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17(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品订单抵押或交换,刘虞倒是帮了不少忙,凭借他显赫的家世和地位,以及良好的声誉,联络了不少幽州豪族和富商。laokanshu.com定襄有好东西,豪族和富商是趋之若鹜的,比如烧煤炭的小取暖炉,豪华马车,优质纸张、先进农具、这些东西,直接用粮食换,比从商人手中购买要便宜很多。铁毅在幽州搞到了不少粮食。郭缊的情况又有不同,资助也少,借粮也少,到是,借开的荒地,收税的一半归雁门,土地两年返还给雁门官府,吸引了他。一下子将武州、马邑、以及靠近平城地界的汪陶、剧阳的土地借了不少给铁毅,反正这些地方都经过战乱,荒地多,还没人耕种,添点收入没有什么不好。这就帮了铁毅大忙。 铁毅将原来军屯的熟地,让与民屯,将黄巾降卒调健勇者,又组建了3万屯军,余下十余万人,皆编组民屯,平衡民屯的丁壮数量,较强男女劳动力搭配,分到若干个屯田区,调配农具,种子耕牛,让民屯队伍抢先开垦和种植作物,补种秋粮。因为耕地不够,还组织老弱劳动力和孩子帮助戍军养家畜、做军鞋,纺织制衣,干些不需要很强劳动量的轻活。 至于屯军,和原来的屯军混编,调入不少原来戍军的优秀士兵担任基层军官,优秀基层军官担任中级军官。挑选优秀的,归属感强的屯军士兵,骁勇的屯军士兵,补入常备军和戍军。补充武器、装备,日夜训练以为后援。至于常备军和戍军精锐,也补充武器,调整兵力结构,进行了紧张的战前训练。武器配备跟不上,铁毅和郑浑想了许多办法,没办法,铁太少。要用有限的铁,打造足够的兵器和箭矢。 开源截流,想了很多办法,收缴的原黄巾军旧兵器回炉,让商人们弄铁来低价换取稀有商品订单,提高收购价。停止制造,马甲、铁甲、大刀、铁杆长矛、戟等耗铁多的兵器,翻修兵器的铁也回炉。加紧制作箭簇、弓、矛头、木制橹盾等对于骑兵作战必须的,又耗铁少的兵器。然后还重新调配兵器,将不出长城的重甲骑兵的两套弩弓,让出来1000套,箭矢储备让出3分之2,组建更多的弩兵单位。组建更多的长枪兵单位和刀盾兵单位,号召所有的木匠,多制作对抗骑兵的距马、尖桩、等武器。发动妇女制作绳索,发动屯军士兵多砍伐建造营寨原木,对付骑兵的滚木。反复练习对付轻骑的办法和军阵,首创模拟对抗,有我方轻骑,模仿敌军骑兵,练习快速搭建营寨,甚至还教授了,被击溃后,如何逃避骑兵的追击,和对付对方游骑的方法。派间谍伪装成商人,加在商队中刺探长城外鲜卑部族和匈奴部族的情况。在加紧准备了一个月后,铁毅军出发了。 定襄城外有三县属于定襄的地盘,武成、骆县、桐过,其中骆县多为山地,武成和桐过皆靠近浑河河谷,适于屯田,特别是武成,一片平原地广人稀。现在骆县因为是山地,被游牧的匈奴弃守,被一伙贼寇盘踞,贼寇约有两千余人,多为骑兵,属于马贼。桐过县则在一个匈奴的部落手里,这个部落有3000多骑。武成在步度根部鲜卑的一个大部落手中,这个部落约有5000骑,还可能得到集团其它部族的支援。铁毅和张辽商议,决定分兵两路,袭取三县。有铁毅带300骑兵和1000轻步兵,想办法袭取骆县,骆县虽然贫瘠,但险峻,占据骆县,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桐过、以及南匈奴占据的西河郡诸县,成为防御匈奴骑兵的一道屏障,取得地利上的优势,进可以攻,退可以收。主力由张辽带领,率所有剩余的轻骑兵1700骑,重甲步兵千人,弓弩兵2000人,轻步兵两万,出浑河河谷,沿浑河前进,后队1万5000人随后跟进运输物资和开始屯田。 张辽突然出河谷的界岭关,沿浑河南岸前进,步步逼近武成。张辽带先头部队近5000人,是一支步骑弩混合编队的部队,铁毅起的名字叫先登军,是根据汉朝袁绍军的一支精锐部队的名字起的。当时就是现在韩馥的大将麹义(后来降袁绍),带领着这支精锐的部队击败了,汉朝公孙瓒军的另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叫做白马义从。这一战,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界桥之战。对于轻骑兵,近距离的强弩连射,简直是恶梦。