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国家印象(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后来者甚至连窑洞都住不上,人人在工地上搭起帐篷,顾不得脏和累,一天下来倒头就睡,第2天,在隆隆的机器声音、人的号子声中醒来,简单梳洗一下,又投入到建设当中。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她们成为了建设者中的一份子,把自己融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她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25岁的沈安娜代表南方局妇委,23岁的裘兰芬代表上海地下党和女工,24岁的王一知代表抗联女兵,一个又一个打着背包来到这里,加入她们的方阵。
“姐妹们好,“辽宁”号信息官花夷然,33岁。”
“我叫江竹君,重庆市委、学联,20岁,大家好。”
“龚维航,曾任18集团军总部英文秘书,目前在南方局统战部工作,26岁。”
“林徽因,海大建筑系讲师,姐妹们,能不报年龄吗?反正你们都得喊我林姐。”
众女绝倒,这些来自于各行各业,有着截然不同生活经历和学历的女子在一个团队中,要呆上一个多月,直到大典结束,把她们联系到一起的,就是每天的合作劳动和阵列训练,庄心颖当然知道,不可能像后世那样练,也不能以后世的那种标准来要求这些从来没有从军入伍经历的姐妹,出错了大家也只是“呵呵”一笑,只不过,当发现有很多外国记者、特别是摄影记者到来,用各种装备记录下新华夏诞生的全过程时,她们人人都自觉得产生了紧迫感,生怕自己的失误,成为到时候画面上的瑕疵。
倒是自觉自愿地要求训练标准,不管怎么样,这些青春无限、又激情四射的女兵,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的训练又反过来激励起男子的好胜心,要是连女兵都走不过,丢人丢到国际上,太影响新华夏的国家形象了吧。
于是,枯燥的队列训练,也成了劳动竞赛的一部分,人人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执行,一队队男兵、女兵、青年、壮年、中年人在平整的、刚刚干透的水泥路面上,踢踢踏踏地走起正步来,让老外们好奇又惊喜,也给了他们第一个关于“新华夏”的国家印象。
认真、努力、团结。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