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3(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抽调由几个老红军团组成的华解一师,执行这次沿长江的突袭作战。
上海地区是全华夏公路、水运、铁路最发达的地区,战区内的战术机动,对于一师来说就像一次野外拉练,从接到命令到装车出发,全师只用了三个小时,大量的技术装备送上火车,步兵以火车与汽车搭载为主,当对面的敌人发现不对时,人家都已经快到常州了。
“军座,共产党最近调动频繁,离他们的所谓最后期限日近,是不是说明他们已经确定了主攻方向?”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接到前沿阵地的报告,心里有些狐疑,共产党是肯定要开战的,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会从哪个方向上开刀,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佐证。
上海周边集中了果党的中央军精锐,按他的打算,不管共产党想什么,集中全部力量猛攻上海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军委会和参谋总部显然不会这么看。
副军长兼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国琢磨:“我要是有这么多的技术兵器,绝对不搞硬碰硬,你们还记得日本人当初怎么做的吗?”
“正面不行侧面上?”
“登陆金山卫,切断我军退路?”
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一拍大腿:“你们说,他们是不是上船了?”
“地图!”
杜聿明让参谋打开地图,又不太肯定了,因为当前双方的战线在常州、太湖、湖州、嘉兴一线,离上海市区都有一段距离,从金山登陆没有意义。
而且,他们也不觉得共产党会有这么大的胃口,一举吃下百万党国精锐。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共军的异动和他们的判断上报给了军委会,无论如何,有备无患总是对的,疏不知,类似的情报不光是第五军,前沿的各个部队都有报告,一下子让军委会搞不清楚,究竟哪里才是共军的进攻重点,因为不搞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将手里为数不多的预备队投过去,要是判断失误,那可是真正的灾难。
第七百零八章 调兵遣将(三)
“河南发生如此大的灾荒,他们不是号称一力承担吗,还有余力发动进攻?”
蒋某人看了一眼桌上的日历表:“才过去了十天,难道灾民已经走光了?”
“怎么可能,河南省政府统计,全省受灾民众超过1200万人,一天走一百万也要12天,何况,哪怕关口全开,一天也不可能超过50万人过境。”
“就按50万来算,30天能过完都是个奇迹,听说他们在黄河上架了300多座浮桥,就相当于三百个关口,以桥上的速度,怎么也不可能有多快,我们预计,要送走1200万人,需要三个月的时候。”
“但是共产党是不可能给我们三个月时间的,我了解他。”
虽然蒋某人没有说他是哪个,但是在座的全都心知肚明,何应钦说道。
“美方提醒我们,共产党会用不寻常的战术,让我们千万不能固定行踪,以免为敌所趁。”
“什么意思,共产党还想来一出“武汉事变”不成?”
蒋某人摇摇头:“这里固若金汤,他们来的小部队我们不怕,大部队又不可能一下子冲过来,美国人也是纸老虎,论到对共产党的了解,有谁比我们更在行?”
“委员长说得是,是卑职等多虑了。”
“你们也是为了党国着想,美国朋友的善意提醒是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你替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是。”
“新军的编练工作还要加快,这是我们的补充和退路,昆明编练处派了谁去?”
“本来这事是卫俊如主抓的,他引咎辞职后,我们从三战区调了一个人过去,这个人是黄埔出身,叫黄维,原任第54军军长。”
“他呀,我认得,一期的嘛,他的字“培我”还是我给他改得呢,既然是带兵的将领,为什么要调他去编练处呢?”
“原因有二,一是黄维此人与上级关系不睦,他也愿意离开,二是他的军事理论扎实,实战经验丰富,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何应钦无意识地看了陈诚一眼,这个小动作被蒋某人捕捉到了,黄维是18军系统出身,“土木系”的大将,这后头多半也有陈诚的授意。
“他也就罢了,四川编练处,也要派一个有能力的人过去坐镇,你们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何应钦说道:“目前赋闲在家的有能力将领,卫俊如和蒋铭三(卫立煌和蒋鼎文)二人最佳,请委员长裁断。”
“他们二人嘛。”
蒋某人犹豫了片刻:“让铭三去成都,担任四川编练处主任,卫俊如嘛,先休息几天,等他愿意了,出来任个高参好了。”
“是。”
只一句话,何应钦就听出来,卫立煌怕是复出无望了,如今大战在即,像他那样的与共产党过从甚密之人,是不可能受到真正信任的。
解决这些问题,他又说到了另一个方向。
“福建、广东两地的防备还要加强,告诉余汉谋、张发奎,他们与共产党眉来眼去我不在乎,但是如果想要投共,就要想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