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68(1/1)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dykanshu.com殊不知,就是通过他们,完成了当地的渗透。龙腾商社,悄悄走私盐铁、马匹、粮食、等战略物资,向当地倾销瓷器、酒、奢侈品,大量的战略物资,通过海路,慢慢的向大晋流动,黄金、白银、在慢慢外流。在当地开始流行大晋的奢侈品。而大晋的先进技术,是不会转让出卖的。龙腾商社,搜集各种情报,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道路、兵力部署、以及官员情况,都在不知不觉中传道了大晋的决策机构。
正文 第104章 南征准备
更新时间:2008-06-07 20:45:46 本章字数:1650
为了明年南征的时候,不再出现,征伐袁绍时候,出现的四面楚歌的状况,大晋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 在政治上,铁毅强化了对于潜在敌人的分化和瓦解,比如北方的鲜卑、乌桓、夫余、高句丽、沮等各少数民族,大晋采取了分化和互相牵制的做法,把大小几十个部落,分成三个等级,分为威胁,潜在威胁,一般,友好和同盟五个等级,来区分。 对于直接和大晋发生过战争,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慕容部和独孤部,就属于这种等级的,并列为明确的威胁,对于这个等级,大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用了孤立的政策。不予该部落贸易,经济封锁,扶植他们的敌人。 对于较强大的,轲比能部,乌桓、夫余、高句丽、沮等化分为潜在威胁和一般两种等级,对于这些可能成为潜在的敌人,采用政治上,经济上拉拢的政策,与他们拉近关系,卖给无关紧要的,双方互惠的进行贸易,但是有数量限制,技术限制的。逐步,从经济上融合,文化上渗透,军事上防范。 对于辽西鲜卑、辽东鲜卑、弥加、阙机、素利、宇文、柯最、阙居、段部、以及西部的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部族,较有潜力的友好部族,就划分为最后两等,根据友好程度,给与更大的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扶植,对于友好程度高,文化、经济融合好的较小民族,还在军事上给与扶植。 铁毅对这些异族,采取扶植弱小,给与帮助,以使他们不被吞掉,或成为附庸。对于可以争取,对大晋敌意不重,采取改善关系,减低敌意。对于有野心,想扩张的。充满敌意的,给与封锁与压制。总之,八个字,平衡,秩序,分化,遏制,就能总结。 对于这些崇尚武力的民族,文化上、习俗上,有很大不同,想融合不容易。在军事上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大晋采取移民政策,在塞北、和河北,组织了75万人,屯垦戍边,组建了25万民兵,还驻扎了7万正规军,进行防范。 对于陇右道,则采取了互相制衡的政策,来巩固西线。整个陇右,有仓慈的一万治安军,平时维持治安,战时作为平衡力量。对于马超,则采取既防又用的态度,将他的部队调到武威西部和张掖,即防他复判,又利用他来制衡西域异族。对于韩遂,也让他的部队,驻扎在要点之外的边境地区,即用又防。在他们的后方,关内,只保留了两万正规军队,但在关内,有大量的民兵和预备役,将近15万人,随时可以征召。部队的给养都掌握在仓慈和钟繇手里,敢反,立刻断奶。 对于二袁,则采取了以袁制袁的方法,将高览部调到河间盯着袁尚,将张郃部调到平原,制衡袁谭。不用担心,这两个人,长期受到袁尚手下韩荣势力军阀的压制,和袁谭手下亲信的压制,积怨甚深,现在又强弱异势,互相不服。 真正大晋军队布置得重点在南阳郡,淮南和陈留,对于刘表,曹操和刘备,那就是表面友好,悄悄渗透。这三个人在领地内还是很有威望的,而且民生还搞得不错,而且这三个人手下还是能人不少的,搞得太急了,那就是直接开战。就是张鲁那里也不好搞,因为张鲁搞了一个五斗米教,政教合一,想和平演变也不容易。