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43(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下令,部队边前进,边休整,不要停留。duoxiaoshuo.com迅速南下,攻取庐江南部各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铁毅以不足两万五千人马,半渡而击,大败纪灵。纪灵部损失惨重,败退过泄水。铁毅俘虏敌军万余人。雷薄部队,损失惨重,伤亡超过了三分之二。铁毅告诉雷薄,我说话算数,幸存的士兵,每人都有赏赐,你的部队,我也给你补。一万余降兵,补充进了雷薄的部队,雷薄部,立刻庞大了起来。士兵们升任伍长,什长,伍长,什长升都伯,百人将,不但人人升一级,还有升两级三级的。 铁毅鼓动降兵道:“你们投降了我,就是我的人马。你们享受的待遇,将和我的将士一样。但是你们得和他们一样,英勇作战。你们都是淮南人,袁术把淮南,糟蹋成什么样子了。饥荒时,你们谁家没有饿死人。你们为袁术在前方流血,家里人,他代你们照顾了吗?恐怕战死了,残废了,家人连抚恤都拿不到。这样的人,值得为它卖命吗!我铁毅担保,你们跟着我,消灭袁术,不想当兵的都能分到土地,回家过日子。想当兵就跟着我征讨天下,粮饷抚恤足额发放,立功了照样升官发财。现在,你们跟我一起渡河追赶纪灵!”三万多部队,渡河向东进发。 等到主力部队过了河,铁毅下令。辎重部队不过来了,毁坏掉了泄水上面所有的桥梁,凿沉了所有的船只,连部队带的锅都砸掉了。每人只带三天干粮。铁毅告诉部队,过了泄河,就不打算撤回来了。六安、合肥,粮食多的数不过来,攻下这两个地方,人人都有重赏。部队破釜沉舟,向六安挺进。纪灵部队,士气低落,也才三万多人,畏惧并州骑兵的威力,并不敢与铁毅野战。六安城小,粮少,就主动撤向合肥。铁毅道:“想跑,没那么容易,步兵后面跟进,骑兵跟我追。”纪灵军仓惶向合肥撤去,沿途到处都是丢弃的辎重,并州军下令,让后面辎重队来收。部队不能拣,违者军法从事,全力追击。纪灵部队,还未逃到合肥,我军骑兵,就又追上了,丧胆的纪灵军,又大败一场,被斩首三千余级,被俘万余人。逃到合肥七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人。铁毅下令,骑兵迂回,包围合肥。步兵来了,再攻城。这时,并州军越战越多,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 至此,袁术的十几万机动部队,被消灭了十万余人。东线刘备军又牵制了袁术军将近五万的部队,袁术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和机动兵力优势。被并州军和徐州军,残部七八万人,被分割压缩,孤立在九江郡东南的狭窄区域。 两军在战斗中,素质的差别,非常明显。袁术军人多,战斗力不强,部队容易溃散,一打败仗,就不容易收拢。部队机动力差,骑兵数量少。并州军,正好相反,部队基层军官,控制力强,基层建设好,士兵忠诚度高,作战勇敢。不容易打散。骑兵部队多,后勤和步兵部队机动,实现了车辆化,机动力强。快打败了慢,精打败了多。 铁毅取得优势之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开始巩固新占领的地区。铁毅将抓获的俘虏和俘虏,择精壮,编了两万屯军,其余的降兵编为民屯,开始在泄水、决水、灌水、施水、淝水五条河流流域屯田。边修整部队,边安置民众。 我军主力的到来,带来了大别山游击部队的大发展,这些部队的政工能力强于军事能力。很快在泚水以西的庐江郡的地盘,被我军巩固。南线由于袁术、刘勋不得人心,各县防御兵力过少,简直是望风而降。 对于铁毅军的顺利,催枯拉朽的进攻。刘备非常感叹!自己自占了东城,与袁绍大将陈纪,陈震、乐就等对峙。面对坚守不出的袁术军,苦无良策,再无寸进。两个月来,铁毅军歼灭袁术军十余万人,占据了整个庐江郡14县和九江郡南部四县。归附并州的有几十万人口,并州军从南下的七万人,壮大到十几万人。 刘备学习铁毅的战术,派关羽带五千轻骑,分兵袭取钟离成功,但兵力更加分散。袁术现在兵力缩成一团,更加难于对付。刘备直后悔,那时候,不分兵迅速攻取袁术兵力薄弱的九江南部各县。现在回旋余地小了,根本没有办法再实施了。刘备还是历史上的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强力支持前,还是苦苦支撑。