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58(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郸染病 高敬志朝歌被围
更新时间:2008-05-03 21:59:09 本章字数:3064
袁绍在卫队的卫护下,仓皇的撤退到了邯郸,看到收拢的不足七万溃卒,袁绍大哭了了起来。laokanshu.com想当初,自己出兵誓师时,那浩荡的场面,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落得如此下场。5万骑兵,现在折损的不到两万人,精锐的5万重甲步兵,十分折损了八分。自和铁毅开战以来,先后折了颜良、文丑、淳于琼等大将三人,将领十余位。兵力总数也发生巨大的逆转,本来袁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以四十万对二十万,现在袁军兵力锐减了十几万。首战,颜良、文丑先后战死,损失骑兵一万余人,在攻城战中损失了七八万兵力,这次大败,部队溃散,只收拢了步骑六万余人,伤员、辎重、行动迟缓的重甲步兵,几乎全部丢给了铁毅。兵力损失超过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可铁毅军经过了总动员后,现在光冀州战场上,就先后投入了十五万人。 更关键的是,双方在战略态势上发生了彻底的逆转,袁绍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干净。由战略进攻,在失去几乎所有机动部队后,不得不采取了战略防御。双方部队之间装备水平和兵员素质的差别更大了。并州军队,由于采用预备役制度,后备兵员比袁绍军的后备兵员,要素质高的多。双方部队本来装备水平就相差很大,现在更明显了。袁绍的五万骑兵,损失了3万余人,袁绍的五万重甲步兵,损失四万人靠上。袁绍的十三万精锐,现在损失玖万余人。就以现在的残兵来说,武器都做不到人手一支,弓弩严重匮乏,盔甲更是短缺。二十余万兵力,现在分驻青、冀、两州,高览部七万大军,被分割包围。张郃部队五万人被钳制在冀州北方,其余五六万部队,分驻各地,袁绍部队四面受敌。 青州部队,不能再调了,因为曹军的主动收缩,青州暴露在刘备部队的直接攻击之下。北面,并州张辽部队,由刚出战时的五万人,在先后收降刘和部队,收编公孙瓒部队,和得到铁猛1万骑兵的增援后,兵力现在已经九万余人,号称十万,面对张郃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张辽派铁猛不断南下,袭绕袁军的冀州后方,张郃不但要阻挡张辽主力南下,还要防备侧翼,根本就动弹不得。气愤、抑郁的袁绍,很快就病倒了。 这边不理袁绍,再说那边,并州军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大破袁军,前后斩杀袁军6万余人,俘敌6万。铁毅中央军校的政工人员对战俘进行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愿意参加并州军队的择优录取,不愿意的发路费回家,无家可归的,并州安排临时工作,自给自食。百分之40的人坚决要求回家。并州果如前沿,发前回家。有百分之20的人不愿再当兵,也无家可归,并州给安置工作。剩下40%的原意当兵,并州择优录取了一万人,其余的都安置新的地方屯田。新兵被打散编入了戍军部队。 这边搞安置工作,那边,我军在火炮的威力之下,连下魏郡、内黄、繁阳,三县,并且和赵云部取得的联系,步骑三万,气势汹汹的扑向黎阳,黎阳如果攻陷,就彻底断了高览部的后路,高览部如果被围,覆灭只是早晚的事。袁绍的命令,此时才传到了高览这里,让高览放弃朝歌,主力后撤到斥丘、魏县一带与主力靠拢,保护邯郸侧翼,也是想保存一点实力,缓缓劲。可刚准备打点行装的高览部探马,报来的是接连的噩耗,魏郡失陷,内黄失陷,繁阳失陷。前后不到两天时间,时间,要命的时间。袁绍不是败而不乱的人,等他反应过来,保高览那7万人时。我军攻占魏郡的战斗已经打响,另外两路抢夺内黄和繁阳的部队,已经出发一天了。并州军全是车载步兵,每小时最快能行进15公里,强行军每天能运动180公里,要不是冀州道路不怎么样,一天400华里是不成问题的。等袁绍的消息到时,我军已经开始进攻内黄,快到繁阳了。 