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国家资本(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选址工作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在参考了后世的经验教训,再考虑到城市扩大的需求之后,对于旧有的方案,海南与地方同志一齐研究并做了修改,将原本比较分散布置的企业做了集中规划,以打造沈阳重工业园区的概念,向东北局和中央报告,并很快获得了批准。
这个园区可不是后世一般意义上的小科技园,而是位于盘锦、营口、鞍山、辽阳和沈阳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公里之大!
“工业集中有几个好处,一是排污治理可以一起处理,避免重复投资,二是能够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就近运输、就近采购,降低生产外成本,三是工业园区靠近渤海湾,未来以营口港为出海通道,可以就近上船,节省了陆运的成本,四是背靠京哈、东北铁路,出口和内销都很方便,五是前期建设可以统筹安排,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物力。”
未来工业化向沿海转移是大趋势,内陆的大工业企业发展无不是如此,李海山当然不会去举后世的例子,而是设身处地地向他们介绍选址的当前意义,环渤海湾经济区将是北华夏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东业工业基地的衰落,与整个产业布局的改变有着重大关系,无论如何,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承载能力,都是北方无法相比的,大力发展沿海地区,为将来做打算,至少在这个时代,可以凭借先发优势,把这一趋势延缓下去,至于以后,人算不到百年,总要让后世子孙有事情可做不是。
李海山所介绍的这些大型工厂,已经按照他们在历史上的发展,预留了未来拓展的空间,这个时代有个很重要的优点,在建国初期,人民的建设热情和主人翁精神都很强,为了国家建设,可以毫无保留地让出自己的土地、房屋,绝不会与组织上讨价还价,更不会当钉子户。
在这样的条件下,行政效率前所未有地快,从决策到规划,从搬迁到进场,前后只用了半年就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在这半年里,他们还完成了从苏联订购生产设备,组织工人培训,甚至根据后世的经验,提前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术革新方面的准备,使得这些生产线,在投产之后,能够达到6-70年代的水平,而不是停留在4-50年代。
得益于后世的经验,海南做为项目的主要规划者,可以避开一些曾经的教训,预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并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了更具科学性的修改,方案最终通过以后,大量建设队伍来到东北,这种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也只有共产党华夏能够做得到。
当然,这样一来,一些项目落地的原址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
第一汽车制造厂。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