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何不食肉糜(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大力发展轻工业有个现实的好处,那就是容纳更多的产业工人,特别是食品加工这样的密集型企业,在华夏可以说越多越好。
大飞机需要建厂培训,食品工业却很简单,当然必要的培训也是有的,流水线式的生产形式非常适合快速扩张,对于厂房和工厂环境的要求高一点,还能促进“讲卫生”,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解放初期的华夏,卫生条件是一个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城市到处堆满垃圾是常态,垃圾分类处理?你想多了。
“大型食品加工中心,可以在华中、华北、东北先各自设立一个,由各局自己确定地点,完成土建工程,我们提供人员培训和机器设备安装,土改进入第二年,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政府可以出面收购,用收购指导价来调节市场,保证他们的利益,把收购来的粮食储存一部分做为备用粮,一部分进行深加工,既可以出口创汇,也可以自用,这样的方便食品,用于紧急救援是非常好的。”
工业部门、军区后勤部、外贸部门和当地政府领导一起参加了食品工业会议,张怀秋想到的是警备师改编的华解一纵一师,他们在大陆作战已经三个月了,后勤的问题主要由当地筹粮解粮决,接下来他们会进军贫困的贵州、云南地区,将来还有可能进入西藏,为了不给当地增加负担,解放军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带干粮,饿肚子的情况不少见,一款低成本的方便食品非常有必要。
我军的标准,自然要比出口苏联的更高,高体力作战需求,需要补充更多的卡路里,高热高脂高蛋白的三高垃圾食品,才是这个时代的标配,但是那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简单来说,光是粮食不够,得吃肉。
这年头,一般二般的小地主,家里也不可能天天有肉吃,太贵了,粮食产量上不去,饲料成本高,饲料成本高又导致肉猪、肉牛出栏价格贵,人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喂它们?
你说潲水?
想多了,那是酒楼才有的特产,海南本地的肉产量也很低啊,如果不限购,早就吃不上了,而肉畜饲养又不是一个拍脑袋工程,说出栏就出栏,涉及到生物工程、动物防疫、工业化饲料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人们才刚刚摆脱饿不死,才饱都谈不上,你让他们去养猪,显然不现实,即使有,也不是规模化的出产,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就形不成稳定的供应链,在现代工业体系里,养殖也成了大工业化的一部分,要结出累累硕果,同样需要时间。
坐在一干大佬当中的山诺山科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了一句巨打破气氛的话。
“我有肉。”
众人愕然地看了他一眼,不约而同地在他的体形上逗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轰笑,就连不苟言笑的张蕾也忍俊不住,她的秘书岑清颜更是笑得花枝乱颤,山诺嚅嚅地开口解释。
“我是说,我有便宜的肉。”
“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