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53(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得异常孤立。jinchenghbgc.com这四县本来是前线,荆州驻有上万士兵,可这上万士兵的补给,靠的是从安陆和随州转运,运输线慢长,地形复杂。这两边一开战,翻了脸,那还有顾忌。游击队立刻就将粮道给卡断了,连通讯兵都过不去。荆州立刻就失去了与这四县的联系。我军游击队,还主动向江夏郡兵力空虚的地区进攻。 南阳郡,张绣原来控制的地区,并不得人心。地方豪族,很多都支持刘表,以前是有张绣大军压着,现在外有大军,徐晃部队又少,刘表大军一进攻。立刻就反了七八个县,我军只能控制粮道上的各县和宛城等中心地区。那边调防的张绣部队,本来就是预备队,南阳新定,基层建设还不牢固。当地几乎无兵可征,徐晃的万余人马。面对荆州的十五万大军和叛乱的豪族武装,随时都有被四面包围的可能。铁毅想都不想,就让贾诩和张绣,带着三万大军星夜兼程的往南阳赶。荆州的南阳地区和江夏地区,都乱成了一锅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进攻,又相互防御。我军游击部队的出击,使不明情况的荆州军,不知深浅,以为江夏东北四县已经丢了。我军部队开始进攻江夏,而江夏多是水军。并不擅长进入山区作战。刘表就不得以调回了江夏一万步军,加强侧翼的防护。有力配合了我军主力正面的防御。 我游击队的活动,还牵制了随州,章陵、襄乡、敌军的兵力,限制了他们的活动。保障了我军侧翼安全。西北游击队,面对作乱的地主武装,毫不手软,接连平定了西线析县、丹水、地主武装的叛乱,还一度攻入南乡,牵制了作乱地主武装的兵力。 如果,荆州的游击部队,还是配合闹得动静小。那在汉中边缘的游击队,就闹得大了,那关中平定的早,这些游击队得到的支援力度就大。所以发展的快,已经发展到7000多人的武装。这七千人,或许对于刘表的十五万大军,威胁不大,或者说,不敢正面威胁。但在地形复杂的汉中地区,面对张鲁的五万部队,威胁就大得多了。 以前的修路水平有限,从汉中进攻司州,就只有两条狭窄的山道可走。一条是出斜谷,破散关,攻下陈仓,取得立足点,再沿路攻击长安。历史上记载诸葛亮,五次伐魏,六出祁山,走的都是这条道。一条是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这条路是魏延多次建议,而诸葛亮至死都未采用的计策。历史学家评论,诸葛亮一生谨慎,如果采用魏延之计,搞不好就成功了。走过子午谷这条道路的,都知道这条路的艰险。以当时的运输能力来说,在如此险路,保障几万大军的物资供应是不可能的。 魏延当时也是主张两路齐出,以偏师轻兵突袭长安。走着条路想要成功,只有寄希望于对方无备。可张鲁兵力少,害怕出斜谷后,落在马、韩、联军后面,分不到什么好处。就命令其弟张卫和谋士阎圃,带精锐步兵一万人,从子午谷行,妄图偷袭长安。自引主力攻击散关。铁毅非常留意子午谷,这条直接能威胁到长安的险道。在夺取关中之后,就特意交待过钟繇要注意这个方向的防御。钟繇不但加固了散关方向的防御,还在子午谷险要之处,筑有新关,以防御汉中方向。新关有三千士兵防御,就这不放心的铁毅,还曾经指示过,南阳郡西北的游击武装,要偏重于向汉中地区的渗透,注意张鲁的势力。南阳西北游击部队,在这里有三千多兵力。 发现张鲁部队偷袭,一面派出小股部队,扮作山贼,袭扰张卫部队,影响其前进的速度;一面派人飞骑通知新关,加强防御。自己大队则暗中跟着张卫部队,寻找战机。新关守将是严明,是中央军校,培养的年轻军官。终日在这偏远地方,当戍军军官,同期毕业的进主力部队的同学,大多都升中郎将了,还有人已经升了卑将军,连偏将军都有。严明到现在还是个小小的校尉,没办法,自己成年捞不到仗打。在并州,想升迁,那军功是硬杠杠。 这严明也真有点背,本来毕业是成绩很好的,也肯下功夫。分配时,是军职比较高的,但这边一直没有打仗,新关还非常重要,不会轻易动军官。严明训练的部队,训练成绩总是关中戍军中的皎皎者,可没经过实战考验,没有战功,整支部队的军官都升迁慢。这回可逮着表现,证明自己和自己部队实力的机会了,那能放过! 严明立刻,就给游击校尉写信,让他放张鲁这一万部队进来,双方联合,争取全歼这支部队。那游击校尉,比严明小了几届,严明一直很照顾,关系挺好!一直小打小闹,这回可有人挑头,大干一场,心里那是求之不得,立刻表示愿意听从指挥。 