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品味三国 > 分章完结阅读79

分章完结阅读79(1/1)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无战心,弹尽粮绝的张鲁投降了。bookzun.com张鲁一降,余部先后接受招安,我军彻底控制了汉中。张鲁和降兵,被调往南阳地区,接受精简整编。我军的后续的粮草就跟了上来,赈济灾民,组织恢复生产。汉中一地,除死于战乱和饥荒的七八万人口,22万余百姓,从此归属大晋。我军当即开始兴修两条道路,一路从陈仓,经斜谷到南郑,一路从南阳,沿汉水到南郑。南郑成为了将来进军西川,和安抚诸羌的前进基地。我军伤亡不足五千人,就彻底占领了南郑。 西南大捷,在河北边境,我军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因为大旱,一些较小的部族,分不到足够的草场,为了生存,开始离开河北边境,向辽河流域西迁。我军采取,军事上的震慑,和有代价的赈济和贸易。在军事上,我军迅速向边境增加了五万精锐骑兵,和三万精锐步兵,还组织了近十万民兵,加强防御,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往驻军重镇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开始与边疆的异族,进行贸易,以低于市价的三分之一的价格,大量收购,毛皮、牛羊、战马。这些异族,为了生存,不得不低价出售。因为牛羊和战马,不卖也会饿死。我国还开始向异族,赎回,原来被异族抢去为奴的汉族人口。价格只有平时的一半,奴隶们最贵的是丁壮和工匠,其次是妇女,孩子,最便宜的是老弱病残的奴隶。仅仅一个月,我军就赎回人口十余万,和低价购入战马一万余批,牛羊5万余头。 赎回来的汉族同胞,立刻分田地,分牛羊,恢复生产。北部边疆,本来有鲜卑、乌桓、各族150万余人,游牧民族强悍,控弦之士有近五十万人,始终是顶在河北腹地的一把利刃。现在实力大为消弱,有近五十万人北迁,又被我们赎买回来十余万人。一些受欺压的小部落,干脆归附了大晋,铁毅下令,将归属过来的部落七八万人,安置在了辽西郡。上谷、渔阳,步度根部鲜卑,侵占了长城内的不少土地,我军派出使臣,以区区30万担粮食,就从步度根部族手里,赎了回来。许多人认为吃亏,在大骂使臣,丧权辱国。铁毅不这样认为。步度根集团有50余万人口,骑兵有十七八万,在塞北草原影响力挺大,给点粮食,一可以安抚一下,另外,还可以不动刀兵,收回幽州属地,恢复关隘,恢复长城防线的完整性,多好啊!就下诏,奖赏了使臣。虽着旱情的延续,更多的部族北迁,更多的华夏子民,被赎回,也有更多的小部落归附。先后又赎回了五万多人口,和归附了十余个小部族,边境上,力量对比,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原来,边境上有各族群众150万人,现在已经北迁了将近70万人。剩余的八十余万,归附的足有十几万部落,赎回的也有20余万,在边境地区,只剩下了不到50万各族,骑兵也锐减到了十余万,我军兵力则大增,除了增援上来的八万大军,以及原来驻守在这里的十五万部队,再加上归附的少数民族骑兵,我军骑兵达到了十三万,步兵总数超过了二十万。 张辽把目标锁定在了乌桓王塌顿部族身上。乌桓,有人口三十余万,控弦之士,近十万人。盘踞在辽西与辽东接壤的乌格乐水流域。这次旱灾,影响那里的草场不大。这塌顿,不救济其余各族,还乘机抢掠迁徙中的小族,不断吞并小族,以扩张自己的实力。搞得辽东鲜卑和辽西鲜卑的小族都非常痛恨,在政治上愈加孤立。乌桓虽也属鲜卑一支,却因为,塌顿的野心,并不受其他鲜卑各族欢迎。这个塌顿,还与辽东的公孙氏,勾勾搭搭,也与步度根集团有默契,还与慕容部、独孤部、暗中来往。汉族弱势,他就联兵侵略中原,汉族强势,他又互相攻伐小族,抢掠人口地盘。已经成了北方的一个毒瘤,辽东不稳,公孙氏名誉上服从大晋,不纳税、纳粮,敢于和中央貌和神离,与乌桓的暗中支持有很大关系。乌桓还得到了背后高句丽的支持,而独孤氏和慕容氏,打不过他,也不敢管它。比他强大的步度根集团,也不想离他,因为塌顿的贪婪和残暴,和步度根的英明,仁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许多部族就不得不加入步度根集团,来寻求保护,变相的使步度根集团更加强大。 北疆的少数民族被宠坏了,东汉末年,汉族混战,无暇北顾,都是用怀柔手段和安抚,来稳定北疆。所以,很多部族都看不起汉人。大晋建立了,形成的强势心理,并无什么大的改变。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只要灭了乌桓,辽东肯定老实了,还能震慑高句丽和其他鲜卑部族,何乐而不为呢!