也许老天认为,刘备的磨难还不够多。吕布果然反了,事情还是原于他那,爱饮酒,有喜欢酗酒后鞭挞士卒的三弟张飞。 这回鞭挞了吕布的老丈人,吕布得到徐州世族的支持,当夜就夺了下邳,酒醒了张飞单枪匹马的杀出了下邳,来见刘备。刘备见张飞,穿着睡衣,袍子也破了,跟光着膀子似的,还满身血迹。忙问:“三弟,怎么这步田地!”张飞羞愧的低下头,半晌不说话。刘备急了,又问:“怎么了,你到是说话啊?”张飞懊悔道:“大哥,下邳丢了!吕布这厮!”刘备仰天长叹道:“三弟啊三弟,你怎么!唉!”刘备不待张飞说完,就猜出,一定是吕布夺了下邳。连招呼都没有打,就调兵回徐州了。吕布鸠占鹊巢,夺了下邳,让刘备居于小沛,立刻主客异位。 再说铁毅,待其余各县平定,集合大军十万,留三万人监视合肥敌军近两万人。自引大军,向袁术盘踞的寿春,发起了最后的进攻。更让袁术雪上加霜的是,陈纪,陈震,李丰,乐就,先后反叛投降。 197年,袁术病死在寿春,纪灵在合肥自刎殉主。并州尽得扬州江北两郡。铁毅任命鲁肃为淮南大都督,横江将军,总督两郡。太史慈为步军都督,屯术长,挑选袁术降兵,组建了一支五万人的屯军,屯于合肥练兵。蒋钦、周泰,以原来横行水上的游击队,为基础,开始编练招募水军,暂定为五千人的编制。调来刘晔,按自己划的战船图形,在巢湖建立船厂,招募工匠,打造船只。拨调五千匹良马,命徐盛组建骑兵部队。袁术降将,尽皆任命。为了安抚,丢了地盘,栖身小沛的刘备。铁毅暗中支援刘备钱粮,战马,让刘备加紧招募军队,准备进攻吕布,并且告诉刘备,秋收以后,将出兵帮助刘备,夺回徐州。这期间,曹操也暗派使者,与刘备联系,暗结刘备,准备讨伐吕布。吕布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第二个人人喊打的袁术。 胸怀大志的刘备,表面上暂时臣服吕布,暗地里与并州和曹操都有勾结。为了进一步分化徐州势力,徐州士族,陈登父子,成了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刘备本来就没有很好的控制徐州,陶谦交给他的徐州,其实是个烂摊子。陶谦在世的时候,其实是两派势力,分庭抗礼。一派是以曹豹等丹阳集团,这一派掌握着徐州最精锐的丹阳兵,掌握着军队。另一派是以东海富商糜家、世族集团代表陈登父子,组成的世族豪门集团。陶谦一直搞平衡,平衡两派的势力,用这两派互相制约。最早的时候,丹阳集团占优,世族豪族集团被压制。豪族集团,为了制约丹阳集团,借丹阳集团,剿灭匪患不力,刘备兄弟又帮助了徐州,抵挡了曹操的进攻,就拉拢了刘备来压制丹阳集团。 刘备得到了世族豪族集团支持后,顺利接管了徐州,丹阳集团被进一步压制。可刘备并没有平衡好,世族和豪族集团内部的关系。东海糜家,由于与刘备联姻,在徐州取得了很高的地位,糜家代表了商人出身,地主阶级为主的豪族的利益。而本来世代为官的陈登父子,则代表了世族和一部分名士读书人的利益。本来据上的世族阶级,自然不甘心被豪族压制,将到手的利益,退让给豪族。所以陈登父子为首的世族集团,就和刘备貌合神离。 可刘备没有及时化解好这些潜藏的矛盾,还妇人之仁收留了豺狼吕布。最失势的丹阳集团的首领,曹豹等,就与吕布联姻,暗中支持吕布。这才有了刘备失去最宝贵的,第一次崛起的机会。刘备空有仁义之名,却自己不擅长内政,也没有这方面的高手。这种先天的不足,才致使了刘备前半生的颠簸流离。三国上历史上先后,占据徐州的刘备和吕布,都先后被世族集团出卖,内部不稳定,是败亡的主要原因。扯远了,请看下集。 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更多的书友喜欢,这本书虽然文笔生涩,但文化味道还重些。快餐文化不养人,不彰智。我知道大众口味,但我不想千篇一律。有些书真的和方便面一样无味,且没有营养,但还有那么多人追捧,让我很伤心。求求编辑同志了,在靠虑商业利益,和纯粹作文水平的时候,给另类的书一片蓝天。我不想当王朔,指点批评别人,也不想当大众网络文学的叛逆和批判者。还是百花齐放好些。 连更四章,泣求收藏,红花、点击、推荐、来者不拒。
正文 第64章 施仁政安抚淮南 得佳偶喜结良缘
更新时间:2008-02-24 18:30:31 本章字数:4581
