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调研(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陈锐沉默不语,他前前后后也谈了不少女朋友,可是因为工作原因全吹了,和平时期都是如此,现在真碰上了战争,那可是要玩命的,没见穿越过来的第一天,海南省就见了血,事情一出,他妈就时常告诫,不准他打报告上前线,做为家中的独子,又没有结婚,组织上也很为难,事情就这么耽搁了。
总理的车子直接驶入地下停车场,再通过电梯上到36楼,中间没有碰到闲杂人等,以总理的见识,当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人家这么做也是为了安全着想,他并没有苛责。
“3602”房门被打开的时候,孙怡惊讶得嘴都合不拢,因为她怎么也没想到,总理会到自己家里来,以至于要张蕾提醒,才赶紧把人放进去,又匆匆忙忙去叫自己的母亲。
“妈,妈,客人到了,赶紧出来......”
孙母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句:“大晚上的,谁呀?”
然后就愣在了那里,因为她看到总理朝自己走过来,亲切地伸出手。
“你们好啊,晚上前来打扰,是我让地方上的同志不要声张的,听说您的爱人不幸死在鬼子的飞机下,千万要节哀啊。”
孙母怔怔地看着总理,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张蕾和孙怡赶紧上前安慰,把她扶到沙发上,孙母看到,总理站在老孙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转身对她说道。
“鬼子在我们的国土上犯下累累罪行,在重庆一个月的时间,我经历了三次轰炸,我们的空军力量很少,虽然有苏联援华飞行队的帮助,也很难与优势的日本空军抗衡,多少百姓就这样死在鬼子飞机轰炸下,老孙的不幸,是千千万万个华夏家庭的缩影,老嫂子,别伤心,你还有小怡,为了孩子,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呀。”
孙母挣扎着站起来,连连摆手:“都是我不好,我们家老孙的事,惊动政府了,瞧我,您赶紧坐,小怡,快去倒茶,招呼一下客人呀。”
“别,就是来看看,是我提出看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听说你们家的事了,路上又认识了孙怡,没打招呼就过来了,千万别客气,坐,大家都坐,随便拉拉家常嘛。”
张蕾和孙怡去准备茶点,总理陪着孙母坐下,问了一些他们家的基本情况,孙家人口简单,就三口人,家里也没有什么从商从政的背景,比较有代表性。
“我家那口子是个记者,从业20多年了,一直不上不下的,我在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工作,工资比他高一点,原来的房子拆迁后加上补偿款买了这房,到现在还有几十万的贷款没偿清呢,小怡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不稳定,有时候还得我们两口子补贴,日子过得有点紧,不过要是老孙还活着,过上几年也就还完了,可现在他这一走,家里一下子垮了一半,我们娘俩儿以后可怎么办哪。”
总理很有耐心听她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想多看看多了解,并不着急进入工作,中央派他过来,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海南的真实情况,从普通群众的嘴里更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之前上楼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这一带的房价,滨江花园的均价是16800元/平米,孙家的房子3室2厅大概100平米左右,总价就在170万上下,孙家两口子的月收入不会超过2万元,一年的收入也就是24万不到,完全靠贷款不算利息也要7年,好在有拆迁补偿款,因此他们的负担并不重,2-3年就能还清,当然现在的政策是冻结贷款,按房价分段租赁,劳动报酬给付租金,又进一步降低了支付水平,老孙是在工作期间牺牲的,按劳动法会给予一定的怃恤,几相抵扣基本上已经偿清了贷款,从他们身上,总理了解了海南省的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抚养和教育、就业等等一系列情况,也对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有了大概的认识,海南的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看似与公有制不相符,不过他们充满了危机意识,经商手段灵活,市场反应迅速,倒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接下来,他还会去各地的工厂、企业、部队、农村进行调研,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安南的代表过来了,美国人还没走,都需要他出面,这些调研工作只能见缝插针,选择晚上也是不得已,于是,总理来到海南没几天就让所有人都见识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工作态度,对此,于铮不得不作出批示,一定要保障总理的身体健康,可不能再给累坏了。
然并卵,当纳土纳群岛发生战斗的消息传来时,他们还是不得不把总理从睡梦中叫醒,因为事情太大了,必须要中央来决定。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