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印得太好也是问题(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海口,原省委印刷厂门牌已经换上了崭新的铜牌,上面的几个字“中央印钞厂”飘逸轻隽、大气磅礴,正是主席的手笔。
门口加强了岗哨,由省委警卫局的战士荷枪实弹日夜把守,内部也是秩序肃然,各种监控布满所有的节点,保证全方位无死角地记录发生的一切。
恒温、恒湿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大量特种纸张被送上送纸器,经过辊筒、套色、反复蚀印等多套工序,一张白纸瞬间变成了花花绿绿的纸钞,再经过加盖编号、烘干、裁剪、检验、打包等程序后,便形成了最终的成品,三个车间12条生产线全负荷工作,把11个面值的各种人民币纸钞印出来,在武装人员的押送下,送往全国的各个解放区,以配合当地军管部门对经济工作的改造。
随着解放战争步伐的迅速扩大,我党除了追歼还在负隅顽抗的果军,还担负着稳定当地经济,恢复生产生活,加强供应等一系列的任务,特别是兑换果府的几乎变成废纸的法币,保障百姓的切身利益,把他们争取到我党的一边,有着十分重分要的意义,这一切都少不了新版人民币的供应。
“唐工,二号线有点问题,着色不均,您看一下。”
“好嘞。”
唐宋身穿白色工服,头上戴着防尘帽,手上还有乳胶手套,全身包裹在防护中,呼吸都有讲究,为的就是保证生产质量,高洁净度的生产车间,严格的质量标准,自动化控制程序,都用在了每一条生产线上面,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却是廖廖无几,他们更像是监测人员,随时排除一切故障。
唐宋听到召唤,马上走到二号生产线前面,仔细检查出品的纸钞,果然,色彩有些虚,他检查了一下生产流程,确定是送墨器的多重色彩混合问题,这套着色系统是他们攻关半年的成果,可以做到精确配方,不产生人为的差别,更符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只是系统偶尔会出一些问题,这也是他们在努力克服的,调整之后试印了一版,达到生产标准,他向总控室打出一个ok的手势,继续自己的工作。
一年多以来,他与省里的专家一起攻克了变色油墨、特种纸张和生产工艺三大难题,终于完成了人民币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他本人受到上级的表彰,被提拔为中央印钞厂的副总工程师,而总工由一名老专家兼任,并不具体负责,因此他实际上就是厂里的技术一把手,被所有人尊称为“唐工”。
距离名正言顺的“唐总”也就一步之遥,传闻是他之前服刑的经历影响了任命,不过组织上已经找他谈了话,入党、提干,一气呵成,最多再经过一年的考验就能转正,唐宋为此更加努力工作,几乎每个月都是厂里当之无愧的“先进生产者”。
要说穿越以来人生轨迹改变最大的人,他即使排不上第一,也绝对能进前三,从一名服刑犯,一跃成为掌握国家纸币生产的灵魂人物,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最近,组织上已经开始关心起他的个人问题了,原来国家帮忙找媳妇,是真的。
主生产车间巡视完毕,他又熟门熟路地走入另一个车间,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特二号”的字样,没头没尾,但是寓意明显。
这里面也是同样的一排排印刷机和大量堆积的纸张,刚刚吐出的成品闪着绿油油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