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035章(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叶老二清一下嗓子,“都在这么说。”
苏华荣轻轻叹一口气,“这日子过得看不到头。”
叶老二吃饭时不是很爱说话,说两句也就没再出声了。
旁边叶苏红突然问了一个所有人都后知后觉的问题,“大哥呢?怎么没回来吃饭?”
提起叶安国,苏华荣心里又舒服了一些。
她嘴角不自觉露些笑意,看着叶苏红说“你大哥出去有事,不回来吃。”
苏瓷捕捉一下苏华荣的小表情,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叶安国肯定是和何月香出去约着玩了,不然也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耽误他回家吃饭。
虽想到了这一点,但她没说。
婚嫁这种事,不到最后一刻进了门,都是没有准确定数的事,且先安静观望着吧。
叶老二吃饭吃得快,放下筷子就去隔壁等老金去了。
结上了伴,两人各自拎着小马扎,往大队部对面的向阳小学开会去。
到了坐下来抽锅烟等一会,才见大队书记赵世满过来。
赵世满在人群前方的桌子边坐下来,拿过包红绸的话筒,喂两声开始说话。
开这种会说话,自然先是把这一年给总结回顾一番。
哪个生产队今年干得好,收成比别的队高,就大力表扬一番,哪队今年收成垫底,自然也要拉出来批评检讨一番。
哪个队的收成好,哪个队的队长脸上就有光。
当然和分的粮食也挂钩,所以收成高的队的社员脸上喜色也更多一点。
总结完了过去这一年,自然是展望下一年。
这说着说着,也就提起了社员们最近都听说了且很关心的事情——旱地改水田。
本来这话还没落实,还没从大队书记嘴里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抱着一些希望。
现在竖起耳朵来认真听,真听到从大队书记嘴里说出来了,操场上瞬间就炸了锅了。
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人群里嘈杂得不行。
其实最终也就是一个问题,把旱地改成水田种水稻,谁来保证收成?
大家都是靠地吃饭的,各家人口都不少,本来收成就紧凑,根本不富裕。
每天靠高粱红薯这些高产作物填肚子,到底不会饿肚子。
听大家闹闹嚷嚷地吵,赵世满也没说话。
他就坐在桌子边,让大家一气把脾气情绪全都给发泄出来。
等他们陆陆续续歇下来了,赵世满才又对着话筒发声。
他说“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这是上头下的决定,我也没办法。上头派了来看过咱们这里的土地,说是盐碱较重。旱地改成水田,水能排盐,反复施肥换茬种上个几年,土质自然就好起来了,到时候小麦大米吃不完,这不好吗?”
这是给人画大饼呢,谁听不出来?
人家要的就是不饿肚子,你说几年后大米小麦吃不完,那这几年怎么办?人口少的人家不大担心,人口多的,靠分下来的那点粮食,怎么活?
大米白面谁不喜欢吃,可是吃不饱啊!
小麦收成就这么差,水稻种上去,那能收上几粒米啊?和高粱米的产量根本没法比。
赵世满这话说完,操场上又是一阵乱哄哄吵吵。
总之觉得这决定扯淡的占大部分,毕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能看得到眼前这一点事。
赵世满又听大家吵了一阵,然后在话筒里叫大家安静。
好容易把大家都叫停了,他语气硬了些说“这是长头做的决定,只能这么办!今年冬天得把斗渠打好,明年小麦收上来,划出来的地必须改水田!放满了水,只能种水稻!”
语气平缓的时候已经叫大家受不了了,这语气一硬,直接把人脾气激了起来。
人群里有个人喊“饿死了谁负责?!”
赵世满手按桌面坐直了腰,看向说话的人,语气依旧重,“大饥荒时候都熬过来了,这就饿死了?!系紧裤腰带熬过这几年,就熬出头了!”
又有个人喊“大饥荒是怎么熬过来的?饿死了多少人?你想把我们逼回那时候去?那你给我们算算,这回要饿死多少个,才能熬出头来?!”
这话一说,又激起了民愤。
大家伙再次闹起来,不管不顾跟着起哄。
不知谁又领了头,喊一句“咱们不干了,打什么斗渠,干脆直接等死!”