但强弩军的弱点,就是机动力差,防护力差,辎重多,没了箭矢,就完了。铁毅改进了强弩兵的弱点,以重甲步兵,来加强防御力,以马车千乘,来弥补机动力的不足。但现在还没有完全配齐马车,故有的机动力差,还是一点没有改变。张辽就用战术来弥补,因为铁军的轻骑兵少,不可能和鲜卑部落拼骑兵数量,所以,张辽就定下了战术,那就是缓步前进,用少量骑兵劫掠敌牛羊,诱敌来攻,让敌人凑上来打。或者就打攻城战,限制敌骑的机动性,靠弓箭优势、人数优势,来打胜这一战。敌军果然中计,武城出敌骑5000,浩荡杀来。 张辽以重甲步兵为主阵,轻骑兵为两翼,护住弓弩兵在中间。敌军见张辽的骑兵少,步兵多,便放骑攻来,于冲破中阵破之。5000多骑,蜂拥冲来,蹄声如雷,张辽兵皆伏盾与地,躲在比人还高的巨盾后面,强弩,长弓夹乘之,上了弦等着。500步,300步,敌军逼近,铁军不动,至数十步,盾后弓弩兵、步兵俱起,高喊急射,投枪狂掷,箭矢雨发,所中必倒。这些都是改进后的,比如连弩、胜在射速和密集,不到1分钟,就射出了5000支弩箭,投枪胜在威力,所中者,无论人马,立时被贯穿倒毙,长弓则是两者的结合,300步的超远射程,箭矢威力要比弩箭强的多。不到二分钟,5000支弩箭,1500支投枪,3000支弓箭,落在了冲阵的5000敌骑身上,什么叫人仰马翻,被射死、倒下的人马,没死透也多被踏死。铁军骑兵,乘机反击,从两翼包抄,回不了头的敌骑,立刻撞到了矛墙上,不少悍不畏死的敌骑,从马上跃起,飞入我阵,不少在空中就被穿在了长矛上,落地的也被乱刀剁死。敌军大败,斩首3000余级,俘敌千余。敌军残部妇孺,狼狈撤退,逃出百里,方敢休息。我军伤亡百余人,夺回了武城。 张辽知道,敌军吃了这么大的亏,不会善罢干休,必会纠众重来报复。下令,立刻修补残破的城墙,和烧毁的城门,抢运物资,守城器械,调屯兵来筑守。至于后队,完全按事先的部属进行。走十里扎一营寨,护住后续部队,沿河南岸,50米一个哨楼,百米一个箭塔,然后,就是布置拒马、鹿砦、栽尖桩,栅栏,寨墙,人多好办事,材料充足,人力也多,每一天寨墙就能延长十里,第二天,再前进十里,再扎上十里寨墙,离河岸一里之地,不能耕种,到处都是营寨,离河岸一里之外,就开始开荒。每千米,引一条灌渠,渠上用桥相连,道路基本都在营寨内。后面的队伍,源源不断地跟进,寨墙也在不停的延伸,营寨也越来越多,开垦面积也越来越多。平原地带都是方田,开荒种植之后,每间距100米,就是一个箭楼,每间距500米就是一个堡垒,箭楼和箭楼中间,有1.5米宽的小道,堡垒和堡垒之间有宽3米的车道。十天以后,沿河前进百里,营寨圈住的得地,就能开垦三万五千亩荒地,这足够,屯军耕种了。张辽就下令屯军三分之一的人开垦荒地,三分之一的完善防御工事,三分之一的人的运输物资。
正文 第29章 铁中棠巧计夺城 先登军二胜鲜卑
更新时间:2008-01-26 17:09:52 本章字数:3641
再说铁毅一路兵,步骑千余,由一队骑兵,百余骑兵化装成马贩先行,后队慢慢跟上。至离城不远,大队匿伏林中。次晨,马贼果然出来劫掠,骑兵伪装的马贩掉头逃回。敌骑不知是计,鼓噪追来,待敌入伏。左右伏兵尽起,弓矢连射,长枪乱捅,铁毅亲带近200骑,堵敌退路,连射三箭,箭无虚发,敌骑应弦而倒。斩杀数十人,余者皆降。 铁毅在降兵中挑了十来个机灵的带着,让一部分装成被俘的客商,自己带百余骑乔装敌骑,后队隐蔽跟进。至晌午,到城门之下,守城的敌人正是午饭时间。用尖刀抵背,让降卒喊话,敌军中计开城,铁毅当先冲入,连斩数人,占据城门,后队三百余人跟进。守城门敌军有200余人,见我军势众,铁毅与典韦又凶猛异常,就纷纷败退。王飞、王雄带人抢上城头,用弓箭扼住城头。后队千余人,向城池快速移动。 敌军纠集近千人反扑,正好我军后队骑兵先冲入,迎头撞上,就是一通混战,马贼们单兵能力都很强,但显然对于战阵不熟,不知互相配合,不一会就开始落了下风。铁毅骑在马上,用弓箭说话,典韦冲进去,横冲直撞,不论人马,都难挡铁戟一击。铁毅见敌骑中有一人,指指点点,似是匪首,就一箭射去,正中面门,倒撞下马。敌军大乱,我军后队步兵,源源不断地开进,乘势追击。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我军夺了城池,杀敌五百,俘敌七百,余敌从西门败走。缴获敌军粮食辎重甚多。铁毅令王雄领一军,护送伤员,押送俘虏回关,调戍兵来加强防卫。