那就远交近攻,和蜀郡的刘焉搞好关系,要刘焉牵制张鲁。 为了进攻江东,铁毅暗中支持严白虎,在江东建立情报网,暗中联络反对孙策的势力。在经济上,铁毅动用黄金储备,大量收购粮食,采购军备。由于大晋采用银行制度,大量的民间资产被吸纳,靠政府信用,将这些财力用于发展军备。政府发建设国债和军备国债,向民间吸纳财力。不少富豪和世族大家,将钱放贷给政府,政府付给利息。这些钱,都被用于基础建设和军备建设。 在军事上,新军和水师,得到了政策性拨款比较大,发展飞快,而民兵成为了不发钱的军队,预备役成了少发钱隐性军队。正规军的人数减少,都使得大晋的军备财政,更合理高效。 明年,铁毅安排的是在淮南的左右龙骧军京戍,这样,就可以不在调到京城,而直接参与对江东的进攻,而新军则火器部队,则直接南下,东进与水师合练。到时,铁毅将直接带领八万精锐南下,然后再征集十万预备役军队,而其他方向的12万精锐和将不会离开防地,20万预备役将成为他们的后备兵力。
正文 第105章 舰队南下
更新时间:2008-06-08 17:37:41 本章字数:1618
公元200年春节过后,周泰率领北洋水师出发了,共有战船100余艘和运输船三百余艘。除了老式战船,80余艘,还有十几艘新式战船。这十几艘新式战船,战力强大,前主炮三座,口径有150毫米,射程有两公里,后主炮两座,口径有100毫米,射程有1.5公里。船舷火力更强大,左右各有十门80毫米口径火炮,射程有1公里。船头和船尾的主炮和尾炮,交错布置,装在有锁定装置可以旋转的地盘上,射界极为灵活,可以左右前三面射击。 战舰分四层,前中部有指挥台,指挥员可以在上面指挥,上面还可以布置抬枪、火铳、和弓弩手。主桅设在中后部,前甲板和后甲板各有副桅两座,五桅帆船,在当时,如果风力和风向合适的时候,是非常快的。上层甲板,因为桅杆和主、尾炮,排的比较满,在指挥台下层,配置弓弩手和火铳,再下面一层,是舷侧炮位,也可以布置火铳,再下面一层,是动力舱和居住室,舷侧,各装了五个巨大的水轮,船舱内部的水轮要比外部的水轮大两倍,通过转动内部的水轮,来带动舷侧的水轮,在没有风力的时候,每个水轮会有20名水兵轮流操作。拉着扶杠,向下踩就对了。动力舱和底舱是通的,底舱是作为仓库来使用的。 每艘船有炮手150名,水兵300名,还可以搭乘抬枪50抬,火铳300根,以及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光着12艘战舰,就能搭上六千名士兵。这次南下,周泰不但带足了5000水师士兵,还搭乘了3000名骑兵和7000名步兵,另外还有5000名水手。满载着弹药、粮食和淡水,船行到利津口,本来消耗不多的食物和淡水坐了第一次补充,为了进攻的隐蔽性,北洋水师都脱离海岸线视力范围之外行驶。 船行到庙岛列岛,周泰下令,清剿各岛上的海匪,做为北洋水师的首次练兵,舰队一字排开,开始了射击训练,这一带海匪的巢穴,都是事先侦察好的。因为,大晋想通过沿海,来渗透青州和徐州的地盘,这些海匪对于航路上的商船威胁都非常大,特别是当时的庙岛列岛上,还盘踞着倭人海匪,经常抢掠我国沿海。 这可不是我编出来的,每当我国内乱的时候,日本人就会袭扰我国沿海。史书上有记载,东汉末年,日本流寇确实袭扰过我国辽东和山东地区。唐朝末期,宋朝、明代,都有记载。铁毅对于倭人的仇恨,要比当时的人重的多,因为后世这个种族,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是巨大的。周泰临行前,铁毅交待,要他沿途上,要消灭庙岛列岛上和沿途岛屿上的海匪,来保证海路的安全。 这些情报,有的是情报人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铁毅说,海匪分为三类,一种是良心并未彻底泯灭,是实在活不下去才挺而走险的,这类海匪,要轰几炮示威,然后登陆围剿,能收为己用就用,因为这些人,非常熟悉海洋,这是组建海军需要的人才。一种是心狠手辣的海匪,要狠狠打,一定要想办法诛杀恶惯满盈的海匪,其余的也能收为己用。对于倭匪,则一定要斩进杀绝,不留活口,不必分良莠,用炮给我使劲轰,因为这些人都是畜牲,不必为他们牺牲士兵的性命。 实战演练,让许多没有见过血的水师士兵们,练练手,让炮兵也练练准头。随着一个个岛屿的清剿,炮是越打越准了,水兵们都熟练了,先用船队分头保卫,然后开炮进攻,紧接着是登陆清剿,一个不放过,全抓起来再说,看见倭人打扮的,只管杀就是了。