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来料加工(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最后一句彻底坚定了沙胡林的心志,众所周知,钢铁同志喜欢大而有气势的东西,从“苏联”级战列舰到有六个发动机的“高尔基”号巨型飞机,一款30米长,翼展45米,8米高的大飞机,能够装上十吨炸弹飞5000公里,简直是战略空军的不二选择,雷恰戈夫深深地被屏幕上的3维立体解剖图和彩色实景图倾倒了,没有男人不喜欢这玩艺,够大够硬够强。
郭鹏笑而不语,历史上b-29的原型机正是从今年开始研制,到1942年实现首飞,沙胡林又看了另外的几款中型机,发现自己已经完全看不进别的机型了,至于更先进的喷气式,别逗了,咱自己还没有呢。
实际上,平台上还有一款8发重轰,由四组两两组成的发动机舱,驱动一具5米长的螺旋桨,机高达到了12米,比四发型大了整一号,得益于涡桨发动的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节省下来大量的空重,将来等到更新型号的涡桨发动机研制成功,还可以留出替换的空间,那才是真正的超级空中巨无霸呢。
当然这是对比本时空的飞机而言,与a380这样的机型相比,都是小儿科。
8发涡桨,差不多已经到了螺旋桨飞机的极限了,再大就不如上涡扇机,那推力不是一个档次的。
为什么还要造风扇机?经济、省油、运营成本低啊。
8发重轰因为价格的原因,没有被苏联人看上,沙胡林要求郭鹏给一些图片资料,以便放在他的报告里一起送往莫斯科,这样做的目地是更加具有说服力,对此,海南早有准备,一本厚厚的彩色画册做为礼物放到了他的手中,沙胡林惊喜地看到,里面的文字全部加上了俄文标注,简直太贴心了。
“郭同志,我可以问一句,这样的设计方法,我们可以派人来学习吗?”
“华苏两党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大革命时期,莫斯科就接纳了很多华夏的革命者,他们在你们的学校里学习政治、军事,为华夏革命培养了很多人材,这一点,我党始终铭感于心,对于贵党的要求,我们也有所准备,既然你们提出来了,我们当然欣然接受,具体人数,双方可以协商,毕竟你也看到了,岛上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我们可以慢慢来,你说是吗?沙胡林同志。”
苏联不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了,早在东北疫情期间,我党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术和医疗手段,就让苏联同行们钦命不已,几个月后,延安医学院接纳了一批前来学习、进修的苏联医生,算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学术交流,现在看到如此先进的设计平台,作为一个理工男,沙胡林自己也是个技术人员,当然知道其中的好处,没想到,我党一口答应,直接就进入了磋商程序,连同飞机订单一块儿谈,没办法,时间太紧了。
跟随班机送回莫斯科的画册和报告第一时间放到钢铁大叔的桌头,果不其然,拉轰的外型,突出的指标,一下子抓住了钢铁同志的心,当即拍板,就是它了。
缺少铝材产量,没问题啊,咱现在不生产拉、雅克、米格了,直接把产出来的铝材送到华夏,造好了再把成品卖回来,用华夏同志的话来说这叫做。
来料加工。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