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13(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术,办福利作坊,养活他们。yuedudi.com以工代赈,对于无业者,教手艺,安排工作。这是任何地方官吏都做不到的。田丰最新奇的就是,铁毅叫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式,不管地方还是军队,官吏有两种方式产生,选举产生,政府试用确认,政府提名,民众评议。民众推举的,试用期内拿俸禄的7成,官员试用合格转正,不合格免职另选,政府提名,若民众检举有不法,根据情节轻重,罚俸、降职、或免职。还有唯才是举的政策,不管出身贵贱,有能力有功劳就提拔。还有就是劳改制度,犯法不致死的,都要劳动改造,不给任何报酬作工或作战赎罪。 定襄军主力,这次元气大伤,2000正规军,回来的只有1000挂零,连千一都不足,抚恤金发了一大笔,而且除了这20000多俘虏,各县又先后送来了3000多俘虏,又支付了相当一笔赏金,现在府库中的钱,只够支付两个月的薪饷,存粮也不足以支持这多出来的23000多张嘴,吃到来年粮熟。 当时,田丰看到这种财政状况,根本没想到铁毅能解决,而且几乎没有消减任何财政开支,还增加了许多财政开支。比如修缮加固城墙,新建防御工事,扩军,添置种子,添置部分农具。安置俘虏的住处,给俘虏发放棉衣,过年前还弄了一笔钱,改善官吏和士兵的伙食。 铁毅省钱的方法多,赚钱的方式也多得让田丰看的眼花缭乱。修缮城墙,新建防御工事,需要材料,需要人力,需要工钱。铁毅一指挥,木匠、石匠、泥瓦匠,带着家伙和干粮,就来了;铁毅不给钱,也不管饭,按工时,每天领牌子,照干。田丰一打听,这牌子可以抵明年的税赋,明年抵不完,后年抵,不乐意了,明年多余部分,政府用钱粮付现。 田丰问:“你们不怕,政府赖账!”工匠们说:“不怕,铁太守还没有一件事说过不算的,再说铁太守与他们有恩,就是给不了,也就算了!”田丰道:“战乱时间,你就不怕出什么变故,比如太守换人,铁太守兵败败走!”工匠们道:“太守要是兵败败走,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谁敢来,定襄3万多人,就跟他拼了,人要活个样子,活得有尊严,要是活得连狗不如,还不如死了!”田丰道:“民心可用,太守真雄杰也!” 人力,就更不用愁了,大批的俘虏,戍兵、还有小部分罪犯,有戍兵带头也监管,这些人都不要工钱。材料,山上的石头和木料多了,采伐下来就行了,铁毅建了数十个土窑,烧石灰,组织人去浑河拉沙,洼地挖泥,材料就有齐了。河中挖沙,只挖中间的,顺便还清理了河道。洼地挖泥,还增加了许多蓄水坑,还能养鱼种菜。除了用明年的赋税,支付了工匠的工资,几乎没花什么钱。 安置俘虏住处,铁毅军屯的时候,搭了许多地窝子,一修缮,再盖点,木料,晒干的茅草,都是现成的,铁毅已经准备了很多,铁毅说,这都是去年准备的,乱世,为安置流民准备的。至于衣物,富户捐一点,死人身上扒一些,洗一洗,女人们出点工,裁缝们预支点明年的税,浆洗缝补,改一下就有部分了。士兵们换下来的旧军服,茅草编织的蓑衣,都能御寒。剩下的就不是省能解决的。 赚钱,最让田丰新奇的,就是大规模,有组织的打工。汉末盗匪横行,商路不靖,铁毅派兵卫护商队,收取佣金。广武、盂县、城池残破,铁毅组织战俘、工匠去打工修复,不但打工,还卖石灰、木料、材料包运输。不但解决一部分人吃饭,还换了不少粮食、布匹、钱物。组织人给有余钱的百姓盖房、修房。组织人挖煤,造火炉,贩卖,组织人兴修水利,修路。反正没有人闲着。 定襄造马车的技术,制农具的技术,纺织的技术,都是附近出名的,将俘虏交给工匠学手艺,也做工,只管饭就行。定襄人口只有三万,光各种工匠就有近万人,这和铁毅,有组织的兴办技术学校有直接关系。流动的商户,有上千家,这些人都在为定襄忙碌着。 定襄的根本,是工商业,根本不是农业和畜牧业。商人们都看好定襄,不少大富商,鉴于定襄手工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搞好和定襄的关系,无偿的捐助定襄,中山国富商,苏双、张世平、冀、幽、并、凉、甚至异族富商,都来捐助。关键在于一种叫做专卖制度的政策,吸引了这些富商。