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每月一封信(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汤圆的定价童溪其实根本没有可参照的,从前倒是有的卖,可是自从三年前天气大旱之后,大家连肚子都吃不饱了,糯米这种南方产的东西,根本不会运到北方来。
几年也是灾情相对缓和了,上头才为了元宵节调拨了一批糯米过来,县城里是按人均两斤的份额配给的,周启明能搞到五十斤糯米,可见他的背景之深厚。
童溪一边给童宝柱和张大花示范元宵的包法,一边暗暗计算着这批物资的价值。
五十斤糯米,按一斤一毛八算,九块钱;二十斤黑芝麻,按一斤三毛算,六块钱;白糖二十斤,按一斤七毛算,十四块钱;猪板油十斤,按八毛钱一斤算,八块钱。
总成本一共三十七块钱,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今市面上就连那种硬邦邦的北方传统滚元宵都没得卖,更何况这种稀罕的南方水磨汤圆?
思之再三,童溪决定给她的汤圆定价为一毛钱两个,一斤按三十个来做,等于是一块五一斤,这批原材料可以做出140斤4200个汤圆,总共可以卖到210块钱。
刨去成本,净赚170块,算起来已经很多了,可是童溪还是觉得很憋屈,毕竟这其中还有周启明的一个大人情在其中,单凭她自己去搞这些原材料,哪怕赚的170块利润都搭进去,也未必能搞来。
童溪的汤圆做的个头很大,这时代的人粗糙,弄那种太小的只会让人觉得卖家太小气。
童溪没想到,她的汤圆刚摆到集市上,就被一家卖馄饨的给看上了,人家一次性要买她300个汤圆,原本价值15块的东西,她只好给人家优惠了一块。
然后她就看到人家直接支起了一个卖热汤圆的摊位,一碗三颗,两毛一碗。
好吧,人家一倒手,三毛钱的汤圆卖出了四毛钱,这生意头脑,真叫她这个后世穿过来的人都忍不住甘拜下风。
问题是,她的汤圆还没卖完,人家那300个汤圆已经卖光了,等她收摊时,人家早回去过元宵节了。
张大花全程目睹了这人卖热汤圆的经历,忍不住骂道:“这个馄饨刘真是贼精贼精的,他家的馄饨都是用一根筷子蘸肉馅儿,一颗馄饨里面只有小拇指甲那么丁点儿的馅儿,全卖的是皮儿和汤水。”
“可人家的馄饨味道鲜,我看吃的人还是不少呢。”童溪笑道。
“你还笑?他明摆着占咱家的便宜,你还卖汤圆给他?”张大花气结。
“一次买十斤,这样的大主顾我不卖给他才是傻呢,至于他买了我们的汤圆怎么去赚钱,那是人家的能耐,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咱还能不让旁人赚钱?”童溪无所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零肥妹有空间》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