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潘多拉的盒子(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你们说得不会是”
奥本海默大吃一惊,“曼哈顿计划”是个绝密,里面没有任何一位黑人科技工作者,如果美共拥有如此强大的情报获取能力,会令他刮目相看。
彭刚马上补充道:“是的,我们已经获知,美国政府正在研制核武器,一旦研制成功,就等于开启了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各位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这一下再无疑义,利奥.西拉德更加相信,他们不是为了绑票而来,这么有科技感的绑匪,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那么贵党对此有什么提议吗?”
彭钢看了一眼手表,继续说道:“时间紧迫,我就长话短说了,各位想离开美国吗?”
众人愕然,爱因斯坦直接问道:“去哪里?”
“哪里都可以,看你们的意愿。”
其实他们的选择并不多,英美是盟友,两国加一块儿就占据了世界的很大一部分,法西斯欧洲肯定回不去了,中美洲和南美洲都是美国人的自留地,能顶住美国压力的国家并不多,想来想去,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苏联和华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
相比陌生的华夏,他们更熟悉苏联,然而之所以当初离开祖国的时候没有去莫斯科,就是因为当时的苏联正在经历大清洗,就连爱因斯坦,也不愿意在一个还不成熟的制度下生活。
在科学家看来,任何形式的社会动荡,都代表了政治制度的初级化。
就像是现在的美国。
在没有看到对方的手段之前,所有人都不会轻易地答应,彭刚毫不气馁,他们能考虑就说明美国的现状,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焦虑,只要能时时表现出这种顾虑,今天的目地也就达到了。
“没关系,可以慢慢考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人类的毁灭,美共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不能坐视他们的倒行逆施,那么能不能请诸位告诉我,美国政府的绝密计划,放在哪里?”
奥本海默吃惊地说道:“你们打算袭击国家核物理实验室?”
“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为了保密和安全的需要,足足派出了两个师的警卫部队,你们不可能成功。”
“那么说,你知道具体地点?”
奥本海默摇摇头:“我只是在初始阶段参与过这个计划的讨论,后来他们以我有危险的左倾倾向而把我赶出来,当时诺福克海军基地及其周边地区被完全封闭了,铁丝网从3公里拉大到了15公里,几乎将半个弗吉尼亚半岛圈进来,美国政府想要打造一个秘密基地,命名为:第九区,不过后来基地建在了哪里,我就不得而知了。”
爱因斯坦也证实了他的话,彭刚知道那个基地,美国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海军军港,他当然派人侦察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不过是个临时基地。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朋友、学生肯定有人知道,彭刚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这个地方,爱因斯坦问道。
“美共打算武装夺取政权吗?”
“当然,我们一直都没放弃过这种努力,让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成为赤色国家,是美共目前的第一纲领。”
海伍德说道:“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让彭刚无比意外的是,这位物理权威并没有和他们讨论穿越的基本理论,反而更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感兴趣,向他打听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如果不是执行任务前刻苦恶补了一番党的基本理论,差点就应付不过来,对方显然曾经深入研究过共产主义,理论知识非常丰富,提出来的问题也直指要害。
“我们准备建立一个有着更加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才是社会义义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我们的口号是“一切权力归人民”,对于政府官员将建立一套完美的督促和缉查制度,他们将与信访制度一起构成多重监督网络,在将来,会有新的社交和新闻共享科技,信息的流通更加快速和便捷,这些在东方其实已经实行,如果有兴趣,最好是亲眼去看一看,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家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了,正如你们了解到的,网络将是新的生产力。”
在座的有很多人并不清楚美国穿越者的存在,但是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亲眼看到过“里根”号,也能听懂彭刚所说的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熟悉苏联的爱因斯坦愕然道:“你们打算以华夏为样板?”
“是的,与探索期的苏联相比,华夏的制度更加先进和完善,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彭刚站起身,向他们告别:“FBI就快到了,我们先走一步,有什么消息,我们会派人与你们联系,再见。”
片刻功夫,所有黑人消失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一般。
半个钟头之后,休.克雷格带着大批便衣冲进来,看到的却是他们喝着咖啡、红酒,吃着小甜饼和德国香肠,心情愉快地讨论最新上映的一部名叫“GonewiththeWind”的美国电影。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