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第17章
连环巧合撞得太多, 尤其是证词中出现的几处违和细节,很难不让人深入联想下去。
袁东呈的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报案人一下子被列为嫌疑对象。
局里加班加点, 将他的生平摸了个底朝天, 紧接着赵茗又让人调出二十几年前连环奸杀案的详细卷宗。
袁东呈的父亲袁承志犯下滔天罪行那年, 也就三十冒了点头,他本是外乡人,入赘后才改成桐楼户籍。
所有凶杀案都发生在雨天的天桥底下,没有目击证人, 当时的科技水平也低,侦察队一直没有放弃, 耗费近两年时间才找到有效线索, 半个月后顺藤摸瓜逮到袁承志。
袁承志这人平时看着很老实,不爱说话, 有什么事拜托他, 哪怕是脏活累活,他也没有一句抱怨, 在邻里间风评极好。
以至於在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后, 邻居通通露出不可置信的反应,等到接受事实,才感慨了句知人知面不知心。
对於他的犯罪动机,猜测五花八门, 有说是因为他岳父岳母不把他当人看,也有人说他老婆给他戴了绿帽, 总而言之, 是在家受了太多窝囊气,才想着把气发泄到其他无辜女人身上。
后来经过专家评估鉴定, 证实袁承志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
在他被逮捕关进监狱那一天,袁承志的妻子已经有了六个月的身孕,怀的就是现在的袁东呈。
袁东呈这辈子都没见过袁承志,他对父亲的所有想象都源於旁人的转述。
有他外祖父母的:“那挨千刀的畜生!只挨颗枪子算便宜他了。”
有他亲生母亲的:“你就跟你该死的爹一个德行,再这么看我,小心我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也有和案子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走到他身边,吐他一口唾沫:“小兔崽子,你可别跟你爹一样,到处发情,记得管好自己的根把儿。”
袁东呈太害怕变成袁承志那样的人,所以他一直都把自己命根管得好好的,后来不用管,也没法干坏事了。
家里不给生活费,袁东呈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去打工,干的都是体力活,勉强满足温饱,后来被几个自诩正义感爆棚的混混盯上,不仅丢了饭钱,人还经常被打到皮开肉绽,这种欺凌持续了整整半年。
见他不反抗,这几个混混胆子越来越大,有次抄起石头往他命根上砸,砸得血肉模糊才肯松手。
伤害不可逆,这辈子都没有治好的可能。
看完这些资料,小陈感叹不已:“老祖宗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这道理可真不假。”
“是不是杀人犯生出了杀人犯还难说。”
老李搭腔,“你看袁东呈这些年的经历,被人用有色眼镜看了快三十年,估计上学那会也没少被人欺负,性格扭曲也在情理之中,要我说啊,是这个偏见太多的社会把人害成了冷血动物。”
赵茗沈着嗓打断:“先别急着下定论,找到人再说。”
馀光觑见副队脸色阴暗,小陈和老李自觉闭上嘴。
第三天上午,赵茗接到一通匿名来电,袁东呈的邻居打来的,说袁东呈刚到家,至於会待多久他就不知道了。
赵茗立刻带队去了袁东呈家,敲门还是没人应。
片刻听见里头传来微弱的动静,赵茗神色一凛,作势要踹门,被一旁的老李和小陈齐齐拦下,“搜查令还没下来,更何况现在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袁东呈犯了案。”
直觉和经验告诉赵茗,袁东呈就是这几起案子的真凶,这孙子也挺会躲,找了他整整两天都不见踪影,要是现在放跑了他,谁也说不准隔天会不会再多出新的受害者。
赵茗脸色沈得能滴墨,咬牙切齿地说:“出了什么事我扛。”
让几人失望了,袁东呈不在屋里,刚才听到的大概是书没放稳掉在地上的声响。
屋外正下着雨,天色阴沈,窗户是封死的,玻璃上被黏上了几层报纸,房间几乎透不进光,灯泡也坏了,阴森森的,隐隐约约有股难闻的味道。
