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卑职一定守口如瓶。”
戴笠没有再说什么,夹起电文把他送出去,自己也走出大楼。
15分钟后,他的车子停在南岸区的黄山官邸。
“校长,延安的0号台来电,已经查明,共党得到了苏、美两国的援助。”
“什么!”
委员长勃然大怒,更多的却是不敢相信。
“苏俄人暗中帮忙我不稀奇,美国人为什么要插手?你有证据吗。”
“有,电报表示,延安目前大兴土木,包括一条标准洋灰跑道、一个炼油厂在内的多个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其中东关机场的工程由佛龛亲自掌握,所言当属实,另外,他查到美方的联络员就是不久前访问延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华盛顿对他们的报道很感兴趣,已经有意派遣观察小组前往,所以才会扩建机场跑道。”
“娘希匹!”
委员长一不小心就嘣出了口头禅,戴笠见老头子发了火,头都不敢抬。
“难怪,山东沈鸿烈于学忠来电,说日军大举进攻我党游击区,他们却在敌后挑起事端,有恃无恐,也不讲什么统一战线了,态度强硬得很呐。”
“学生也收到了此类的情报,他们很有可能派遣正规部队进入了山东,趁我们吸引日军主力之机大肆扩张地盘,排挤我们的敌后政权。”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委员长愤愤不平地发泄了一会儿,断然说道:“马上召开国国防最高会议,商讨对策,你列席参加。”
会议开得很急,与会者都是果党位高权重的人物,以为要讨论对日作战,谁知道竟然是反共。
24岁的沈安娜就坐在主席台的一侧,离委员长只有3米远,她作为果党中央组织部最出色的速记员,参与了许多重要会议的记录,1月份的果党五届五中全会就是她纪录并最终整理完成的。
谁也没想到,这个奋笔疾书,连头都很少抬的勤奋女子,竟然是我党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特工!
4个小时后,沈安娜带着《会议纪要》抄录本走进一家药店,药店的经营者就是他的上线,我党党员徐仲航。
没想到,她还没开口,对方就给了她一个惊喜。
“接到上级命令,你和你的丈夫华明之同志即日起撤离重庆,不得延误。”
1原军统局本部译电科少尉译电员王庆莲回忆:在局本部工作的人女穿旗袍,男着中山装。有一次总务处发给译电科每人一套军装,戴笠知道后马上命令收回,改发每人普通布料(方军:《最后的军统老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陈恭澍刺汪失败后,受到冷遇,仍被任命为局本部三处处长(主管司法、行动),他在《河内血案:行刺汪精卫始末》一书中回忆:“因为大家都穿中山装办公,而我却没有,想做一套也做不起,他(指毛人凤)看不过去,就把他自己穿过的一套送给了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另外,沈醉等军统人员的回忆录里也清楚记载,军统秘密单位的特务并不穿军装,包括局本部文职人员,一律着便装。
因此,凡是谍战剧描写军统的,在军统组织内上班的人员,大多数是一身漂亮的美式军装,女性则烫着大波浪,描眉画眼,好不妖娆,凡此种种都是神剧。
2局长由侍从室主任贺耀祖兼任,戴笠实际掌握,因此局里的大小特务都称戴为“老板”,凡是叫“局长”什么的,也都是神剧。
3那种凡是自作主张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都可以归为神剧。
4《潜伏》里的祖峰饰演特务原型就是沈之岳,借用一下代号。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