船载的步兵,也急了,也加入战斗,抢滩登陆,练得倍熟。面对火力强大,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兵力众多的大晋水师,海匪们死的死,降的降,散的散,第一次清剿异常顺利。因为东汉乱了十几年,也就十几年没有人清剿过他们。海匪都被大晋水师,强大的火力打傻了。仅仅一周,庙岛列岛上的海匪,就被清剿的销声匿迹,消灭倭寇,三千多人,消灭大小海匪十几股,杀敌上千,俄俘虏两千余。这两千多海匪都被押在船上,带着一路向南。 清剿完庙岛列岛,船又向南而去,一路上葱翠岛、刘公岛、鸡鸣岛,成山角,吴山岛,郁洲山、东西连岛、连个沙洲都不放过,舰队一路扫荡到了长江口,在海安,经过补给之后,直接攻击占领了长江口的崇明岛。 周泰下令,在岛上建寨,修整,等待主力消息,准备登陆吴郡。
正文 第106章 南征
更新时间:2008-06-08 17:39:00 本章字数:2205
公元200年四月,孙策没有逃脱历史的宿命。史书上郭嘉曾有一段评价孙策的话:“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对于孙策的宿命,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孙策能够横行江东,诛杀英雄豪杰无数,是因为能得效死力,可是孙策这个人非常骄傲,好轻车简从,很不注意自己安全。早晚为刺客所乘。 一统二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又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 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江表传》记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这个许贡生前养了许多门客,其中有不少死士。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中箭,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孙策又对孙权交待:“我死后,短期内你要密不发丧,特别要防备大晋,铁毅取年号为一统,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大晋太强大了,难以单独抗衡,你要放下恩怨,联合刘表和刘璋,或许能保住半壁江山。内事不决,你要问张昭,外事不决,你要问周瑜!”立刻派人去招柴桑的周瑜。当天夜里,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这个消息,早就留意的铁毅,怎能漏过这个消息。本来铁毅就按照历史的脉络,来发展,要不是为了这个机会,铁毅根本不会放过二袁和曹操,按他除恶务尽的个性。从去年开始,铁毅就开始做进攻江东的准备。此时的铁毅,已经到了居巢。四万新军,八万精锐,铁毅已经分批带到了淮南。铁毅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假如孙策没有逃脱历史宿命,那铁毅就在四月发兵,凭借九万多精锐,趁乱拿下江东。假如,孙策不死,那就等夏收之后,再动员10万预备役,强攻江东。 得到消息,铁毅立刻发动动员令。命令全军从枞阳水域强渡,抢占要点,强渡长江。命令周泰部队封锁长江口,在吴郡登陆,牵制江东京城的兵力。为什么要从枞阳水域强渡呢?这里面有选择的学问。 江东正规军,共有水师和步骑17万余人,分成了四个重兵集团。 在吴郡,驻着江东最大的兵力集团,因为江东的统治中心在京口,也就是现在的镇江附近。孙策征讨江东,最先在江东立足的地方,就是丹阳郡的曲阿,孙策的父亲孙坚就葬在曲阿。因为那时,孙策的舅舅吴景就是丹阳太守、堂兄孙贲是丹阳尉。后来,孙策打下了吴郡,就将都城设在了京口。这个地方好,当时扬州六郡,江东这边人口最密集,最富庶的两个郡就是丹阳和吴郡。而京口就在这两个郡的交界之处。江东现在的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