其他人立马跟着附和,“就是,不干了!累死累活一整年,种不出粮食来,干它作甚!”
赵世满拿着话筒再叫大家静一静已经没效用了。
说了半天,不止没起到一点作用,反而把大家的火气拱得更高。
不少人直接从板凳上站起来了,冲着赵世满嚷嚷。
人声沸腾,再发展下去感觉就要干仗了。
赵世满发现压不住了,把目光投向民兵队长李勇强,示意他赶紧维持秩序。
李勇强站起来到人群边上,用他的粗嗓子喊了几声安静。
赵世满在喇叭里喊都压不住,他这样喊自然更起不到半分震慑作用。
最暴躁的声音都喊出来了,结果那些脾气大性子急的社员根本就不鸟他,只管嚷嚷自己的。
李勇强的脾气也被顶起来了,咬咬牙抱着抢朝天上就放了一枪。
“砰”的一声巨响,随后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带头的好些社员被枪声吓得敛了神色。
赵世满从凳子上站起来,直接把话筒架子拿在手里,声音如铁一般,“谁有意见,上来说!”
他这话说完,倒没有人上来了。
那些带头反对的,这会儿也怂了,敛了脾气,慢慢坐回了自己的小板凳上。
赵世满往人群里扫视片刻,又重声说“你们这叫什么?这叫鼠!目!寸!光!国家能害你们?我今天在这里向你们保证,真到了要饿死人的地步,大队会放粮!”
操场上再没人说话了,有人看着赵世满,有人悻悻垂下头。
还有些人从头到尾都没参与,只是砸吧自己的烟袋锅子,比如叶老二。
叶老二出门去开会后,几个丫头带着叶安家也出门走了。
苏瓷打算在家休息一会再出门,便和坐下来做针线的苏华荣聊了两句天。
聊来聊着还是聊到了大哥和何月香。
苏华荣对苏瓷说“你大哥对这丫头很满意,现在是正经处上了,今天约着出去玩了。让他们再处段时间,差不多就叫你大哥把亲事给定下来。”
苏瓷听了这话觉得挺好的,点点头道“他喜欢就可以。”
苏华荣叹口气,“要是能成,就了了一桩心事了,不然天天压在这心里,睡也睡不好。”
对于苏华荣来说,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和干活累比起来,可难受得太多了。
她宁肯多苦多累一些,也想把压在心头的这件大事给解决了。
为人父母养了孩子,盼的都是这一天。
觉得养大了娶上媳妇了,就可以放下一个担子松口气了。
当然,女儿不会给人这种压力。
因为不管在哪,女孩儿向来都是不愁嫁的。
苏瓷连恋爱都没谈过,更没养过孩子,当然体会不了苏华荣的心情。
她只附和着随意说两句,便没再跟她聊这个事了。
然后正说话呢,忽听到“砰”的一声惊响。
苏华荣十分敏感警觉,瞬间看向大队部那边,问苏瓷“这是枪声吧?”
苏瓷回味了一下,还没说话,隔壁的蒋云霞就跑过来了。
她刚一进院门,就对苏华荣说“苏大姐,我好像听到枪声了,你听到没有?”
苏华荣从板凳上站起来,“我听着也像是枪声。”
蒋云霞拧着眉,“是大队部那边,也不知道咋回事,咋还动枪了?”
大队在学校操场上给社员开会,用的都是学校的小喇叭。
喇叭挑得也不高,声音不会像大队广播室接的那个大喇叭,传得整个大队都能听到。
苏华荣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好和她一起站门口等着。
等了一气,终于把开会的男人都等回来了。
看到老金和叶老二走过来,苏华荣和蒋云霞迎上去就问“咋回事啊?”
叶老二跟着老金进了他家的院子,两人坐下来,对跟进来的苏华荣、蒋云霞说“部分旱地改水田,确定明年开春就落实,小麦收完接着就栽水稻。田里打满水,想种别的也不行。”
苏瓷也跟在苏华荣和蒋云霞后面,但没说话。
这事完全属于大人的事,没有她插嘴的份。
苏华荣第一个先蹙起眉头来,“水稻才能收多少?这不是叫我们喝西北风?”
