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每一件都有精美的包装,还有彩色的宣传图册,以及由策划公司想出来的有针对性的销售案例。
每一件都是海南造。
第三百四十五章不一样的新加坡
“以海外销售为主,在国内少量铺货,只为打开销路,或是送礼之用,毕竟我们还处于困难时期,不宜提倡奢侈消费。”
轻工业可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了,大量工人或者说是女工的人工生产,依然占据了生产量的大头,海南的棉纺企业规模不大,正好能撑起当前的产量。
不过,这样的手工生产也不是国内的作坊式生产可比的,反而由于他的特殊性,可以为解放区提供相当的就业岗位,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产业转移。
工业厅及信息化厅厅长徐养浩的工作重心目前都放在重工业的恢复和建设上,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于轻工业组只以政策性指引为主,但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反而在目前来说,只有它们才能最快地出口创汇,为华夏的工业化积累起第一桶金。
工业化的过程是痛苦地,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没有殖民地可以稼接,没有附属国可以吸血,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用廉价的初级农产品来反哺,因此,哪怕是在苏联老大哥手把手地帮助下,为了还清贷款,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那么,在拥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要想不走老路,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出海南的特色优势,以轻工产品为主,最大限度地打入世界市场,在经济秩序建立之前,各种规则还未成立,取得先机。
张浩、于铮等领导审批了他们的计划,对于轻工业产品分三步走的策略加以了肯定。
第一步是以当前的势力划分,首先开拓东南亚及大洋洲市场,在这些地区的中上层殖民者、白人和本地富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中打开销路。
第二步利用本地的分销商、总代理,将产品打入他们的母国,也就是英联邦国家甚至是欧洲大陆,比如一直保持中立的两牙(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
第三步物色合适的人选,白人或者干脆是美国人,将产品打入美洲大陆,攻略相对安宁、没有卷入世界大战战火的南美诸国。
三步走的策略是建立在产能释放的基础上,轻工业的恢复和大量生产,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初才得以实现,到那时,年产达到两亿双各类袜子以上的巨大产能,只有通过全球撒网才能得以消化掉,而到那时,我们的国内市场也将初步形成,毕竟,抛开女性用品这个大头不说,塑料制品可是直到21世纪也是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
“谦泰”号载着大量塑料制品和女性用品离港了,也正式拉开了海外贸易的序幕。
“海工委”副主任、曾担任过埃德加.斯诺翻译的黄华随船启行,经过一番海上颠簸在新加坡靠港下船,前来迎接他的是当地的我党地下组织领导人。
“潘先甲同志。”
“黄华同志。”
一身码头工人打扮的潘先甲是从香港调来的,他作为我党南洋支部的早期领导人,曾经坐过英国人的监狱,直到37年才放出来,后来在延安抗大学习了一年,被派到香港工作,“海工委”成立以后,他又被派到了曾经的工作地新加坡,担任地下党的领导人,负责在当地华侨中开展组织工作。
“我是来与陈嘉庚老先生见面的。”
黄华开门见山,潘先甲却将他拉到一边:“有个不好的消息,最近新加坡多了不少密探,“南侨总会”的集会和领导人都被监视起来,陈老先生也不例外。”
“英国人收到风声了?”
“不清楚,我们推测,如果他们收到风声,就不是监视这么简单了。”
陈嘉庚是回来召开“南侨总会”全体会议的,将在会上讨论华侨建国的事宜,出发前,我党曾经苦苦相劝,希望他不要公开讨论此事,然而,老先生以“革命流血由已始”,毅然决定如期召开大会,从南洋各国赶来的代表济济一堂,引起了英新当局的关注。
这个话题是会要命的,陈嘉庚并没有第一天就抛出来,而是首先讨论了国内的抗战局势,借机宣传了我党在山东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南洋华侨虽然以南方沿海各省为多,但并不是没有北方人,况且这种大胜,深深地鼓舞了华侨的热情,也为我党的声誉赢得不少正面分。
在这种气氛下,议题逐渐转到了华侨自身的处境方向,各殖民地政府对华侨的压迫,本来就是一个热搜话题,这么一讨论,气氛渐渐转为激烈,也自然而然地向着要不要起来反抗,是文抗还是武抗的方向上发展。
几位领导人再稍加引导,就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各种表态可见一斑,也让他们摸清了各地侨领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没有多少人愿意武力反抗殖民压迫。
陈嘉庚有些失望,但心下释然,各位侨领有家有业,在当地都是富甲一方的人物,跟着他们讨生活的华工为数不少,他们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最不可能的就是揭杆而起。
无非又是向殖民当局申诉之类。
会议结束后,我党的地下组织想要与他取得联系,探知会议结果,然后就发现了他的住宅外有不少密探在活动,英新当局也许是知道了什么,甚至是了解了会议的进程,所以才会监视而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