严明立刻动员部队,和全城的丁壮,加固城防。给手下做动员令:“弟兄们,你们是关中戍军中,训练成绩最好的士兵,你们当中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我们这里,许多弟兄都到年限了,再不升迁,就该转预备役和退伍了。你们甘心回家,每天伺候泥巴吗!”底下士兵和军官,都从眼中表现出,不甘心,不服气。严明接着说道:“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张鲁军来犯,我们消灭他们,许多人的命运,就能由此改变。你们自己考虑吧!”全军都憋着一股劲。丁壮们也鼓动了起来。 张卫部队,就一路畅行的攻到了新关下。早已森严壁垒的严明部队,给与攻城的张卫部队,以迎头痛击。在两日的攻城战中,张卫部队损失惨重,三分之一的兵力损失。阎圃劝曰:“张将军,我军带的粮食不多,敌军早有防备。就是硬攻下来,我们也攻不到长安,在僵持下去无益!不如退兵吧!”张卫同意了,部队就在夜间悄悄撤离。 严明一直严密注意着张卫部队,得知敌军撤退,道:“想跑,没那么容易!”立刻就调集这两天一直没有舍得动用的1500精锐,远远的就跟了下去。张卫部队在城下丢下了2000多具尸体,带着千余伤兵,一路向汉中撤去。而归路上,葫芦口,我游击部队三千余人,早就布置好了埋伏,敌军进入葫芦口。游击校尉郑炎,下令:“给我打!”前后都落下巨石,堵塞了道路,两边山上矢石如雨,张卫军大乱。前后无路,张卫知道:“不突出去,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后面堵得较轻,就亲自带领士兵冒着矢石,搬运堵在后面的石块,拼死往后突。 这支部队是张鲁的精锐部队,这一拼命,游击部队还真挡不住。眼看就要突围而出,正在这时,严明的部队堵了上来。短兵相接的就厮杀了起来,张鲁军要拼死突围,求条生路。而严明的部队,力求全功,也寸步不退。一支部队被逼急了,表现出来的勇敢,并不奇怪。一支真正勇敢的部队,应该是在夺取胜利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的气概,那才是真正的勇敢。张鲁部队最终没有突围成功,张卫被杀,阎圃被俘,是全军尽没。 消灭这万余部队后,我军并没有收手。严明和郑炎挥军南下,攻下了子午道的起点石泉镇,切断了汉中郡的东西联系。这时,张鲁后方又传来,刘璋和并州联合,要乘机夺取汉中的消息。收到信的张鲁,再也不敢进攻并州,全军火速回援,一部分部队开始增强对于刘璋的防御,调集主力部队,前来争夺石泉镇,恢复汉中的南北联系。我军为了大局,火速撤退,严明部队,继续扼守新关,而游击部队主力,则东进进入南阳郡活动。
正文 第77章 邺都城霹雳弹逞威 徐文乡火烧战舰
更新时间:2008-03-07 22:05:48 本章字数:2969
那袁绍,知道又有这么多路诸侯攻击并州,就不再耽心并州有多少兵力,可以有能力反击。就加紧攻城,每天都损失四五千兵力也不再吝惜,因为他知道,并州抽调不出多少兵力来解围。接连几天猛攻,袁绍虽然又损失了两三万兵力,可邺都守军也伤亡惨重,前后损失了一万余部队。田丰谓高顺曰:“将军,再这样拼下去,我军就抵不住了,现在不是保存实力的时候了。已经十余天了,主公那边肯定是出问题了。我们现在,应该拿出最犀利的武器,尽量减少伤亡,拖延时间。等到主公的大军来援,才能有机会实现中心开花的策略。” 高顺点头同意,下令将霹雳弹调出,配备投石车部队。袁绍部队还如一往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进攻。一次性的投入了两万余人的部队,四面强攻。等待袁军士兵的是,冷兵器时代,最恐怖的武器,霹雳弹。霹雳弹,其实就是铁雷,是铸造的西瓜装薄铁壳,里面装上改良的黑火药,以及铁钉,铁蒺藜;再装上延时的火绳。火绳是根据时间,计算好长度的。这边点燃,用投石车掷出去。这东西威力巨大,操作得当,就给小炮似的。因为以当时的工艺,制造并不容易,所以,总的数量就不多,高顺就一直没有舍得用。再者,这种武器对于投石车的操作手,有很高的要求,搞不好,就炸住了自己。还有雨天和过于潮湿时,会有很多臭弹。 今天看好烈日炎炎,正是使用的好机会。当第一批霹雳弹百余颗投出去后,袁军士兵,还以为,只要不直接命中,就没有杀伤力。这让袁军部队,吃了大亏。