空间就芝麻点大,冰柜占了一半,电线插着,机器运作时发出的嗡嗡声在寂静阴暗的环境里格外清晰。
小陈瞬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赵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橡胶手套戴上,上前,打开了冰柜。
-
“死者叫陈旭明,三十五岁,男,江城人,无父无母,六年前搬到桐楼,三年前的某一天公司领导突然联系不上他,到派出所报案失踪,经过调查取证,他最后出现在监控里是在12月27号,天桥附近的便利店,之后就失去了踪影。法医解剖证实,陈旭明的死亡时间大致能匹配上他的失踪时间,同样也是被人勒毙的。”
有人提出合理困惑,“袁东呈是怎么让一个大活人消失的,假设那会陈旭明已经被杀害,处理一个140斤的尸体估计也得费很大力气,不被监控注意到很难吧。”
赵茗让人调出当时的监控,陈旭明消失没多久,袁东呈也出现在便利店附近的监控里。不一会工夫,消失在监控死角,再次出现时,手里拉着一个绿色塑料垃圾桶,沿着天桥的方向走去,隔了几分钟,原路折返,依旧是一人一桶。
考虑到他环卫工人的身份,加上那会天桥底下没现在这么荒废脏乱,经过的人不少,当时又只有靠近便利店那端才有监控,不好确定陈旭明究竟有没有经过天桥,当时负责调查的警员就没在袁东呈身上多加怀疑。
“陈旭明身上伤口不少,估计是生前和袁东呈发生过激烈争执,什么原因导致的争执暂时还不知道,但经调查可以证实,这两人此前毫无交集,所以现在更趋向於这起案子是冲动杀人。”
“邻居看见袁东呈穿的那套西装估计就是陈旭明的,领带也是,不过后面几起案子用的领带应该是袁东呈自己购入的。”
袁东呈家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搜刮到不少能将他定罪的铁证,比如被他当成纪念品一样好好摆放在桌上的丶勒死陈旭明和汪有亮的两条领带。
房间里还有几瓶未开的玻璃瓶装啤酒,和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一模一样,经证实,陈旭明当初去便利店买的就是这种酒。
凶器有了,动机还是不太明朗,至於受害者为什么会从公司白领变成流浪汉群体,目前更是不得而知。
赵茗最后总结:“这孙子估计还会犯案,通缉令很快就能批下来,大家这几天都加把劲,早点把案子破了,还几名受害者一个公道。”
交代完,拿着一沓文件去了趟法医室。
赵茗这一趟是来问靳司让有没有什么新线索,靳司让工作的时候,态度比平时还要冷淡,言简意赅地回了两个字:“没有。”
赵茗哦了声,想到什么,连忙把照片一张张摊开,指着最中间那张问:“你觉得这发卡的款式像不像袁东呈母亲年轻时会用的?或者是说她那个年代的女人风靡的款式,我记得我在我妈那也见过。”
“这你应该去问他妈。”
“这还真问不了。几年前得了艾滋,没两年人就没了。”
靳司让眼皮一颤,低垂的视线偏了些,呼吸陡然滞住,拿起最右的照片,眼睛牢牢钉死在角落的包装袋上,“包装袋里的小票还在吗?”
气氛不对劲,赵茗狐疑地看过去,一顿,“这是夏冉书店专用的包装袋?”
这细节他之前还真没注意到。
靳司让没应,“有没有?”
“我去问问。”
赵茗效率很快,两分钟后拿着一张被透明塑料袋包着的纸质发票回来,“确实是夏冉书店开出的,时间是发现徐威尸体当天。”
说完,赵茗在脑子里还原了袁东呈报案徐威被杀那天的动向。
袁东呈在报案后不久,先是回工作的地方换了套西装,紧接着跑去夏冉书店买了两本书。
就是不知道他这算心理素质过硬,还是将买书这一行为当成犒劳自己的战利品。
靳司让唇线绷得很直。
赵茗猜出靳司让的顾虑,“夏冉确实和死去的汪有亮丶徐威有过来往,但她并不符合受害者群体特征。”
靳司让没有擡高音量和他争辩,他的声音听上去冷静得过分,眼神没有温度,“那这个你又要怎么解释?”
瘦长的手指点了点被刀划开几个口子的书籍封面。
赵茗沈默片刻后突然欸了声,“我想起这发卡为什么看上去眼熟了,类似的款式我看见夏冉戴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慢性缺氧》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