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策问固然是为了考验举子们的治国能力,但也要注意不能随意放飞自我,非但要揣摩皇帝的用意,更要揣摩各位读卷官的心意。
纵观全文,这道试题的重点昭然若揭。
新帝陈贯以为“人才”才是重中之重,那接下来的破题,则势必要围绕选拔人才辅佐君主治理天下为中心。
略一思索,张衍终于落笔!
“臣对,臣闻帝王之御极也,体君道以奉天心,而后可以建久安长治之业。肃臣纪以奉天职,而后可以成内修外攘之功……”
“故君道常主逸……”
“人臣者天之所命,以左右一人,而分理庶政者也。其分卑,其事赜,故臣道常主乎劳。”
这样一来,就是从君逸臣劳,君臣职责这个切入点来破题,紧紧扣住了“人才”这个中心思想。
张衍闭上了眼,眼前又适时地浮现出了张幼双曾经对他们说过的话。
大梁,或者说从古至今以来,学者和官员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人们却赋予了学者承担政务,处理政务的资格。
人们讲求官员的人文修养,却不讲求官员的技术效率,这是一种与官员任务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问。
这种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为这些职能提供文化粉饰方面。
那一瞬间,张衍从未这般清楚地触摸到了俞先生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所身体力行在做的事。
改革这以道德,以“礼”,以“人文修养”为中心的,低能的政府结构,低下的行政效率。
所以难怪当初俞先生会力排众议请娘亲来书院教书。
又为何……俞先生和张幼双这二人会走到一起!
只是,若是这般直抒胸臆,刚正敢言,无异于是飞蛾扑火的行为!
因为这意味着要动摇大梁的立国之本!古往今来,哪一朝不是以“四书”中的伦理道德为统治帝国的主宰?
他身为儒教门生,敢这样写,相当于公然违抗圣贤的教导,无非是自寻死路。
这样写,他这张卷子能不能呈到御前都未可知。
张衍深吸了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间,已有了简单的腹稿。
究其原因,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在于“任之未当而择之未jīng”。
为此,官员的考核升调需要做到完全的透明、公正、公开。选拔人才时,要“不拘选用之途”,不拘“迁转之格”。
……
三月十五日一早,张幼双也出了门,在张衍他们努力拼搏的时候,张幼双乘坐马车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七绕八绕,只为了一件事。
此时天色未明,夜色深沉,风灯照夜。
初chūn的夜风,是浸骨的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喜春来/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我在古代出教辅》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