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想了想,又叮嘱一句:“你现在是巡史,把你看到女子就献殷勤的本事收一收!”
罗桓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心道我这个本事你什么时候都学不来,不过嘴上还是给他几分面子:“行行,我知道了,不过我今天是便服出行,别人又认不出我来。”
两人在这边嘀嘀咕咕说话,沈瑜已经登上了马车。
从官邸到念恩巷路程不短,乘马车也需要两刻钟,沈瑜掀开车帘,招呼:“陆大人,罗大人,上车出发吧。”
第31章
念恩巷在城郊位置,并不是一条巷子,而是一年前山阳县灾后修建的民居,上百所搭成的房屋密密麻麻紧挨,形成一片独特的居所。
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灾情后安置在此的灾民,如今已经在此安居下来。
他们中很多人抛弃了原来在涣河附近的农田和打渔的营生,在山阳县外的荒地和土山上开垦地方种田,也有心思活络的做些小本买赚些银两,因此这片地方比城中的民坊区要热闹得多,早市也因此应需而生,且名声日渐变大,城内不少百姓也喜欢到此吃早食、购买日常菜蔬和生活用物。
三人到了早市处,循着街道的方向望去。
这是民居正中一条颇为宽敞的街道,两侧全都是卖东西的摊贩,这会儿正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吆喝声招揽声此起彼伏,顺着街道往其他方向望去,连周边的小巷中也有担着箩筐卖东西的百姓。
但几人从官邸出发的早,还没用过早饭,万没有让两位大人饿着肚子访民居逛早市的道理。
沈瑜听说过山阳县的特色早食不错,她顿住脚步,询问一个卖鲜葱的大婶:“婶婶,这早市有没有卖胡鲜炸鱼汤的早食店?”
大婶很是热情,遥遥指了指身后巷子中一处小店,笑着说:“那是这早市里头最好吃的食铺,姑娘去瞧瞧吧。”
沈瑜转首过来,轻声问了句:“陆大人?”
这是征询他的意见,要不要去早食店用饭。
陆琢点点头,又看向罗桓,“去不去?”
罗桓嗯了一声,外面露天摆放的早食摊子他肯定是不会去的,不gān净也不符合他的身份,食店嘛还凑合一下。
早食店居于巷中,是一家民居经过改造而成,外头挂着的牌匾被日头晒褪了色,模糊看得出食铺两个字。
三人进到店中,里面有零星几个用饭的食客正在埋首呼噜噜喝鱼汤,手里还拿着烧饼,罗桓探头看了一眼碗里的汤食,看样子还不错。
不想错过《遇良缘》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