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竹马他图谋不轨 > 第 27 章 去看月亮吗?...

第 27 章 去看月亮吗?...(1/1)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谢岐与她所想是一样的。

他们现在只有徐闻明的一封遗书与名册,也还没找到那位赵尚书,除了账册,手中并无别的证据可以用。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是在陈靖川的丧礼那天,让三九前去,堂堂正正的将东西置于众人眼下。

可是他们不能。

此举无异于将那孩子推在所有人眼下,任他立于瞩目之地,独自一人面对明枪冷箭。

二人静默的对坐了一会儿,宋辞将桌面的书册拢了拢,道:“四殿下既已经发现了靖中先生的尸身,想必会着手此事,南松苑本看守着的人没了,最晚不出后日,也该有消息了。”

早则后日,晚则再延一日,他们只有这一次机会。

在这之前,她需再找一趟谢平生,看看是谁将这账册送到他们面前。

谢岐伸手帮她收拢桌面,将账册放在自己这旁,却又被宋辞抽走了。

“你不能去。”

她将一直压在软垫下的越州军名册拿出来:“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见谢岐闷着声,半天没抬手去接,宋辞将名册往他那边再递了递。

她知道谢岐还在想徐闻明的事,拿名册一角轻轻戳了戳他的手腕,温声道:“听话。”

谢岐接过名册,垂首看看,又抬眼看宋辞。

“你换了镯子?”

他冷不防一问,宋辞“啊”了一声,才想起来她的腕上还挂着在戛玉坊带回来的玉镯。

她将袖子略拂开一点,伸手过去,垂着手腕给谢岐看;“好看吗,今天去戛玉坊的时候,谢平生拿的。”

“西境的羊脂玉,他倒是识货。”

谢岐勾着她的镯子到眼前,却忽而皱了皱眉,“谢平生那个奸商,我去拿他颗玉原石都要翻了番的要价,别不是把你也坑了吧?”

宋辞摇摇头,谢岐勾着玉镯没放手,指节轻轻抵在她的手腕下,腕上有些痒,她索性将力气一放,垂着将腕搭在他手上。

“他打了欠条,说谢世子会付账。”

谢岐的手轻轻颤了一下,声音好像轻了一点:“嗯,他生意做得还不错。”

宋辞想将手抽回来,玉镯却被人勾着不肯放。

她向回拽了一下,拽不动,手臂只得一直伸在对面。

谢岐偏不松手,手背搁在名册上,指尖仍捏着她的玉镯。

“阿辞。”

他轻声唤她的名字,也隔着灯火看她的眼睛。

“春典就快过了,我们去看一看好不好?”

宋辞动了动手腕,看一眼谢岐手下压着的名册,顾左右而言他:“谢岐,你明天还要入宫面圣呢,今天折腾了这么久,该好好休息才是。”

从晌午时候收到清州的信,一直到从南松苑回来也不算消停,谢岐方才回去,恐怕才在府里安置了三九,又不停歇的跑到她这里来。

谢岐却有些无所谓,言辞轻巧:“放心吧,谢家如他所愿调兵去越州平乱探查,我爹又尚在清州坐镇,我在京都城向来独来独往,明天他不会太为难我。”

宋辞垂着肩膀,拿指尖去敲他手腕:“那你奔波了一天,不困吗?”

谢岐摇头:“我不困啊。”

宋辞拗不过他:“那是我,是我困了。”

谢岐依旧不肯罢休:“那……我背着你,你在我背上睡一会儿?”

他似乎铁了心的要同她一起去外面看看,声音轻柔又小心的与她商量,叫她心里直发软。

“阿辞,我们今年,都还没好好的过春典。”

“你说过的,我们每一年的春典都要一起过。”

窗外的月光远不够亮,烛火将他的影子映在窗纸上。

宋辞错开眼神看了一会儿,又低头想了一下。

她似乎,是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也该是很久很久之前了。

那是她染疾的第二年。

清州的四月早已回了暖,她的身子却一直调养的不算太好,出了冬月也三天两头的病着。

春典将至,宋辞大病一场后身子才好些,祖母说什么也不准她出去乱跑。

午时各家吃过家宴,傍晚时候谢岐来找她,却如何也不得见一面。祖母太了解他们两个的作风,以她身体不适为由将人支走了,叫冬青在小阁里看好她。

天黑下来,夜色浓重,宋辞被圈在屋里出不去,便卸下钗环,又用发带束了长发,随手取一本书倚在窗边看。

手指拨弄着书页,实则她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夜有些深了,桌面上的茶水早已经凉透,她推窗朝外看了看,唤来冬青,叫她重新再去煮一壶茶水。