比如煤,和一种新式带烟囱的取暖炉,新式农具,纺车,改进了的低价纸张,镶青铜滑动轴承的马车车轴技术造的马车,都是新式紧俏的商品,这些商品铁毅只出售给关系好的富商,专卖权,只一年一年卖。然而这些在田丰眼里,都不是定襄的核心竞争力,技术都是能推广的,定襄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政府支持,官商合办的研发机构,给各种能工巧匠以发明创造的平台,这在士农工商,工匠社会地位低下的汉代,是很少有的。同样,商人对定襄趋之若鹜,除了利益驱使,很大程度来自于,定襄政府对于他们的尊重,和给与他们参政的机会。田丰不知道,铁毅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这个人就像个谜。 新年将近,这天田丰来向铁毅辞行,张辽、田丰、铁毅、典韦,四个人围着一个新式火炉,吃着铁毅作的一种叫做火锅的东西。四个人大吃大喝之后,酒量小的田丰已经熏熏然了,张辽晚上还要巡营,也不怎么喝了,铁毅有心事,也不怎喝酒,只剩下,不当值的典韦还在大吃大喝。田丰只说要回家过年,并没有说别得什么,铁毅心中坎坷,患得患失,他太看重田丰了。田丰只做不见,自顾吃喝,此时微醉,才开口问道:“中棠,来年作何打算!”铁毅长叹一声,半晌不语。 田丰笑道:“中棠大材,为何烦恼,让元皓猜猜若何!”说完,又饮了一杯,才道:“元皓,叨扰数月,中棠酒肉相待,今天不与中棠分忧,我心中也不忍。中棠所虑三事耳,根基不固,势单力薄,不足以自保;名不正且官卑,故主难弃,旧友难背,难施才具抱负;并州贫瘠,强敌环伺,贤士良将难觅,不足以争锋天下!元皓所言然否!” 铁毅再次长叹,正身端坐道:“先生知我矣!毅素有大志,欲解百姓于倒悬,怎奈出身卑微,官卑德薄,受制于显贵,困于边塞僻壤,资财兵力皆有不足,强虏巨寇雄踞于东西,北地,故主旧友恩义难背,贤良志士不来相助,奈何!奈何!”说完又是仰天长叹。 田丰正容接道:“主公勇烈刚毅(勇武性烈而刚强有毅力),英气杰济(有英雄气概,有豪杰相助),猛锐冠世(勇猛锐气冠于世间),才博德厚(知识广博,有德),览奇取异(招揽奇人异士),必可志陵中夏(肯定可以一展抱负,威震华夏),其可妄自菲薄!(怎能轻易贬低自己)元皓不才,愿助主公展鸿鹄之志。”田丰这两声主公一叫,一番夸奖,让铁毅立刻来了精神。 田丰接着说道:“根基不固,在于农桑不兴,人寡地瘠,工商可富国利兵,不足以乱世养民聚兵,人寡则兵寡,地瘠则粮少,兵寡粮少,受制于人,兵戈一起,商路不通,必难立于诸侯。弃主背友非忠义吾辈为之,并州疲弊,非无利耳。敌外势强其内弱,辽及韦皆熊虎之将,丰不才自诩郡守之资。主公可取乱民以为庶从,兴屯田以兴农桑,用间以乱强虏,收失地以为根据,待天下有变,取三秦之地割据,进可以争锋天下,逐鹿中原,退可以保险阻,以为为缓图,丰所言,主公以为然否!” 田丰一席话,实际是在给铁毅作战略谋划,告诉铁毅,今后的发展方向,定襄的毛病在于兵少粮缺,一切都得靠雁门郡支持,根本不固,受制于人,不要打雁门郡的主意,也不要急于自立。并州有诸般不利因素,也非没有有力因素,敌人貌似强大,其实都有弱点,张辽和典韦都是良将,我田丰也有管理一郡的能力。你可以先收拾张燕,取得人力资源,兴屯田弥补先天不足,然后离间异族,收复失地作为根据地。等到天下大乱,再扩张,取秦地,到时进退有据,最起码可以依据秦地的易守难攻,自保等待时机。这话说得透彻,让铁毅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最主要的是田丰和铁毅的想法不谋而合,坚定了铁毅的信心。 铁毅长啸一声,道:“吾得元皓,觅得知己,丰知吾心耶!”当晚,两人联床夜话,抵足而眠。说不完的细节谋划。
正文 第23章 张文远智平叛乱 铁中棠义释乱兵
更新时间:2008-01-23 19:36:33 本章字数:2714
