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古诗有记载是从《诗经》开始的,然后人们吟唱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在汉代发展出乐府诗,再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盛唐发展到极致。而当某种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迎接它的不是衰退便是另一个更高的辉煌。诗,便是二者皆有。虽然在唐朝灭亡之后的确是没有可以与李杜齐名的人物出现,也没有那些辉煌壮丽或者是沉郁顿挫的律诗或者绝句的再创辉煌达到另一个巅峰,但是,从诗中衍生出来的另一个派系——词,却逐渐发扬光大。
宋词粗糙的分来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而婉约派在一开始却是与“花间词”有联系,而这【花间词】……呵呵,一般来说都是有些【艳词】的意味。而所谓的艳词,当然是和青楼楚馆是分不大开的。而一般的青楼楚馆中最多的就是那些风尘女子,而在宋朝,艳名四播的李师师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仅是宋徽宗,还有周邦彦(米错,就是那个“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那家伙)、秦观(就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那家伙哟)、还有张先、晏几道等。要知道这几个都为李师师写过好几篇词。譬如说秦观的《生查子》:“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和《一丛花》:“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不过李师师这个人呢,虽然说是风流女子,但是也是一个有气节的女人。她的美不仅仅是容貌,更是有一种气质美,那一种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其实说起来,比起一般的所谓君子,有时候这些风尘女子更加的重情重义。在《李师师外传》中还描述道当时金兵同大宋开战,河北告急,李师师主动将自己的财富捐给河北作军饷,自己则出家慈云观了。
所以这么一个女子,在听说了息红泪的事情后便和老鸨说了让他们留下来,要不然……要知道李师师在老鸨心里就是一棵摇钱树。虽然不能够说是日进斗金,那什么,反正也总是有达官贵人掏腰包的了。
虽然说赵佶有前科,但是之前的赵佶大都是偷偷摸摸来到春芜院的——要知道就算是皇帝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逛花楼啊!而且那个时候的赵佶都没有现在这种气质,长得……当然也没有现在这么精神俊逸,如果现在就是一个中年帅大叔的话,那之前就真的是一个偏向猥琐和虚胖的【老】男人,也无怪乎当时在被宋徽宗【包·养】李师师还要私下的和周邦彦私会了。
赵佶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在春芜院会遇到息红泪。
其实他只是打算看一看那个艳冠京师的李师师的,当然他是绝对没有想和对方春风一度神马的。只不过他小看了李师师。
李师师虽然不是很明白息红泪的困境,但是她却多多少少的猜到息红泪他们的事情估计要当今官家才可以真正的解决。而且虽然赵佶的面容变了一些,但是大体的轮廓却是没有变化的。当然李师师没有蠢笨的高呼当今官家的名讳,她只是通过某些渠道暗地里给息红泪他们只是这个人就是【那位】。不过好心办坏事,李师师也没有想到息红泪得知了赵佶的身份第一个反应居然是动了杀机。
其实这也不怪其他人,虽然赵佶是当朝天子,但是息红泪却是从小到大都是生在江湖的,而在江湖之中的人,尤其是功夫越高的人,对于皇权有时候就越是轻视。再加上前段时间官兵的追杀,让息红泪他们已经是如同困兽之斗了。原本他们也想过要通过比较温和的途径见到皇帝,但是没想到居然在春芜院见到了他——他们在这里挣扎在生死边缘,而这个皇帝竟然还在这里寻花问柳?!(西贝货赵佶流宽面条泪:朕没有啊啊啊……)息红泪一怒之下设法打倒皇帝的大内护卫总管龙八,劫持了皇帝。不过息红泪并不是没有脑子的人,虽然等冷静下来的时候对自己之前的鲁莽之举有些后悔,但是木已成舟,这个时候放了赵佶他们一行人反而没有活路,当下息红泪眼神一凛,逼迫被挟持的赵佶为戚少商翻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追命同人之首夏犹清和》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