冬青前脚离开小院,院墙上随后便传来两声小猫叫。

声音落在宋辞的耳朵里,她书本放下得迅速,又将窗子大打开,跪在软榻上,半个身子探出去。

谢岐在模仿上没什么天天赋,学的小猫叫一点儿也不像。

可宋辞知道是他。

男孩轻巧的从院墙上落下来,走到窗前,扶着她的手臂,直接将她从窗子里抱了出来。

宋辞扯着他肩膀的衣衫,反手合上窗,轻声与他耳语:“快走。”

总算从宋府逃出来,两个人轻车熟路的在小巷子里绕,不一会儿便绕到了主街的坊市。

春典散去,坊市几乎都歇了,只剩下商铺檐上的角灯还晃荡在风里。

不知从哪儿寻了间还未打烊的店铺,谢岐敲敲门走进去,再出来,手上拿了两盏燃着的花灯。

他笑着走过来,手上的灯盏亮得晃眼,宋辞躲了躲灯芒,一抬眼,却猝不及防的撞进他的眼睛里。

他把手中的灯盏递过来,眉眼弯弯的,染了浅淡的笑意。

“阿辞,去看月亮吗?”

天色太晚,放河灯需得在城郊,二人索性放弃了往外走,只提着灯盏,一路登上月阁,倚着栏杆向外看。

灯盏挂在栏杆外,被风吹得飘荡荡的,月色被楼檐一角遮住一些,宋辞反着走了几步才寻到月亮。

她看见了,是一轮弯月。

清州的月一直都好亮,光却只柔柔的飘洒下来,宋辞看着悬在远处的月亮,突然想起谢岐将灯盏递给她时候,望向她的那双眼睛。

不应该这样的,她怎么平白去想这些?

她的眼神飘忽了一瞬,那轮弯月好像一下子变得有些模糊,于是她转身去看谢岐。

“谢岐,谢谢你。”

谢岐回过头:“你说什么?”

宋辞的语气郑重些许:“你陪我过春典,我很开心。”

那双漂亮的眼睛再一次弯起,“那我每一年都陪你过春典。”

角楼上的风有些凉,月华倾洒下来,宋辞倚着栏杆,脚下是鳞次栉比的灯火。

长街上的人早已经散去了,角楼的高檐上挂着惊鸟铃,偶尔有风拂过去,推动着檐铃作响。

“我想起来了。”

宋辞站在风里,手中的提灯也随着风轻荡。

谢岐侧首看她,眼神有些迷茫:“什么?”

“是你说的。”

宋辞望向他的眼睛,“每一年都要一起过春典,分明是你说的。”

谢岐回望过来,他的面上分明浮上笑意,灯火辉映下,她甚至能看清楚他眼里落进去的一汪月色。

他应她的话,声音清凌凌的:“是啊,你记起,你这是……”

“我这是耍赖啊。”

他的声音很轻,随着风一齐落在她的耳畔,宋辞眨了眨眼,看见他的影子被月色照落在栏杆一侧,又被檐上的灯光拉得好长。

“是啊,你这是耍赖。”

她轻叹了一声,拢了拢肩上披着的斗篷,心脏突然跳得很快。

宋辞抬手按了按心口。

不应该这样的,起码现在不应该这样。——

天才蒙蒙亮,还不等冬青敲门唤,宋辞便从床上爬了起着自己不困,等到谢岐带她回来的时候,到底还是迷迷糊糊的分不清南北。

迷糊归迷糊,谢岐走后她反倒睡得很浅,夜里听着风声醒了一次,这会儿窗纸上才透了点光就又清醒过来。

伸手向枕下一摸,却不见昨晚压在枕下的账册,指尖冰凉凉的,宋辞一掀长枕。

一柄刀鞘花哨的匕首。

是从临阳城回来后,她还给谢岐的那一柄。

账册被谢岐拿走了。

宋辞拎起匕首,拔出又按回,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匕首换账册,也亏他能想得出来。

长枕的另一侧,那本名册倒还是好好压在那里。

宋辞伸手拿起来,借着窗外尚有些暗淡的光翻了翻。

名册中涉及到的人不在少数,官籍者,军籍者,甚至连涉事后已经亡故的人都有记载在其间。

徐闻明在这件事上,究竟费了多少心思?

