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品味三国 > 分章完结阅读7

分章完结阅读7(1/1)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县敌军的架势。kanshuboy.com中陵敌军仓惶后撤,善无敌军仗着有千余兵力,于中陵敌军会合后有将近两千兵力,居然不打算撤退,准备与铁毅军决战。可得到中陵之后的铁毅和张辽,有了地盘,就没必要赖在阴馆和马邑不走。而张辽还以金银、及缴获的战马为诱饵,又联络雁门豪强私兵3000余人,带增援步骑4000余人,号称5000之众浩荡杀来。善无敌军才开始带着辎重和劫掠来的百姓,向平城方向撤退。 敌军的行动迟缓,给了我军充分的时间调动兵力。张辽早已丢下大队步兵,带轻骑1500人与铁毅的骑兵部队会合,在暗处窥探着敌军动向。善无和中陵两县敌军1900余骑,与叛军2500多人,裹挟一万多百姓,以及抢掠的妇女、儿童4000多人,带着大量的财物和牲畜,两万多人,队伍拉开的又三公里长,正面有200多米宽。用突袭的方式,击溃这股敌军,并不难,难的是击溃敌军时,如何保护百姓少受损失,如何迅速制止混乱,如何多抓俘虏,保住财物。这些都是铁毅眼中的发家起步资本。作为短期考虑,有钱有粮,就可以招兵,有马就可以扩大骑兵武装,有兵马就可以当军阀。从长期来看,要想经得起消耗,立足于乱世,那根本的就是百姓,财赋和兵员都出于百姓。 敌军是由成两路纵队的叛军,在两侧夹着百姓向前移动,匈奴骑兵分成前后两个队,前队是急于逃命中陵敌军不足900骑,在开道,后面是不愿意放弃劫掠财物的善无骑兵。按照常识,兵力并不占优的铁毅军,应该出其不意,将敌军拦腰斩断,尽可能的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制造混乱,这样才能大胜。可铁毅的布置,让张辽费解,铁毅解释了半天,张辽才完全同意铁毅的战斗部署。 铁毅亲自带1500骑兵,将敌军队伍的尾巴切下来,张辽带800骑兵监视叛军并且阻挡前队敌军回援。猛一听,好像铁毅太不讲理了,这不是害张辽吗?而且还明着坑人。可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顺利地出乎人的意料。一切都和事前,铁毅的分析的一模一样,让张辽佩服的五体投地。谓手下诸校尉曰:“吾弟洞悉人心、洞察人性,用之攻心,深得兵法上乘!”这个战斗过程是这样的,铁毅带队强行将敌军后队截开,以突然优势之兵力,攻敌于行军队形之中,大胜,以伤亡不足100人的代价,将后队的千余敌军几乎射杀和斩杀干静,俘敌150余人,逃敌不足100人。 张辽则带队大呼:“吾乃晋阳县尉,张辽张文元是也,定襄郡的弟兄们,步兵帮我保护父老,骑兵跟我进攻胡骑!”然后挥军就向前队的胡骑杀去。两队骑兵都对着胡骑猛攻,根本就不理会有步骑2500多人的原定襄叛军。叛军果然没有反应,而是看着两方厮杀。张辽部骑兵和胡骑人数大约相当,又因为没有取巧,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所以比较激烈。可铁毅部占了先机,人数又多于对方,特别是近距离百余部连弩齐射,效果那个好啊!连弩的缺点是没有弓箭射程远,再者火力不持续,五枝一射完,上弩时间比较长。可现在由于进攻的突然性,双方一贴近,射程的劣势是没有了。敌骑总数就1000余骑,总数不大,连弩可怕的射速优点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敌骑当时就有半数的人中箭落马,剩下的人数,还处于不利的态势,骑兵对骑兵,最可怕的就是一方被另一方分割包围,马冲不起来。再加上铁毅这员当世猛将,敌军很快就溃不成军,除少数逃跑,或被杀、或受伤被俘。那边张辽还在与敌军前队较劲,铁毅根本就没功夫耽搁。再次呼喝:“定襄郡的兄弟们,跟我杀胡虏去!”再不理那帮叛军,呼喝着绝尘而去。这时,那帮叛军,思量再三,步军原地维持秩序,骑兵则呼喝随着铁毅,追杀胡骑去了,临阵全体倒戈。匈奴叛军大败,近两千人,逃到平城不到一成。 铁毅和张辽找来叛军将领,根本不提倒戈啊、投诚什么的。对叛军完全是对自己同僚一样,叛军官兵心理感激,自然听命。铁毅领少量部队,带着伤兵,以及一部分,老弱残兵,护着百姓,回善无安置。张辽则带大队步骑3500多人,乘胜向平城挺进。沿路高奏凯歌,胡骑望风而逃,附逆叛军纷纷来降。顺利拿下平城,恢复了长城的防务。铁毅自领定襄太守,表张辽为定襄骑督尉,总督军队,铁毅自己代署政务。 事后回忆此战,张辽道:“主公英明睿智,在战前猜透了中陵胡骑与善无胡骑,不是同一部落,必不会舍命相救。附逆将士,都是本乡本土人,附逆是因为为势所迫,胡兵肆虐,残害乡里,已植下深仇,一又机会,必会倒戈相向,助我军破敌。