王飞领步卒守住骆县城池,自领骑兵去与张辽主力会合。 至武城,田丰献计曰:“步度根部落,数万骑,必起大军前来报复。我军屯田,兵力分散,处处扼守,处处单薄。切不可全线防守,我军应该护住粮道,扼住险要,坚守疲敌,待敌疲惫,再以生力军反击,敌军必败。”铁毅答曰:“善!”令王雄、王飞、带兵两千,扼守骆县,令杨明、朱慈带兵三千守武成,令张燕、于毒带兵四千,守西北大寨。自己和张辽众将,带精锐五千,在浑河南岸扎营,策应武成和西北大寨。又调仓慈来主持屯田,辛毗负责接济各路粮草、军械。 铁毅一军地处要冲,为防线中央,为加强防卫,铁毅画出了三弓弩和投石车图纸,让郑浑督造。各寨加强防御工事,加紧补种秋粮。同时,要求郭缊增兵武州,威慑南匈奴部族,减轻自己侧翼防卫压力。苏双出使南匈奴部落,在偏关开互市。张世平出使幽州,借刘虞的声望安抚小种鲜卑,轲比能集团部落。 半月后,步度根亲带骑兵六万余,号称八万,向中心大寨扑来。铁毅召集所有将领校尉动员。因为铁毅现在手下,多是黄巾旧部,新附为久,又接连吃败仗,士气堪虑。 铁毅道:“尔等征战半生,流血断头,转战千里,为的什么?”众将校不语。 铁毅接着道:“起初的时候,你们是官逼民反,为了有一口饱饭,有田种,有衣穿。势力大时,想的是雄踞一方,挫败时想的是生存,活下去!我铁某不才,保一方平安,给你们正名,想给你们饭吃,想让你们有田耕,有衣穿,也想让你们建功立业,搏个封妻荫子!可定襄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们没地种,就要饿死。你们谁想,再过那种朝不保夕,颠沛流离、妻离子散,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众将校汹汹:“不想!” 铁毅道:“可这乱世,不拿起刀枪,就要被屠戮,就要像野狗一样,被赶的乱窜。我铁毅保证,此战击退强敌,所有的士兵都有地种,能吃饱穿暖,你们都有自己的土地!告诉你们的士兵,他们是为自己而战,为自由而战,为生存而战,为尊严而战!”群情激动,铁毅让众将校散去。 黄巾成分很杂,有些寒门世子,投入其中,但大多数都是农民,农民对于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再也没有土地可以激起他们的斗志了。众将校回去,各自鼓动,话糙理不糙,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相互之间都有共同语言,心里有相通之处。 校尉王二蛋,是个小年轻,粗人,回去对士兵说道:“铁定襄说了,打胜了人人有地种,有衣穿,立功了封赏土地,多好的事啊!胡人怎么了,不也是两肩膀扛一个脑袋,裆里也是两个蛋蛋,不信你砍一个摸摸。”众人哄笑。接着说道:“是爷们都有俩,谁比谁少,给丫养的拚了,死了两手一撒,什么都不管了,死不了,咱弟兄,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铁毅手下的军官也有有文化的,儒将,李豫,寒门士子出身。鼓动手下道:“我等本苟活于乱世,啸聚山林以保残躯,今铁定襄,许以地,让我等自养。胡虏来夺我地,戮我兄弟,抢我妻女,不予我等好日子,大丈夫当仗刀剑横行,小保家卫国,大开疆拓土,封妻荫子,博取功名富贵,岂可怯懦苟活,不死战不可以守土,不死战不可以保家,诸君以为然否!”众士卒高呼:“愿随校尉死战!”铁毅的许诺,众将校的鼓动,使黄巾降兵,士气大振。士气可用,众志成城。 铁毅军扼守,水浅能涉度的地方,坚守不出。敌军数次试探进攻,都被击退。游牧部落并不擅长攻坚战,十余天,未攻破一处营寨。铁毅军的营寨,建得非常有水平,营外挖有许多浅坑,碗口粗细,深有200毫米,这种坑,非常容易挖,但对于骑兵冲击影响非常大,马匹根本就跑不起来。在这宽约150步的浅坑区内侧,立有许多箭楼,弓箭看好能防护这个区域。箭楼前面,有一条宽约三米的深沟,沟底铺满尖桩,沟对面箭楼一侧沟边,也布满这样的尖桩,埋入地下有一尺,斜向上两尺,不宜折断。密布的尖桩间隙还放着鹿砦。在这个区域内,还有一种叫三弓弩的固定弩弓,射程可达500步,安置在土台上。步度根部落,猛攻三天,损失惨重。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