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鲁省的工业开始起步(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普鲁帝国起步比较晚,在海外的殖民地不多,丁书言开出的合作条件也很优厚,尤其是督军府答应的采购订单,可以保证他们的大部分利润,他有信心,那些普鲁人一定会答应的。
果然,丁书言估计的没错,普鲁人对于加大在鲁省的投资规模很感兴趣。
他们认为,以鲁省为依托,将来可以向大夏帝国的北方各地,慢慢延伸自己的影响力,像格兰帝国把大夏的长江沿岸划做势力范围那样,自己也可以把黄河两岸划做普鲁帝国的势力范围。
目前这个世界,格兰帝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而普鲁帝国作为后起之秀,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紧跟其后,已经跟格兰帝国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
这种局面跟丁书言前世的一些历史很相似,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扩大兵工厂规模的重要原因,兵工厂的规模扩大以后,光是步枪的产量,每年就可以达到4万支。
这个规模对于目前的大夏帝国来说,已经十分惊人了。
丁书言记得,前世的汉阳兵工厂,在抗日战争前夕,步枪的生产规模,也只不过是每个月4700支,比丁书言扩大规模后的潍县兵工厂,产能也大不了太多。
很快,时间的车轮滚动到了西元1913年,在丁书言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下,鲁省的经济规模再次出现了高增长,督军的各项收入总和,达到了5000万银元。
丁书言成立的鲁省财政银行,也利用手里的银元储备,发行了1亿元的纸币,估计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30%。
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首先肯定是得益于丁书言大规模铸造银元的政策,民间的白银不断的流入到督军府的财政银行,然后变成了银元,最后又变成了更多的纸币。
丁书言知道,督军府手里有钱,那不是钱,是一堆纸,只有让这些纸在民间流通起来,那才是真正的钱。
于是,为了让这些纸币在民间快速流通,丁书言在全省各地启动了水利工程建设,这些水利工程,既能确保老百姓的农业收入,又能让这些钱进入民间流通,一举两得。
当然,经济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如果仅仅让这些钱进入民间,没有对应的商品流通,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因此,丁书言又从普鲁帝国购买了大量的纺织设备,成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纺织轻工业园,里面包括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哪里兴修水利,就把这些生产出来的棉布推广到哪里。
这些纸币的大规模流通,除了督军府的直接操作外,民间的商人们也嗅到了商机,纷纷成立一些小型工厂,又大大促进了民间的经济繁荣。
另外,由于前世的那些经验,为了尽量降低环境污染,也为了增加规模经济效益,丁书言直接给各地下达了行政命令,所有的工厂都必须要建在政府成立的工业园里,不能在居民区私自建厂。
之所以有这么惊人的发展速度,除了上述措施,以及丁书言大力推广的发展农业政策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普鲁人在鲁省的各项投资,也已经陆续到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军阀崛起:慢慢苟成列强》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