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屈氏眼睛一亮:“晚上做玉米面吗?”
顾奶奶心想,你想的倒是美。她磨了玉米粉,是明儿去镇上要带走的,是给她乖宝拿去镇上吃的。顾奶奶经常不回答儿媳妇的话,所以屈氏也没多想。
顾家的玉米粒有不少,昨日分家的时候已经分了粮食,顾家的粮食紧巴巴的,因为gān活人少,gān饭人多,就算顾奶奶再jīng打细算,也是不够吃的。归根结底,古代的收成少。
顾家有三亩上等地,用来种水稻。五亩旱地,用来种玉米、豆子、蔬菜等。
古代不管什么亩产都不高,顾家的三亩上等地亩产五百六十斤左右的水稻,三亩加上两季,有三千四百斤左右,古代要jiāo税。象国的田税是亩收六石,一石等于二十七斤,也就是一亩地要收一百六十斤的水稻,不过只收秋季一季,扣掉田税,三亩地一年到头也就两千九百多斤的水稻了,然这还仅仅是水稻,水稻出米是七成,也就是说,一年到头一家人只能收两千斤左右的大米。
分家前,顾家六个大人,五个孩子,如果这两千斤大米都用来吃,一天三斤,再加上粗粮,说不定肚子还能填的不差。但是……在老百姓家,大米也是主要的收成之一。每季的水稻丰收之后,农家人只留少许自己吃的,其他都是卖掉的。
像顾家这样,两千九百斤的水稻,卖了两千五百斤,能得七两左右的银子。如果每年能卖七两左右的银子,那十几年下来也不少了。
但是,稻田不是生来就有的。
老顾家当初分家的时候,顾爷爷和顾奶奶也是穷过来的,靠着jīng打细算,一文钱当两文钱花,才有了现在三亩上等田、五亩旱地的身家。要知道上等田十两银子一亩,旱地也要二两银子一亩。能存下这些身价,再有三十多两银子的存款,在这村子里,顾家还算小富的了。
分家的时候,顾家大房分走了一亩旱地、一亩上等田。当然,也不是分走,而是只给了他们使用权,等他们过世后,这旱地和上等田都要还回来。
……
这会儿是八月底,七月的玉米刚收成,十月的玉米还要两个月。七月的水稻也刚收割,下第二季的水稻要到十月份。不过,水稻早就卖掉了,只留下四百斤的谷子。而七月丰收的玉米有两亩,亩产四百四十斤,扣掉棒子还有七百来斤。好在玉米晒gān后斤两变化不大,还有六百斤左右。
不想错过《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