叶老二没说话,老金看着她说“谁说不是呢,还差点闹起来。”
听着这话,再想想刚才的枪声,也就联系起来了。
蒋云霞微微呼口气,念叨道“怎么突然做这种决定?”
老金回答她“说是咱们这里的土地盐碱重,长不好庄稼。改了水田以后,水能排盐,这样和小麦轮换茬种个几年,盐排出去,土质就能变好,到时候会有吃不完的白面和大米。”
这是人敢想象的美好光景?
蒋云霞疑疑惑惑的,“真的?吃不完的白面和大米?”
老金说“就算是真的,那也得要几年,土质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好的。这几年怎么办,收成少分下来的粮食就少,那不是要挨饿吗?”
蒋云霞倒是被老金描述的美好未来吸引住了,看着他说“那就苦几年嘛,几年后就能放开了吃大米和白面了,那多好啊。要是真的,我反正愿意苦上几年,先苦后甜。”
老金说蒋云霞,“你倒是目光长远,能领会书记的精神。”
蒋云霞笑笑,“那书记说得没有错呀。”
老金没叫她多高兴,“那万一土质变不好呢?万一这几年熬不过去呢?”
听到这话,叶老二和苏华荣两口子,双双叹口气。
这个话题说不出个结果来,没有人知道几年后是不是真的能放开了吃大米和白面。
但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就永远不可能发生,而永远穷下去,会是一定的。
说了一会,老金问叶老二“你怎么看?”
叶老二默声片刻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书记怎么安排怎么做呗。艰难是肯定的,但也不至于会叫我们饿死,横竖都是熬。”
老金想想觉得也是,现在吃黑馒头高粱米红薯干,也就是艰难熬日子。
既然想过好日子,总得放开手搏一把,说不定真就成了呢?
话说到这里,希望大过了对现实的担忧,心情也就舒服了起来。
苏华荣想了想又说“粮食要是不够,就把自留地腾出来全种上高粱红薯,也别种那些瓜果蔬菜了,凑合着能熬过去。”
老金听了这话点头,“是个办法。”
蒋云霞心态比他们都乐观,“耐心熬熬看,说不定以后全是好日子。”
苏瓷对种地的事不太懂,站着听他们说到这里,就悄悄转身走了。
向阳大队熬过这几年能不能过上不愁吃的日子她不知道,但她自己熬过了这几年,是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所以心里无忐忑,更无伤神。
她回家准备收拾一下出门,但在走到院门口的时候,听到吴家门口一堆姓吴的站那说话,她就迈步进门停住,站着听了那么一小会。
一个男人说“大哥家你们不用愁,就大彪和巧艳两个孩子,怎么也饿不到。”
然后传来吴有财的声音,“人口少就不愁?你说公社是怎么想的,咱们这地方祖上里就没种过水稻,结果突然就要旱地改水田,这不是胡闹呢吗?”
没什么好听的,苏瓷正要往院子里去。
结果脚后跟刚抬起来些,忽听到吴巧艳的声音,“公社怎么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这关系到整个公社这么多人的生计呢。他们当然是做好所有准备才决定往下落实的,改好了土壤,解决了本质问题,那咱们这老百姓的生活不是就彻底好起来了吗?”
苏瓷把抬起的后脚跟放了回去。
吴有财这又出声“你一个小丫头,没事一边儿玩去,懂什么就在这里叭叭。咱们的土地就这样,他说能改好就能改好?水稻是咱这能种的东西吗?”
吴巧艳语气不屑且捏着自信,“等以后你们都过上了不愁吃米吃面的日子,你们就知道我到底懂不懂,是不是在这里乱叭叭了。公社的决定没错,这事就得往长远看。”
人家只当吴巧艳是小孩子,不理她的话。
然后对话里也就没有吴巧艳的声音了。
苏瓷微微侧过目光朝向吴家方向。
片刻她又抬起手掌,低头盯着手心看一会,然后心里慢慢冒出来一些与自己穿越一样离奇且诡异的想法和推断。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www.kanshuzhushou.com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
不想错过《在年代文里暴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