这边铁毅与田丰深谈,巡营的张辽,却遇到了一场兵变。定襄军俘获战俘23000余人,择精装编了10000人的屯兵,准备实行军屯,淘汰者13000余人实行民屯。铁毅和张辽,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编军队,弥补消耗。战乱年代,军队更是政权的支柱。定襄采用的是三级动员体制,前面也讲过。 首先,就是补常备军的战损,损失了900余人,却一下子从戍军和乡勇中,抽调了2000多精锐,从2000常备军扩充到2500人,补重甲骑兵为1000人,轻骑兵减为1000人,增加私人部曲500人,铁毅300,张辽200,这样常备军就成了2500骑兵。戍军骑兵减为500骑,重步兵1000人不变,弓弩兵增加为1000人,轻步兵增加为1000人,这样戍军总数就变成了3500人。乡勇数量不变,为2000轻步兵。本身铁毅战损和扩军,就导致了军官数量不够,特别是基层军官数量的不足。所以,对于屯兵,铁毅只是调了很少一部分军官,出任屯军的军官,这些军官,不少还是新近提拔的低级军官。屯军的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都是屯兵自己推荐的,甚至别部司马,校尉等中级军官,也是战俘中的原来的军官。也就是,不少战俘原来的编制都在。临近年关,所有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戍军不少军官请假,屯军也不少军官请假,对于屯军的监视也放松了下来。 人闲生事非,再加上临近年关,不少战俘,有家眷还在张燕黄巾处,想家。戒备一松下来,就想聚众逃跑。可一来,监视的戍军中有一曲骑兵,还有一营步兵,想跑没有那么容易,二来,有的在贼军中没有家眷的战俘,感于铁毅对他们不错,并不想跑。想跑的,没有武器,就制造混乱,在营中放火,大喊,定襄军要杀掉战俘,制造混乱,找机会逃跑。张辽是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就是在这年关将近,铁毅叫他喝酒,也没有心思,因为张辽发现屯军的情绪不对头。所以,就住在,监视的营帐里面。 混乱一起,全军一片混乱,营地里有多处火气,还有人大声呼喊煽动。张辽非常冷静镇定,谓左右曰:“勿惊(不要慌),无兵械之乱民耳(不就是一帮没有武器的乌合之众),步卒禁寨门,勿走一人,强闯者斩。(步军围住营门,勿使一人走脱,硬闯门禁者,格杀勿论)。骑卒以都伯分,散巡逸者捕,逃者斩。(骑兵在营寨四周以50人为一队搜索,有逃兵抓回来,不听号令斩杀)。余者左右随吾进,诛叛。(亲卫随我进营诛杀叛军)!” 进的营里一看,张辽有了准确的判断。辽谓左右曰:“勿乱斩伤,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译文:不要乱杀伤屯兵,这不是全部的人马都反了,一定是有人带头煽动的小叛乱,想要用火烧造成混乱罢了)”乃令军中(让卫队宣读命令),其不反者安坐(不是想造反的人都坐下)。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张辽亲自带亲兵数十人,占在军营中间,不一会,就抓获主谋的人。) 得到大将张辽,与张辽为兄弟,是铁毅的福分,除极少数人逃脱,张辽只斩杀了不足百人,就平息了这场暴乱,抓住了挑头闹事的百余人。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铁毅听到消息,连夜赶来,非常生气。提审领头闹事的几个校尉,铁毅问曰:“吾缺尔等衣食乎!”众皆摇头,“吾欺侮轻慢尔等乎”众皆摇头,“吾待尔等,恩义不比燕乎!”众皆摇头,“那为何叛吾!”有一为首者答:“太守高义,善待降卒,不纠前罪,还惟以任,吾等非狼心狗肺之徒,只是亲眷在代郡,不忍弃之,乃叛!”铁毅一听想逃跑,煽动逃跑的人这样说,心情好的多了。自己的策略不算完全失败,费尽心思让这些战俘吃饱穿暖,也没有任何政治迫害,还提拔这些人,还是留不住这些人的心。 铁毅沉默了好长时间,突然宣布,有亲眷在张燕处的,想回去的,都来报名,决不加害,不但放走,还给干粮路费。想逃跑的人,不少人都感动得哭了,但军屯和民屯的人,还是走了8000多人,铁毅临走还道:“亲情,人之常理,不怨之,如不如意,可以再回来,还会善待他们。” 铁毅手下诸将,皆不解,心中不忿,尤其是张辽和典韦,典韦大叫主公疯了,妇人之仁。张辽也是气得面色发青,一声不吭。田丰微笑,将张辽和典韦,叫道一边。田丰谓张辽:“文远莫气,主公此举,真是一箭三雕,道胜,谋胜,明夏张燕可图也!”典韦气呼呼的打断,:“得了吧!赔了钱粮,又折兵,你还拍马屁,捧臭脚,你还是名士,不嫌寒碜,还一箭三雕,道胜,谋胜呢!”张辽赶忙制止,道:“令明,不可以这样说先生!”田丰也不生气,耐心解释道:“你们想想,他们心不在这里,就算你强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