这样大的一张网,笼在其间的人远不是他能一己之力控制住的,也难怪当初他在被弹劾后迅速倒台,接二连三递上的折子将人死死压下,连一点喘息的余地都没有留给他。

宋辞一行行看过去,只觉得怵目动心。

名册中的人如此繁复错杂,别说是她自己,就是谢岐动用谢家在各地的人脉与势力,也未必能将其中关系查得清楚。

她翻过的书页越多,越觉得心下难安。

此事绝不能与谢岐沾上关系,趁他现在还未趟进这淌浑水,必须要让他干干净净的抽身。

宋辞合上名册,伸手握紧了搁在被子上的匕首。

作者有话要说

谢岐与她所想是一样的。

他们现在只有徐闻明的一封遗书与名册,也还没找到那位赵尚书,除了账册,手中并无别的证据可以用。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是在陈靖川的丧礼那天,让三九前去,堂堂正正的将东西置于众人眼下。

可是他们不能。

此举无异于将那孩子推在所有人眼下,任他立于瞩目之地,独自一人面对明枪冷箭。

二人静默的对坐了一会儿,宋辞将桌面的书册拢了拢,道:“四殿下既已经发现了靖中先生的尸身,想必会着手此事,南松苑本看守着的人没了,最晚不出后日,也该有消息了。”

早则后日,晚则再延一日,他们只有这一次机会。

在这之前,她需再找一趟谢平生,看看是谁将这账册送到他们面前。

谢岐伸手帮她收拢桌面,将账册放在自己这旁,却又被宋辞抽走了。

“你不能去。”

她将一直压在软垫下的越州军名册拿出来:“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见谢岐闷着声,半天没抬手去接,宋辞将名册往他那边再递了递。

她知道谢岐还在想徐闻明的事,拿名册一角轻轻戳了戳他的手腕,温声道:“听话。”

谢岐接过名册,垂首看看,又抬眼看宋辞。

“你换了镯子?”

他冷不防一问,宋辞“啊”了一声,才想起来她的腕上还挂着在戛玉坊带回来的玉镯。

她将袖子略拂开一点,伸手过去,垂着手腕给谢岐看;“好看吗,今天去戛玉坊的时候,谢平生拿的。”

“西境的羊脂玉,他倒是识货。”

谢岐勾着她的镯子到眼前,却忽而皱了皱眉,“谢平生那个奸商,我去拿他颗玉原石都要翻了番的要价,别不是把你也坑了吧?”

宋辞摇摇头,谢岐勾着玉镯没放手,指节轻轻抵在她的手腕下,腕上有些痒,她索性将力气一放,垂着将腕搭在他手上。

“他打了欠条,说谢世子会付账。”

谢岐的手轻轻颤了一下,声音好像轻了一点:“嗯,他生意做得还不错。”

宋辞想将手抽回来,玉镯却被人勾着不肯放。

她向回拽了一下,拽不动,手臂只得一直伸在对面。

谢岐偏不松手,手背搁在名册上,指尖仍捏着她的玉镯。

“阿辞。”

他轻声唤她的名字,也隔着灯火看她的眼睛。

“春典就快过了,我们去看一看好不好?”

宋辞动了动手腕,看一眼谢岐手下压着的名册,顾左右而言他:“谢岐,你明天还要入宫面圣呢,今天折腾了这么久,该好好休息才是。”

从晌午时候收到清州的信,一直到从南松苑回来也不算消停,谢岐方才回去,恐怕才在府里安置了三九,又不停歇的跑到她这里来。

谢岐却有些无所谓,言辞轻巧:“放心吧,谢家如他所愿调兵去越州平乱探查,我爹又尚在清州坐镇,我在京都城向来独来独往,明天他不会太为难我。”

宋辞垂着肩膀,拿指尖去敲他手腕:“那你奔波了一天,不困吗?”

谢岐摇头:“我不困啊。”

宋辞拗不过他:“那是我,是我困了。”

谢岐依旧不肯罢休:“那……我背着你,你在我背上睡一会儿?”

他似乎铁了心的要同她一起去外面看看,声音轻柔又小心的与她商量,叫她心里直发软。

“阿辞,我们今年,都还没好好的过春典。”

“你说过的,我们每一年的春典都要一起过。”

窗外的月光远不够亮,烛火将他的影子映在窗纸上。

宋辞错开眼神看了一会儿,又低头想了一下。

她似乎,是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也该是很久很久之前了。

那是她染疾的第二年。

清州的四月早已回了暖,她的身子却一直调养的不算太好,出了冬月也三天两头的病着。

春典将至,宋辞大病一场后身子才好些,祖母说什么也不准她出去乱跑。

午时各家吃过家宴,傍晚时候谢岐来找她,却如何也不得见一面。祖母太了解他们两个的作风,以她身体不适为由将人支走了,叫冬青在小阁里看好她。

天黑下来,夜色浓重,宋辞被圈在屋里出不去,便卸下钗环,又用发带束了长发,随手取一本书倚在窗边看。

手指拨弄着书页,实则她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夜有些深了,桌面上的茶水早已经凉透,她推窗朝外看了看,唤来冬青,叫她重新再去煮一壶茶水。

