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7(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有偷懒,但就是上不去,想来想去,只有技术原因了。
如今的鞍钢正在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技改,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东北兵工厂,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因为早在接手之时,这里就经历了全面的技术革新和改造,远比鞍钢要早。
如果说,鞍钢的1号高炉已经是1917年的老家伙了,那么东北兵工厂的第一具机床,则要上溯到1885年的上世纪时代,超过很多人的年龄,当然了,这台老家伙一直用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机床史上的奇迹,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机床这个东西,改造起来,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但再怎么改,加工精度还是取决于人的经验,一批沈阳机械厂(626厂)的老职工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甚至还能认得出一些老掉牙的加工机械,从顶棚上的铁车到下面的机床。
“这些老师傅是从哪找来的,一个个熟门熟路啊。”
东北局军工部部长陈郁现在几乎蹲在了这个厂子里,最多的活动范围也不
超过方圆一百公里,鞍钢、本溪、抚顺这个新华夏最大规模的煤铁联合体,打
造出未来的机加工基地。
“枪管毛坯为 50a 或 50ba, 硬度 hs= 1 70~ 21 7, 钻头材料是高速钢,
以枪管转速为2800~ 3000 转/分来计算,削走刀量一般选为 0.01 7~ 0.025 毫米/转, 看到没有切屑为波纹长带,以便于排出。”
一位老师傅在为工人们讲解枪管加工的要点,同时手上不停地走刀,随着
“嘘嘘”的摩擦声,一段细丝从顶端泄出,将不断给入的润滑液带了出来。
枪管、枪机、护木、机匣等各个部分都由专门的车间加工完成,最后送到
组装线上,由装配工完成最后的安装,再送到测试部门去做质量检验,保证每
一枝枪的公差在规定范围之内,与苏联人的粗疏相比,这里的每一件成品都堪
称精工细作,但是同样保证了生产的效率,这些全赖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用老
式机床加工精细部件,本来就是高级技工人员的拿手绝活,这样的工人哪怕是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6-70年代,依然能拿到比厂长还要高的工资,是每个工厂的
镇厂之宝,现代的数控车工分5个等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而在这个时代,八级工就是工人师傅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的人材,往往
比高学历的工程师还要吃香,在技术为王的时代,就是众人仰望的对象。
“注意枪管毛坯的枪管,在钻孔时,枪管以 2000 转/分的速度旋转,如果毛
坯弯曲过大则将产生很大的离心力,使机床主轴发生跳动,加速机床主轴及尾
座空心顶针的轴承磨损, 降低机床的精度,并使钻头寿命降低和增大孔的偏
离, 因此必须对枪管毛坯进行校直。”
拿在老师傅手中的这根枪管已经初步加工完成,在众人的手里传了一圈,
经过游标卡尺的度量,确定超过了加工精度的要求,老师傅向他们传授的技
巧,是他工作逾50年的总结,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学办法,在国营大厂中比比皆
是,那些从厂里技校毕业的工厂子弟,就这样一辈一辈地接过父辈的班,在一
个单位里工作到退休的一刻。
此时的陈郁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一切,他与三村友茂站在人群后面,看
着眼前的人群,听后者说道。
“这种枪带有明显的露国特征,喔,就是苏联,它的精度不错,有效射程达
到了400米,使用的子弹只有三分之二长,弹头比全长的有坂弹还重(12.5克
和9克),出色的连发射击,容易保养和维护,可靠性高,是一把好枪,不过
加工工艺过于复杂了,还有一些可以简化的地方,让它更适应大规模生产,枪
管所用的铬镍合金钢,目前在昭......鞍山钢铁厂无法自产,我们的原材料车间
也只有少量的产量,也是一个不足之处。”
这枝在加工中的新型枪械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之所以还要继续生产一款
过时的产品,是因为部队的换装需求,半自动对弹药的消耗总要少一些。
三村友茂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带入到了日本的国情,说完才发现并不完全正
确,好在陈郁也不在乎这些,新型枪械的生产已经开始了几个月,目前成为了
工厂的拳头产品,在老师傅的帮助下,产量稳步提高,现在每天都能生产出
800把左右的新枪,一个月的产量达到了24000把左右,随着工人的熟练度,
还有提高的余地,在这个过程中,日方的工程师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有
些与后世我方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验证,已经进入了交付期,再根据部队的
反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最终的产品与它原先的设计有了相当明显的区别。
出于成本考虑,实木的护木和枪托都改成了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这是一
项十分关键的改进,因为实木的加工耗时很长,现在省掉这个环节后,整枪的
加工工时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陈郁更关心接下来的产量问题,毕竟部队现
在对于新枪的需求很大,东北兵工厂才刚刚开始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六百六十七章 环县的枪声
东北兵工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合格产品,连同弹药一起送到了边区,做为给党中央的献礼。
由于抗战还未最后胜利,抗大的名称依然是老样子,不过已经在酝酿改名为“延安军政大学”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抗大的召生来源依然是从陕北公学的优秀毕业生和现役军人为主,也有各个解放区推荐的名额,培养军政一体的领导型人材,也就是俗称的“进修”。
除了这些推荐的名额,普通知识青年想要进去就只能考了,省立洛阳中学
的中学生孙云秀就是自己报考的,因为成绩不错被直接录取为学员,编入一大
队五分队,队长李志民心情不太好,对他们也不会客气,首先上来就是操练,
这就是抗大的特色,政治课与军事课并重,军事课还要优先一些,要不干嘛叫
“军政”呢。
“你们运气不错,一来就有摸真枪的机会,这是党中央、主席亲自关怀下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