正文 第128章 柳城之战

更新时间:2008-08-06 21:58:07 本章字数:2784

公元201年夏末秋至,铁毅带着近身护卫,十余人,飞骑赶到了深入辽西的阳乐,大晋第一武将张辽,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此时,在大晋边境上,严阵以待的有30余万军队,部队的目标就是乌桓。这里有大晋精锐的中央骑兵5万人,精锐边军骑兵5万人,仆从部族骑兵3万人,还有精锐步兵7万人。 在阳乐都督府,大厅内灯火通明,十余名重要将领和谋臣,都聚集在这里。郭嘉以参谋总长得身份,开始向铁毅和将领们,讲述作战计划。“有辽西守将高览,带骑兵1万人,步军三万人,守阳乐,接济大军粮草,并且坚实辽东属国公孙氏的部队。由宋宪带两万步军军,负责压运粮草辎重。由大将铁坚,带两万步军前出,抢占柳城。张辽带八万骑兵,准备迎击乌桓来的援兵。铁勇带精锐骑兵三万人,迂回敌后,准备端乌桓硝王塌顿的老巢。骁将阿史那,带一万精锐骑兵,随时准备配合其余步兵,监视阻挡敢于参战的其他各族。命令塞北郡,准备五万骑兵,前出,防备可能回来驰援的鲜卑部族。”说完,看着铁毅,铁毅看了诸将一遍,问道:“都清楚了吗!”诸将齐声应道,:“清楚了!”铁毅,一摆手道:“出发!”一班大将,甲叶子直响,分头出发了。 郭嘉见铁毅,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什么。问道:“陛下,有什么不妥吗?”铁毅摇了摇头道:“没有什么,我总觉得遗忘了什么,心里不踏实!”郭嘉也陷入了思索。铁毅和郭嘉想的头痛,也没有想出结果。铁毅道:“奉孝,不要想了,或许这次我的直觉不灵了!” 北疆的情况,这几个月来,变了几遍。先是边疆局势紧张,各部族伺机杀入长城抢掠。随着大晋五万铁骑和三万精锐开上来,边疆上迅速动员了近十万民兵和两万府兵,严阵以待。各族就放弃了攻入长城的企图。大晋军队,可跟以往的汉军不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大晋占据幽州以来,各族的小规模袭扰,几乎都占不到便宜。刚开始,游牧民族仗着马快刀利,善于骑射,迅即如风,还能占些便宜。可后来,就越来越难了。 自199年,铁毅基本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边界上一直在增兵。先后移民近四十万人,开发边疆,戍边,建坚城3座,关隘7座,修复废弃关隘13座,在长城外建能容纳万人的城堡10座,能容纳1000人的堡垒100座,现在边境上堡垒密布。先后训练民兵60万人次,保持15万常备的再编民兵。装备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说正规军,就说民兵。刚开始,多数民兵,没有甲,弓箭极少,马匹也少,多为步兵。现在,民兵都有皮甲,手里的弓,从猎弓,角弓,等民间制作的弓,变成了现在的制式装备,骑兵都是军用角弓,步军都是长弓,甚至个别精锐步军分队,配有格弓。大量的退役战马,送往边地,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则训练了大量的骑手,光民兵就有6个骑兵旅,近三万人。民兵的特点,就是训练时间长,因为每年训练的时间短,累加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北疆的民兵,训练时间却非常长,因为北疆的民兵,是在战争的阴云下,应运而生的。不用怎么严厉督促,他们勤练不缀,因为要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不练不行,朝也练、暮也练。北疆民兵还是民中,经历实战锻炼最多的民兵。 正规军,装备就更好了,每次换装,都因为是在战争威胁最大的地区,优先换装。部队人员的素质,也在增加,随着二袁的覆灭,裁撤的都是老弱,饱战之士,都留了下来,随着内地压力的减弱,原来监视二袁的部队,和收编原来袁氏精锐的部队,十分之六,都开来戍边。这里当年就没有纳粮,又连续两年交正常赋税的一半,土地又分的多,实现了马耕,百姓家中,家家都有存粮。为了稳固边疆,上交的存粮,也都存在了当地官仓,积累了不少粮食。 游牧民族,是每过一年,就老实一年,因为,基本上,他们来寇边,一次比一次吃亏大。