所以才用,灭其强,逐其弱,收其心,是役大胜。我方伤亡不足三百,斩敌千二,俘敌四百,而百姓几无伤亡,财畜货物尽得!”而后来的将领,道:“主公不言众之过,掩其过,恕其罪,以诚心待之,众归心之!”这都是后话,我们接着讲铁毅起步的艰难。 铁毅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好与雁门太守郭缊的关系。都是太守,但此太守非彼太守,一个是朝廷任命,名正言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一个领雁门14县财力物力、兵力,少了强阴、武州、平城、马邑,还有八个雁门富县在手,而且这八个县,未经战火,根基仍在;一个手中只有两个经过战火的县,百废待兴,财力、物力、兵力,好比幼儿与壮汉。铁毅立刻交割了马邑,并且让抢回的雁门各县百姓还乡,名言暂借武州、平城两县养兵,以抗强虏。郭缊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清官,为百姓计,不但没有强讨两县,还支援了铁毅大量的物资和粮食,还上表朝廷,让朝廷给铁毅和张辽正名。由于丁原在朝廷大将军何进的关系,以及铁毅献上的好马、珠宝。朝廷不但给铁毅和张辽正了名,还加封铁毅为关内侯、张辽为列侯。 铁毅主政,做了几件事,第一是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口,这个工作把铁毅难坏了,这几县的大户和读书人,几乎都跑光了,那时候穷,不是大户人家,几乎所有的人的都不识字,不会算账,这也根本不是一个人干的事。铁毅想尽了一切办法,从军中借人,从商家借人,到处搜寻读书人,当掌柜的商人,还到雁门各县借人和招人。这个工作由于人员不凑手,土地丈量和人口统计工作,足足做了半年。要以此为基础,再出政策,老百姓早都饿死人了。好在铁毅采用了现在的统筹流水修正作业法,即不失稳妥,又非常高效。就是先统计现有的人数,收无主之地以为官田,实行军屯和民屯,为减轻财政负担,渡过难关,精兵简政,官兵自力更生,发回原籍等政策数项并行。 在明年新粮到来之前,对百姓实行配给制,用细粮跟外县换粗粮,用缴获的战马、珠宝,去邻郡筹粮,购买种子,添置农具,把个铁毅忙坏了。在现代社会,一个高中生当个县长都当不上,铁毅同时管理四个县,手下又没有一个班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处理大量的具体事务时,铁毅还得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还得符合民情、军情。 东汉人口鼎盛的时期,人口达到过八百万户,五千多万。东汉末年的自然灾害非常多,又爆发大面积的瘟疫,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正因为此,有爆发了黄巾起义,连年的战乱,使田园荒芜,人民的生活经验更加悲惨。到三国鼎立时,曹魏有人口近500万,孙吴有人口220多万,蜀汉又人口90多万。什么概念,损失了84%的人口。现在黄巾之乱,大面积已经被扑灭,也没有经历洛阳、长安之乱,也没有经过军阀之间的大规模攻伐,但人口已经大减。善无、中陵、武州、平城,四县人口加起来不足两万,四县都经过兵乱,人口不足原来30%。四县多为山地和丘陵,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附近)有煤。铁毅和张辽手下有自带的兵马,几次战损之后,带上能伤愈复出的伤兵不足1300人,四县降兵4800多人,俘虏千余人。四县几乎所有的大户都跑光了,四县剩下的基本都是需要救济的平民,山区还有数量不详的匪患。 这就是铁毅起家的四县的大致情况。

正文 第14章 内政时间

更新时间:2008-01-19 21:34:10 本章字数:3483

公元188年,铁毅领定襄太守,张辽为定襄骑都尉。此时,曹魏的创始人,曹操,任东郡太守。蜀汉刘备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在河北流浪。孙吴的孙坚任长沙太守,依附于后将军袁术。后来北方的主要的军阀袁绍,此时在何进手下,任中郎将。另一个军阀公孙瓒,在辽东督乌桓与张屯作战。 铁毅对于那个时代的内政,通过史书和游戏,也有了解。不管哪个时代,人才是第一位。所以玩三国游戏的都是会拼命搜索,其实人才的搜索,不像游戏那么简单。必须了解那个时代,东汉时没有科举,采取荐官制,有特有的特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东汉时书籍不太普及,特别是纸质书籍。