冬青前脚离开小院,院墙上随后便传来两声小猫叫。

声音落在宋辞的耳朵里,她书本放下得迅速,又将窗子大打开,跪在软榻上,半个身子探出去。

谢岐在模仿上没什么天天赋,学的小猫叫一点儿也不像。

可宋辞知道是他。

男孩轻巧的从院墙上落下来,走到窗前,扶着她的手臂,直接将她从窗子里抱了出来。

宋辞扯着他肩膀的衣衫,反手合上窗,轻声与他耳语:“快走。”

总算从宋府逃出来,两个人轻车熟路的在小巷子里绕,不一会儿便绕到了主街的坊市。

春典散去,坊市几乎都歇了,只剩下商铺檐上的角灯还晃荡在风里。

不知从哪儿寻了间还未打烊的店铺,谢岐敲敲门走进去,再出来,手上拿了两盏燃着的花灯。

他笑着走过来,手上的灯盏亮得晃眼,宋辞躲了躲灯芒,一抬眼,却猝不及防的撞进他的眼睛里。

他把手中的灯盏递过来,眉眼弯弯的,染了浅淡的笑意。

“阿辞,去看月亮吗?”

天色太晚,放河灯需得在城郊,二人索性放弃了往外走,只提着灯盏,一路登上月阁,倚着栏杆向外看。

灯盏挂在栏杆外,被风吹得飘荡荡的,月色被楼檐一角遮住一些,宋辞反着走了几步才寻到月亮。

她看见了,是一轮弯月。

清州的月一直都好亮,光却只柔柔的飘洒下来,宋辞看着悬在远处的月亮,突然想起谢岐将灯盏递给她时候,望向她的那双眼睛。

不应该这样的,她怎么平白去想这些?

她的眼神飘忽了一瞬,那轮弯月好像一下子变得有些模糊,于是她转身去看谢岐。

“谢岐,谢谢你。”

谢岐回过头:“你说什么?”

宋辞的语气郑重些许:“你陪我过春典,我很开心。”

那双漂亮的眼睛再一次弯起,“那我每一年都陪你过春典。”

角楼上的风有些凉,月华倾洒下来,宋辞倚着栏杆,脚下是鳞次栉比的灯火。

长街上的人早已经散去了,角楼的高檐上挂着惊鸟铃,偶尔有风拂过去,推动着檐铃作响。

“我想起来了。”

宋辞站在风里,手中的提灯也随着风轻荡。

谢岐侧首看她,眼神有些迷茫:“什么?”

“是你说的。”

宋辞望向他的眼睛,“每一年都要一起过春典,分明是你说的。”

谢岐回望过来,他的面上分明浮上笑意,灯火辉映下,她甚至能看清楚他眼里落进去的一汪月色。

他应她的话,声音清凌凌的:“是啊,你记起,你这是……”

“我这是耍赖啊。”

他的声音很轻,随着风一齐落在她的耳畔,宋辞眨了眨眼,看见他的影子被月色照落在栏杆一侧,又被檐上的灯光拉得好长。

“是啊,你这是耍赖。”

她轻叹了一声,拢了拢肩上披着的斗篷,心脏突然跳得很快。

宋辞抬手按了按心口。

不应该这样的,起码现在不应该这样。——

天才蒙蒙亮,还不等冬青敲门唤,宋辞便从床上爬了起着自己不困,等到谢岐带她回来的时候,到底还是迷迷糊糊的分不清南北。

迷糊归迷糊,谢岐走后她反倒睡得很浅,夜里听着风声醒了一次,这会儿窗纸上才透了点光就又清醒过来。

伸手向枕下一摸,却不见昨晚压在枕下的账册,指尖冰凉凉的,宋辞一掀长枕。

一柄刀鞘花哨的匕首。

是从临阳城回来后,她还给谢岐的那一柄。

账册被谢岐拿走了。

宋辞拎起匕首,拔出又按回,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匕首换账册,也亏他能想得出来。

长枕的另一侧,那本名册倒还是好好压在那里。

宋辞伸手拿起来,借着窗外尚有些暗淡的光翻了翻。

名册中涉及到的人不在少数,官籍者,军籍者,甚至连涉事后已经亡故的人都有记载在其间。

徐闻明在这件事上,究竟费了多少心思?

这样大的一张网,笼在其间的人远不是他能一己之力控制住的,也难怪当初他在被弹劾后迅速倒台,接二连三递上的折子将人死死压下,连一点喘息的余地都没有留给他。

宋辞一行行看过去,只觉得怵目动心。

名册中的人如此繁复错杂,别说是她自己,就是谢岐动用谢家在各地的人脉与势力,也未必能将其中关系查得清楚。

她翻过的书页越多,越觉得心下难安。

此事绝不能与谢岐沾上关系,趁他现在还未趟进这淌浑水,必须要让他干干净净的抽身。

宋辞合上名册,伸手握紧了搁在被子上的匕首。

作者有话要说

不想错过《竹马他图谋不轨》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