大晋一增兵,他们反而开始害怕大晋打他们。可大晋并没有打他们,却也没有像以往那样,不收钱的救济他们。于是,他们又从有些害怕,变为不满。刚开始,他们卖牛羊,卖以前抢掠来的汉族奴隶,还无甚不满。汉族奴隶反正都是抢来的,牛羊反正多了要饿死。到后来,牛羊不敢买了,因为没有一个基数,明年就恢复不过来了,汉族奴隶也卖完了,卖非部族的同族奴隶,卖战马,就心痛了。这时候,大晋开始买地,大部族都领地辽阔,还侵占了以前汉族的土地,卖得便宜,就不心痛。小族卖了不满,但进攻不动,也只好忍了。到后来,地也不舍得卖了,大部族因为卖得多,就得的粮食多了,再加上领地辽阔,还有没有遭旱灾的草场,就北迁了。一些稍微强大一点的部族,也敢迁,反正北地辽阔,地广人稀,抢一快无主之地,也能活,最多死点人吗!也迁走。太小的就只好苦熬了,因为走不动,路上怕其他部族吞并,积攒的粮草又不够,就只好忍了。可乌桓也太可恶了,他们趁机抢劫、吞并其它小部落,怎么办,就得跟它斗,自己斗不过,就结盟,结盟还斗不过,就只有投靠大晋了。 乌桓在几个月内,接连吞并了十几个小部落,声势惊人,人口扩到40余万,控弦之士,超过了15万。可惜硝王看不到,乌桓现在,其实是最虚弱的时候。其它部族北迁,不与他争,他是能为所欲为。另一面就是,乌桓孤立了。兵力多了五万,另一面就是部队人心不齐。人口多了,就是粮草少了。 正在酝酿,继续向西扩张的乌桓,见大晋只是严守边境,并不出击。再加上大晋对乌桓一直很克制,用粮食赎买人口和土地。错误的认为,大晋现在在攻取汉中,无暇北顾,大晋才会采取守势。他意料不到,铁毅骨子里是个崇尚进攻的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大晋是在一直等待机会。 柳城,是乌桓监视大晋的前哨之一。本来,这里驻有一万铁骑,可现在,被乌桓王抽调了半数的兵力。再者,这里属于和大晋接壤的后端,大晋攻击乌桓战线拉得最长的地方。按照古代的运输能力,大晋的进攻方向,应该选在路线最短的白狼原地区。可大晋进攻的主攻方向,恰恰是柳城。 探马,报告柳城守将,大晋两万大军,向柳城开进,还有百里。守将丹雅不信,他是塌顿的侄子,和塌顿一样狂妄和凶残。他说:“大晋疯了,用两万步军,进攻柳城,不可能。他们不知道人是跑不过马的,我叔王的大军,可以朝发夕至吗!”探马再报,离城还有50里了,丹雅,继续和将领们饮酒,笑道:“50里,不用慌,我断定,他们离城十里,就不敢再走了,等十里了再报!”大晋军队离城十里,开始扎营了。丹雅大笑:“我说的对吧!南蛮还是想防御,他敢进攻吗!”等到,大晋军队扎好营,吃过午饭,休息了半个时辰,凶猛的列队扑向城池,丹雅才慌了。那里来得及呀,立刻就是一顿炮弹,然后晋军就扑天盖地的扑向了柳城。火炮直接轰开了城门,晋军一路杀进了城池,突入城池的是,最善长近身搏战的3000跳荡兵。在城池里,战马跑不开,失去战马的胡骑,步战其能抵挡甲胄齐整,刀利盾坚的跳荡兵。很快就败退了。 丹雅带头逃跑,我军也不追赶,立刻占据了城池。丹雅带着千余残部,出城还没有跑出30里,就被我一支迂回包围的五千骑兵包围,立刻全军覆没。我军以几百人的伤亡,全歼了柳城守军,丹雅死于乱军之中。

正文 第129章 建都长安

更新时间:2010-11-08 09:52:33 本章字数:2056

柳城之战大捷,铁毅与位高权得的几位大人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大晋第一武将张辽说道:“这次大胜全靠陛下指挥得当。” “呵呵,张将军不必如此,如果没有大家的努力,这战也不会赢……毅在此拜谢。”说罢,铁毅便行了大礼。 一老臣扶住铁毅说道:“不可,陛下此举可折煞我等了。” “因为有你们,朕这个皇帝当得才安心,大晋可以没有陛下,但却不能没有你们啊。”铁毅知道目前就是要稳住人心,这些都是以前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学来的,在凡皇帝只要向大臣露透出一些谦卑之态时,那些大臣自会心甘情愿的追随。果然不出所料,那些大臣们真得向着铁毅一拜:“我等誓死追随陛下。” 铁毅想着,既然已经拿下柳城,下面应该拿下哪里呢。东吴,暂时不是攻打的时候,必竟,周瑜也不是好欺的主。东汉末年,群雄割剧,却不曾想

不想错过《品味三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