荣笑笑,“有人给你大哥说了对象,打算等麦种洒了,趁着风水大队放电影的时候,叫你大哥去和那姑娘见上一面。看上看不上的,见了面聊几句,再说后头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在年代文里暴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