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配极为不均,穷人根本读不起书,所以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出自世家豪族,一般都是官宦子弟,富商子弟,才能读书,再者由于推荐做官制度,用人权就相当程度的掌握在世家豪族手里。所以,豪门望族的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这也是袁绍之流,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 铁毅这个寒门出深的人,是不容易有人投靠的,曹操,夏侯、曹姓本来就是望族,曹魏夏侯家和曹家人才辈出,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等等,家中也颇有资财,又得到卫姓富商的支持,才有了起家的资本。公孙瓒也是辽东望族出身,孙权靠的是父兄三人的积累,刘备最差也是个落寞王孙,而且非常有名气。 铁毅招人怎么办呢?没钱、没名、没势!先从寒门子弟招起,不计较人的出身,英雄不怕出身低,这些人不少都是或许没有被人发现,或许不被人重视。曹魏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个政策较唯才是举,铁毅照搬不误,才不管是否盗用了。不这样没有出路,而且比曹魏搞得更彻底。第一,就是前面讲的不讲究出身门第,第二,不求全问责,求其才,不责小节;第三,招降纳叛,善待降将;第四,自立更生,自己培养,这条是铁毅自己开发出来的。 汉代,士农工商,社会地位中,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可商人中能人不少,苟利只要不贪腐,可用,就是相互利用合作也行。商品社会,动不动就签合同,可不在那一纸文书,重要的是契约精神,只要有契约精神,重信守诺,事先约定好利益分配,用用商人也无妨,譬如筹措粮食、贩卖马匹、采购物资,这些事情都可以交给商人去做,说起商人张世平、苏双,铁毅 还是在刘备生平中,知道了这两个人。能出钱资助一下刘备,为什么不能帮帮自己呢。 试探性的50匹马,直奔中山国,这两个人在中山还是很有名的。铁毅和两人谈判,许以四县的贸易降低关税,粮食专卖,不但利用两人的影响,干成了最重要的粮食筹备,还利用了这个商业集团大量的人力,借的50名能计会算的伙计,就帮了铁毅丈量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大忙。潜在的影响更大,不但本县的生意人,知道铁毅重商家,使用商家人才,就是附近雁门郡各县,远至太原郡,幽州靠近这里的代郡,冀州的常山国和中山国,都知道铁毅提出士农工商并重,唯才是举,招募壮士,抗击南匈奴,招募工匠,发展工商。 游戏上除了搜索,还有开发功能,很多新手认识不到开发的重要性,不开发你的财力和人力那里来。这四县农业并不发达,而且不适于大面积耕种,发展最快的捷径,因该是工商,因为守着平城这个煤城,不开矿,太傻了,有煤就可以发展炼铁业。铁毅知道五原(现包头)有铁,现在暂时先从外地进点铁铜吧?匈奴败走,丢下了大量牛羊马匹,铁毅制止了士兵疯狂宰杀食用的愚蠢行为,这是四县畜牧业兴起的资本。将壮羊、壮牛、发给流民放养,收取税赋,将好马留作种马,开军马场。这里牲畜价格便宜,战马便宜,可内地贵,要卖,也不在本地买。杀害俘虏,也是愚蠢的行为,这可都是丁壮啊!可以开矿、放牧、屯田,而且还不用发工资,杀得都是钱啊! 统计出人口总数和土地人数后,铁毅又作出了个决定,将武州归还给雁门张缊。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占那么多地干吗?养不起那么多兵,防守那么多的关隘干吗?再者,自己定的农工商,各项税都低,除了武州有亲人的,大部分武州人,都不愿返乡,税低,政府又给地种,借种粮,借农具,何苦回去。铁毅收养了大量的孤儿,创办了孤儿院,请人他们武艺和文化,教她们纺织和刺绣。创建老人互助协会,救济孤寡老人,成为一方善举,仁义之名渐显。 境内大量盘踞山区的流民与流寇,对于铁毅这个新的割据势力,也是极大的不安定因素。铁毅才用剿抚并用的政策,以抚为主,剿为辅的政策,攻心为上,许以优惠政策,动员家属发动亲情攻势,大部分流民与流寇都被招抚,个别的被剿灭。 本来四县,有民众19000余人,外来士兵1300多人,本地士兵4800多人,俘虏人员1000余人,共计人口26000余人。现招降流寇5000余人,退还武州人口4000余人,现在三县军民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