高览知道势态严重,下令全军,抛弃辎重,只带5天口粮,全军快速向黎阳转进,又命令黎阳的五千部队坚守,联系袁绍,派兵增援阴安接应撤退。可来不及了,我军步骑两万已经逼近了黎阳。赵云已经接管了部队,而且和我军河内部队取得了联系,与朝歌方向正面对持的五万部队,也开始咬了上来。 用不足十万人去围柒万人,还要阻止袁军青州方向和冀州方向可能的增援,还要力争全歼这股袁军,可并不时间容易的事情。铁毅,和智囊团商议之后,做出了这样的部署。令高顺统一指挥对于袁军可接应的阻援兵团,防御的重心,放在邺都和魏郡,邺都仍然是防御的重点,邺都原来部队,伤亡惨重,有齐装满员的五万人,现在锐减到2万5000人左右,其中,还有2000多重伤员,至于轻伤的更是高达70%以上,邺都是关键点,也是并州的前沿中心基地,粮草大部屯于此,因此高顺的部队,是不能再动的。不但不能动还要加强,铁毅又给高顺,留下了30门大炮,火器营一部,还留下了3000新投诚的士兵,加强防御,当然是不发武器的,他们的任务是后勤,搬运守城物资和干些杂活。在魏郡放上了3000人马,其中1000人是投诚士兵,在内黄和繁阳也是同样布置。另外留下了所有的轻骑,作为机动增援力量,放在了邺都,归高顺统一指挥。这样就分出了38000多人的可战之兵。 铁毅亲率攻击兵团,人数和战力都是有限的,光轻骑和火器营和步兵就分出来了了11000多人,加上战损,原来的的三万大军还不足18000人,虽然补充了4000降兵,但袁绍的部队,由于装备和训练程度太低,战斗力连我们的预备役都不如。而且根本没有经过步炮协同进攻训练。亏得赵云的5000骑兵,要不是指望这点兵力,这点部队,击溃高览部队或许有能力,想全歼,是门都没有。 铁毅为了争取时间,下令,赵云领骑兵大队,去前面迎击高览部队,不要大战,只需要拖住,等步兵拿下了黎阳,汇合主力了,再开始决战。赵云领命率军,就赶了过去。高览的部队布置是蛇头、虎腰、牛尾巴,后队变前队,在黎阳摆开了5000人,作为撤退中途的立足点。在荡阴摆了三千人,作为前队的右翼屏障。后面主动放弃了卫水防线,1万大军后缩到朝歌,仅有5000骑兵,也放到了朝歌,作为牵制我军追击的主力。中间才是主力5万余人。为了保护逃跑的要点,高览下令主动放弃荡阴,命令荡阴的部队靠向黎阳。 赵云的骑兵部队其实已经从两个城池之间穿插了过来,这时得到了情报,荡阴的部队已经主动放弃了荡阴,向黎阳靠拢了。徐庶立刻献计,调重骑兵,先消灭这股敌人,让轻骑先去袭扰高览主力,要不后面的步兵部队压力太大了。赵云当即把重骑兵交给了徐庶指挥,就倒了回去。这边徐庶就追堵荡阴的部队去了。 赵云部队,就迎面撞上了高览的部队的先锋,赵云打得很聪明,对这前面的先锋部队,打了个冲锋,就撤退了。还烧掉了高览部队刚刚搭好的浮桥,炸毁了淇水上方圆20里所有的桥梁,搜缴了北岸所有的渡船。这就迫使了高览部队,只能找水浅处涉渡了。因为在渡船不够,又没有桥梁,对岸又是机动能力很强的骑兵,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强渡。 先是徐庶部队,突袭了荡阴转进的3000步兵,斩杀1000余,俘虏1000余,紧接着就是黎阳陷落,五千人面对万余人的攻击,应该能挡几天的,可面对我军的火器,黎阳的城墙显得不堪一击,不到半个小时,就被轰塌了一面,北面城墙上的千余袁军士兵,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埋到了倒塌的城墙下。我军重甲步兵在火器弓箭的掩护下,就冲了上去,歼敌两千,赴敌两千。这时徐庶军把荡阴部队的俘虏也送到了。铁毅留下了三千部队,看押着俘虏,开始组织黎阳的防御。调林虑的部队接管荡阴,调黄河水师,封锁黄河水道,也随时支援黎阳和濮阳。自带部队追骑兵去了。随着重甲骑兵的到来,黎阳陷落的消息到来,高览绝望了,紧接着是我军阻援骑兵,伏击魏县接应敌军大胜的消息。 高览又军粮将近,高览立刻就退向了朝歌,正中铁毅下怀。铁毅命令,河内部队,也全听赵云调遣,就把高览的六万部队围在朝歌。赵云就指挥所部5000骑兵,和河内追击过来的部队把高览、高敬志,给围在了朝歌。朝歌被包围在我纵深之中。
正文 第85章 荀公达一气本初 邯郸城再败袁绍
更新时间:2008-05-04 19:47:37 本章字数:2484
