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084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二天周兴武开着大队的拖拉机, 送十三个知青去火车站。
想想七五年他们来的时候,也是他开的拖拉机,从公社把他们接到大队, 送到向阳小学的大门外, 让他们参加了知青欢迎大会。
苏瓷没有请假再去火车站为他们送行,她第二天起个大早正常去学校。
叶苏红倒是没什么抽不开身的事情,跟着拖拉机去了火车站。
在月台上看着火车鸣笛停下来, 她突然眼眶湿湿地舍不得, 稍避开了其他人,一个劲地跟孙建民说“没事就给我多写点信, 我会一直等着你的。”
孙建民也是坚定地向她保证“我会尽快想办法让你去城里。”
叶苏红完全信任他, 吸着鼻子点头, “好的。”
等他们都上了火车走远, 叶苏红还站在原地挥了很长时间的手。
虽然分别是挺难过的, 但也没有过分压不住的伤感,随后她放下手,擦了一下眼角,就坐着周兴武的拖拉机回家去了。
她坐在车斗里,和坐在前面的周兴武说不上话。
主要是隔着一层板, 沿途风又大, 哪怕扯着嗓子说话互相之间也听不清楚。
拖拉机突突突地颠簸着,叶苏红坐在车斗里摇晃着想——接下来一定要好好看书学习, 多学点文化知识,最好没事再让苏瓷弄点报纸给她看看。她以后要时刻关注外面的世界变化,不让自己过分落伍, 等到孙建民安排好了, 她去城里的话, 也不至于太给他丢脸。
于是在苏瓷周末回家的时候,她就说了想没事看看报纸杂志的事。
苏瓷也没有那本事订报纸订杂志,只能抽空去秦老爷子家里,把他看过的旧报纸旧杂志收集起来,周末的时候一起带回家给叶苏红。
苏瓷知道叶苏红心里怀揣着什么样的期待,但依然没有给她泼凉水。
她知道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而且说什么都欠揍,所有的事情都得叶苏红自己去经历。
事情其实也很明显。
孙建民就是普通城市家庭的小孩,毕业后什么关系都没有,直接就来下乡插队了,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高考考不上,招工回城的机会也争取不到。
他现在跟随政策回城,首先就会面临一件苦恼的事——找不到工作。
当年搞知青下乡的活动,就是因为城里没那么多工作岗位,如今一下子这么多知青同期陆续返城,城里的工作岗位本来就有限,家里的情况稍微普通一点,那基本就很难找到工作。
孙建民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要长时间待业,又怎么可能再把叶苏红接过去。
叶苏红当然会等他,可感情这东西最经不起距离和时间,况且这时候连视频电话都没有,靠信件维持更是天方夜谭。
他们这样的关系,维持不到半年一年,差不多就会不了了之。
叶苏红和孙建民之间的情谊,能有钱小川、肖桉和连跃之间的情谊更深厚嘛?连跃去当兵一年后,照样慢慢和钱小川、肖桉断了联系。
苏瓷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尽力满足叶苏红想要开阔视野的渴望。
她在感情的余甜中求知若渴般地丰富自己,对于她的自身的成长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而且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真的有所体会。
叶苏红谈恋爱的事一直没告诉家里人知道。
大人也不关注娃娃们之间的事情,他们现在更关注安徽小岗村的大胆分田事件。
虽说当时十八个农民偷偷立下生死状,说好了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还是慢慢传了出去。
这种事情在目前来说,还是属于违背公有制的严重违法行为,所以自然而然遭遇了阻碍。
但就算阻碍重重,就算十分困难,一九七九年的夏收时节,小岗村还是用粮食的产量证明了包产到户决策的正确性——集体干活纯属磨洋工,粮食产量上不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才能真正激发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也才能促进粮食的增收增产。
赵世满看着向阳大队这一年小麦的产量,也陷入了沉思。
他作为大队书记,当然也想自己大队的人都能不挨饿,都能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
但因为小岗村的改革依然遭受着各界的指责与批判,说是在破坏公有制制度之类的,领头人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别的地方的干部没收到上头明确的指示,也不敢轻易妄动。
万一动不好,就要承担大责任,不是谁都有那十八个人的勇气的。
但就算再不符合当前的制度,小岗村的丰收还是让很多农民起了羡慕心理。
这种事有个例子在就想学,谁不想吃饱饭啊,管他私有还是公有,能吃饱饭不就好了嘛?
不过这种话都是私下里说说就算了,没人真敢嚷嚷出来。
虽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社会环境越发宽松,但政策不允许的事情,大部分人还是不敢去干。
不过向阳大队有一点值得社员高兴的是,之前用水排盐的方法果然有效,今年小麦的产量较去年还是增加了不少的。虽然和人人都能吃好吃饱,还有着比较远的距离。
小麦收完种完水稻,很快就到了暑假。
秦卫东高中毕业,正常参加了高考,随后安心地进入等成绩阶段。
毕竟算得上是朋友,苏瓷还是关注了一下秦卫东的高考成绩。
等一个多月成绩出来后,秦卫东如愿考上了平京大学,秦老爷子乐得差点合不拢嘴。
秦卫东这一届毕业以后,苏瓷这一届上了高二。
走了最后一届靠推荐上高中的学生,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许多人一上高中就奔着考大学努力,高二的学生更是一个看一个紧张起来。
苏瓷和李秋玲跟其他人一样,上课学习做题,周末往返在家和县城之间。
苏瓷的学习压力没有李秋玲那么大,她还会抽出心思来捣鼓捣鼓她那些宝贝,甚至关心一下村子里的大事小事。
比如秋收以后,向阳大队的社员更加眼红小岗村的粮食产量。
很多人去大队找赵世满,说他们也想吃饱饭,并且问他们什么时候也可以这么干。
赵世满可不敢随便松这个口,只说再等等。
也是这一等,就等到了一九八零年五月,邓x平在一次讲话中肯定了“大包干”。
然后赵世满很快就接收到了上面的指示,随后向阳大队也开始了分田到户。
各家按照人头分地,自家分到的土地自己种,自负盈亏。
社员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人人都兴奋得不得了,开始埋头种地。
也就在这时候,大队的各种门店也得到了赵世满的批准,从集体所有变为了私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在年代文里暴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