霹雳弹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成千上万的高速弹片,在几十米方圆内,动能巨大。什么铠甲、盾牌,就跟纸糊的一样,毫无用处。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形成气浪,把附近的袁军士兵,扔出去十几米远,有的士兵没有被弹片击中,却被巨大的冲击波,活活震死。更有甚得个别霹雳弹,未落地,在空中就爆炸,那杀伤力更加可怕,覆盖面更广。对于爆炸物,袁军士兵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经验,不知道卧倒,不知道疏散队形,更增加了伤亡。三批,仅仅三批,三百多颗,前后不到三分钟,就造成了成密集攻击队形的袁军士兵,几千人的伤亡。袁军攻城部队立刻溃散,被恐怖武器吓坏了的袁军士兵,自相践踏,军官根本约束不住。撤退过程中,也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古时候,人比较迷信,没有相关的知识,不少袁军士兵,逃回去后。就传播谣言,并州军,有天神相助,今天攻城,被雷劈死了几千人。这种心理上的震慑,给与袁军的伤害,远远大于今天伤亡的这几千人。袁绍命令军官,将散布谣言的士兵斩首,但恐惧已经埋在了所有袁军士兵的心中。 为了让士兵们克服恐惧心理,袁绍重新调集了两万人马,再次攻城。这次出动的袁绍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大戟士部队,属于冀州最精锐的步兵。两万人,从四面呼啸而来。霹雳弹虽然威力巨大,但并州守军手中的库存并不多,只有一千五百余颗。不到危机时刻,高顺是舍不得用的。可高顺,见这次袁绍拼血本了,将自己最精锐的三万重甲步兵,一次性投入了两万人。仗打到这个份上,是正要劲的时候,亏得今天天气干燥,不用白不用。立刻下令,准备六百颗,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这次要彻底炸残袁绍的精锐部队。 六百颗霹雳弹,扑天盖地的就扔了出去。爆炸声,袁军士兵的哀号声,传遍邺都城下。剧烈的多次爆炸,使邺都四周,都隐没在硝烟之中。城下到处都是袁军士兵的尸体,以及断臂残肢。这次攻城,又以袁军惨败而告终,袁军和我军的伤亡比,几乎达到了1:10,这个可怕的比例。当天袁军士兵伤亡一万余人,连袁绍也害怕了。这么拼下去,就算攻下邺都,自己的精锐部队,也将损失光了,那是得不偿失啊!于是,袁军彻底打消了,迅速攻下邺都的念头,开始准备长期围困。 扬州,皖县。孙策的水师部队赶了上来,太史慈退向皖县。江东水师的战船,将小小的皖水都塞满了。孙策下令,黄盖带伍千水师,开到皖县城下,两面的河流上,用船载的三弓弩,和巨型弓弩,掩护步军攻城。皖县城池并不牢固,敌军又是我军的好几倍,皖县立刻陷入了危机。江东军全面占据了上风,就在孙策认为可以,全歼并州这支断后的偏师时。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急转直下。 改变战局的这个人,就是徐盛、徐文乡,和他带领的五百敢死队。黄盖正在指挥水师战舰上的弓弩,向皖县城头射击。突然见皖水上游,顺水高速冲下50余条赤马舟和斥侯艇。黄盖笑了:“这就是并州水师!”下令:“楼船和斗舰让出位置,蒙冲和突冒迎战!” 东汉战船已经分类很细了。大型楼船是水军主帅乘坐的指挥船;运送士兵率先登陆抢战滩头阵地的船称“先登”,就是现代的登陆艇和登陆舰;船体狭长、专门用来冲击敌方船队的战船称“艨冲”;侦察敌情的船称“斥候”;轻型快速的船称“赤马舟”;防御设备比较好的船称“舰”;小型战船称“艇”;比楼船稍小的船称“斗舰”;四周有女墙防护、桨手多、航速快的船称“走舸”;装有冲角、用以撞击敌船的船称“突冒”等。 江东水师各类舰船齐全,怎能看的起,这区区几十艘小家伙。由于皖水河道狭窄,江东的船大,所以列阵、变阵,极为困难。江东的船又是逆水行舟,所以,我军的小型船艇,很快就靠了上来。指挥这支船队的正是徐盛,由于我军水师的好船,全部优先装备巢湖水师。铁毅不想让依然弱小的我军水师,过早的在长江上,直面江东水师和荆州水师。所以在彭泽地区,只装备了用于打击水匪的小型船只。集结在皖县的我军水师,就这五百余人和五十余条小船。可这支水师是拼着全军覆灭,也要来捋捋江东水师的虎须的。离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