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五、五十万两……」
「……聘金。」
「他疯了吗?」
最后一句深获众人的赞同,世子爷真的疯了,本朝公主出嫁也才二十万两银子,一千两黄金,他们家小九能比公主矜贵吗?他这一搞以后别人怎么嫁女儿,三、五千两能看吗?殷府的男人抑郁了,想着自己也有女儿,他们得努力才能赚够闺女的嫁妆银子,世子爷一出手把世间男子都坑惨了。
而女人们正好相反,她们是嫉妒又羡慕,盼着和殷如素交换,世子爷是浑不吝了些,可架不住他有钱,人又长得好看,若他肯高看一眼,抛夫弃子也跟他走了。
「原本他想送一百万两白银,可一百万两要搬到什么时候,我是出嫁不是入赘,一来一往要好几日功夫,咱们干么做那些招嫌的事儿。」怨富不妒穷,财多易招祸。
「一百……万……」两。
咚!有人倒地不起。
更多人则是两眼发红,盯着赵无疾像在看一块上等肥肉,人人都想上前咬一口。
赵无疾打算用一百万两白银迎娶吏部侍郎殷重轩的三女儿为妻……没错,他准岳父大人又升官了,官居四品。
不知是谁把这事儿传出去,一百万两灌水成了两百万两,登时百姓群情激愤。
汝南王世子哪来的两百万两,该不会是鱼肉百姓,搜括民脂民膏吧?这百姓可不依。
因此有那自诩满腔热血、报效朝廷的言官上奏,要求严查是否有贪污情事,绝不允许国有蠹虫危及朝堂。
这一查倒是明明白白了,人家哪有两百万两,分明「只有」五十万两,直接装在打开的箱子里招摇过市,八个壮汉抬一口箱子,抬了老半天才走到侍郎府,人家也很大方的就在门口一锭银子一锭银子的点收,让百姓来监督。
可光是五十万两银子的聘金也够令人咋舌了,众人窃窃私语地谈论殷侍郎的三女儿是何许人也,怎么收服了目无君父的纨裤爷。
为了这件事,言官们又上奏说汝南王世子奢靡,要朝廷停了他的俸银以兹告诫,可赵无涯却语重心长的暗示文武百官:行呀!你们去转告汝南王世子,他为朕带兵是做白工的,以后外敌来犯就你们上阵吧!谁办得到就谁去,朕允了。
皇上这意思是,不管大小官员全是用朝廷的银子养着,每个人只管干分内的活,干得好自然大大有赏,干不好通通没俸银,朕扣你们俸银,朕对臣子向来一视同仁。
至于赵无疾另外未送出的五十万两则充作了军资,坦坦荡荡的送往皇宫,跟下聘一样用八个壮汉抬一口箱子,还把箱子打开让沿途百姓看清楚里面真是一锭锭白银,还特别挑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学究来数银子,以兹证明他并未做假,偷奸耍滑。
这便是赵无疾聪明的地方,人家是财不露白,他是刻意显富,然后将家产公诸于世,又捐了一大半给朝廷,因此百姓们会在心里估算这败家世子还剩余多少财产。
造反需要银子,连世子爷都没钱了,还造什么屁反,他不反过来哭穷就不错了。
于是一时间满天飞舞的奏折消寂了,没人再大骂汝南王有窃国的野心,反倒同情他晚景凄凉,养了个烧银子的儿子。
赵无疾一石两鸟的计策奏效了,同时也平息了朝廷官员对汝南王的排斥,纷纷转为同情,「造反」两字从此不再提起。
殊不知这滑头小子买了几座山,挖空山腹造银库,把半路劫来的银子分别藏在几个山洞里,只有他知道藏处。
遭窃的安南王还不晓得劫银者是谁,他当是黑吃黑被人坑了,到现在还十万火急的捉人找内奸,闹得整个安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
殷如惠在六月中旬嫁了,事隔三个月,还剩几个月就要及笄的殷如素也要嫁人了,原本赵无疾想将婚期定在八月中秋,月圆人团圆,但殷如素硬是往后延一个月,改在九月二十。
即便如此,离别的时刻终要来到,再过几个时辰,此刻正穿着大红嫁衣的殷九小姐也要转变为世子妃,在众人倾慕的眼光中坐上红轿,摇摇晃晃地嫁到汝南王府去了。
「祖母,我把二十万两留给正书,你先帮他管着,看要买铺子还是置地,等他要用钱了再给他。」弟弟还小,而且十分黏她,殷如素实在不放心,趁着屋内只有祖母来和她说些体己话时,赶紧交代。
「傻孩子,怎么不留在自己身边,在那样的人家要多备点银两傍身,祖母还有一点私房,饿不着小正书。」看似一门好亲事,谁知暗藏多少凶险,皇家的人向来都不简单。
不想错过《金山为聘妻为天》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