铁毅平定淮南后,做了几件大事安抚淮南百姓。 第一件事,就是鼓励农业生产。没收了袁术,以及他的坚定追随者,在淮南的所有资产,不管动产、不动产全部没收,这笔钱并州政府不要,全部返还地方建设。将不动产的房屋租赁给商家,或者改成政府的办公机构,分给官员居住。将土地租给贫民耕种。 淮南农业开发,和人口分配并不均衡。比如九江人多,庐江人少,九江东北部人口密集,而南部人口相对稀少。而庐江是中部人最少,其次是彭泽地区。政府招募大量贫困人口,在巢湖附近,以及彭泽地区开垦荒地。这些地方,以往因为交通不便,容易发生水灾,再者盗匪横行,所以基本是荒凉的无人区。为了解决问题,配合移民屯田政策。政府首先,在这些地方驻军扎屯军,剿灭匪患;其次,修筑堤坝,开引水灌渠,清理疏通河道,增加库容;再次,要修建公路改善交通,加固城池、修建营寨,加强防御。只有这样才能,将盗匪横行,水患沼泽,人迹罕至的地方,开发成鱼米之乡。 第一项工作,耗时耗力耗物资,但这必须作。因为整个淮南的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流民太多,不解决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匀。谈不上长治久安。淮南将来肯定是个战场,得不到民心。来自于民众的战士,是不会卖命作战的,而并州军队,之所以横行天下的根本,就是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 铁毅不想靠暴力,来解决农业社会最尖锐的矛盾,土地问题。就只有用经济手段和政府调控来解决。现有已开发的土地,不够用,那只有加大土地的开发总量和田亩总数。光靠开发还不能解决,还要遏制土地兼并的速度,先减缓,再稳定,再逐步收回。 攻下一地,行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无主之地,和收缴的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国有土地所有权不能转让,出卖。只出租土地使用权。这是从源头上截流,土地交易总量将大量下降。再者,分封给新官僚世族的土地,降低世袭的拥有全权的土地奖赏标准,而以只有使用权的土地替代,减少新地主贵族产生的数量和影响。这不但节流,还逼迫他们加强自己子女的教育,和这些人对于作官的渴望。因为他们不能完全躺在自己父亲的功劳簿上,当官的父亲一死,只有使用权的土地将收回。其次就是按土地总量收税,取消人头税。规定收租标准,让地主阶级,不能将税收全部转嫁到贫雇农头上。 这一项,必须跟开垦荒地相接合。土地总量多了,安置的农业劳动力就多了。政府已经让了一成税收给私田的持有者。你再黑,私自加,政府的得税收标准,在那里摆着呢!你高我不给你种了,我去种官田,给政府打工。没得加,你再加没人跟你干。这样就限制了你剥夺剩余价值的比例,也就是把投资土地、投资农业,变成了低附加值的生意。打消很多人买农田的欲望,逼迫过着寄生虫生活的地主阶级,寻求新的增长点,那就是投资商业和出来做官,加大子女的教育投资。投资商业,利润最高的就是官商合办的专卖物资,想搞这个,你就的依附政府,和政府搞好关系,你就得在央行,抵押粮食和土地,政府也就能从经济上,控制你。这都变相的缓慢的削弱了世家豪族的潜在势力。 世家豪族,靠什么呼风唤雨,根本原因就是资源的掌握,和财富的掌握。政府要做最大的财东,才能从经济上制约世家豪族。荐官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这些官僚掌握了用人权,那好,我就开科举,和你争夺用人权。世家豪族,掌握了大多数教育资源,是因为有钱。好,你再有钱,没有政府有钱,我办义学,办官学,我给穷人提供教育资源。我完全靠经济打败你们。 第二件事,就是免税政策,我免你一年税收,把钱都留在这里发展。我不但不要你钱,还给你提供基础建设的资金,修公路,兴修水利,办义学,办孤儿院,养老院,开医馆。田园荒废,道路失修,水利设施不足和废弃,我以工代赈,只要干活,都能吃饱饭,没人跟你闹事。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力量来自于民众。 如果前两件事,都是安抚社会底层,社会大多数。安抚百姓。后两件事就是安抚中产阶级和世家豪族了。我请你们来参政,对于有真才实学的我给你安排个,官职,让你为政府做事,发你薪饷,给点奖励。对于一般的人,我也根据你的影响大小,给你个郡参事和县参事的空衔,名义上的吗!这也不是白给的,你们看,现在扬州遍地饥民,总的捐助一些,帮帮政府吧!都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