完成了对于高览部的包围,铁毅再次调集主力,准备继续加强对于袁绍的进攻。荀攸在部队整顿休整的短暂时间内,献计,道:“主公,休整当中,也不能让袁绍好受,袁绍后继无人,气性大,气量偏狭,我们要气气他,让他病好不了那么快!”铁毅笑道:“对,趁他病,要他命!勿做妇人之仁,也勿需沽名钓誉!”荀攸道:“上次供献邺都,捕获了袁绍的后妻刘氏和袁绍的幼子袁尚,这后妻刘氏和幼子袁尚,非常得到袁绍的宠爱,袁绍早有废长立幼之心。因此,袁绍把长子袁谭派到青州当刺史。袁谭在青州已经有了几年的经营,有些潜在势力,青州现在是袁绍的后方。我们与其替她养着妻儿,还不如送还给他,袁绍沉湎酒色,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按照袁绍的性格,幼子回来了,必然会废长立幼,袁绍要是一死!”铁毅笑着点点头,心里已经明白,历史上袁绍就是这么干的,导致袁谭和袁尚兄弟相争,让曹操最少早统一北方三年。 荀攸接着道:“当然不能白给,附带还要气气他!”说完附在铁毅耳边,有低语了几句,铁毅大笑。三天后,袁尚母子被送回了邯郸,给袁绍带了一封信。袁绍看后,大骂铁毅,道:“庶子铁毅,如此欺我!”然后病情加重,不能理事了。原来,铁毅在信中讲道:“本初,你空有雄兵40万,却连家人都保护不好,我铁毅念在以前的情分上,把你的家人还与你,你可要看好了,再被我抓住,我可不会再免费还你了!”把袁绍气坏了,大骂铁毅背信弃义,不宣而战,一副小人得志嘴脸,又回想起连番的失败。幽州,自己耗尽了公孙瓒的力量,让铁毅拣了个大便宜,这次又损兵折将,一幕幕在眼前飘过。袁绍气量有小,当即心中郁结更重,病逝自然就见重了。 铁毅部队休整了十天后,铁毅下令,整队进攻,向邯郸前进。把降兵打散,分置各地守城,抽调步兵两万人,骑兵一万人,浩荡向邯郸开进。这么少的部队,去硬碰袁军主力,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主张先消灭高览部队的,意思是等消化了再进攻。有主张先用骑兵抢掠,再攻击袁军防守薄弱的周边城池,消弱袁军再决战的,有主张再调兵进攻的。铁毅均为采纳,只有田丰和荀攸支持铁毅现在就进攻邯郸。 田丰和荀攸逐条的批驳了其它意见,分析了两军的优略利弊。田丰说:“从大局来说,现在我军整体上是四面开战,国家再强盛,粮草再多,都有入不敷出的顾虑,这是我军要尽快战胜袁军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现在长安方面,马韩联军已生退意,南阳战场陷入焦灼,与曹军的战斗也陷入对峙,扬州战场还局势不明朗,我们急需要击败袁绍主力,鼓舞我方士气,打击联军士气。如果我军能尽快击溃袁军主力,观望的马韩联军,很可能就会退兵,抽出兵力,就能收拾掉心腹大患曹操。刘景升很有可能与我军和谈,困在朝歌的高览部队,也可能在失去希望后,不战而降。这是最快消弱联军的方法。第三我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袁军接连失败,士气低落,不趁机进攻,早日瓦解袁军。难道等袁军恢复过来再打。” 荀攸接着说道:“其它的几个想法,我们都考虑过,认为不可取。消灭高览部队,消化了再调过头打袁军主力,那是本末倒置,高览部队,现在已是瓮中之鳖,深陷重围,只要断了他的救兵,那投降是早晚的事情。援军那里来呢!只有邯郸的袁军有这个能力,当然应该擒贼擒王,只要再大败一次袁绍,冀州可定。至于分兵去打那些小城,根本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袁绍还控制着整个青州和冀州的大半,恢复过来是很快的,我们攻占的城池越多,兵力就越分散,力量就更弱小,只要击溃袁绍主力,这些小城不战而降的可能性都非常大。调兵时间上来不及,也没有多少兵好调。” 田丰道:“邯郸袁军貌似强大,其实非常弱小,要比高览部队,好啃的多。邯郸袁军,号称十万,真实地战斗力其实怎样,大家应该心里清楚。根据我军前几次战斗后的统计,袁绍收拢过的残兵,不会超过7万。其余的都是袁绍这几天抓的民夫。这七万人的战斗力如何呢!我们历年的情报显示,袁军号称四十万,其实能称得上精锐的也就三支部队。原来趨义率领的先登军,可以称之为河北精锐,自袁绍诱杀趨义以后,这支鼎盛时,号称万人的部队,现在死的死,散的散,降的降,已经不存在了。张郃统领的大戟士部队,现在在冀北,被我张将军牵制的不能动弹。高览的健锐营,现在被围住了。袁军的精锐现在还有什么?至于颜良、文丑都是一勇之夫,能带出什么样的部队,只是装备比普通袁军好一些,袁军的重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