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草原各部团结一心(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朱棣身着铠甲,面色红润,英姿飒爽,反问:“有何不可?”
朱高煦愣住,仅仅数日未见,父亲的变化如此之大,仿佛不再是那个老人,而像是年轻了许多。
朱高燧也进入大帐,看到朱棣的英姿,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朱棣伸手环抱着两个儿子,深情地说:“太好了,我们又能够一同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敌人了!”
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怀旧,他已经记不得上次与父亲并肩作战是何时,那个曾经熟悉的父帅形象在他的记忆中逐渐模糊。
朱高燧斜眼看着侄子,心中暗笑:这马屁拍得倒挺有创意。他赶紧从怀里取出一封锦衣卫送来的奏折,递给朱棣:“爹,京城的最新消息。”
朱棣浏览奏折,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担忧长子的病情。
“小子!”朱棣唤道。
“爷爷!”朱瞻基应声。
“你多久没给家里写信了?”朱棣问。
朱瞻基回答:“爷爷,军中事务繁忙,我已经很久没写家书了。”
朱棣语气坚定地说:“在外征战,家书不可断,你现在就写,让军报以最快速度送回家中。”
“是,爷爷!”朱瞻基心中忧虑,担心父亲的病情,暗自决定将天山雪莲与家书一同送回,希望父亲能够慢慢调养,身体得以恢复。
就在这时,斡难河畔突然出现了瓦刺的战旗,预示着新的挑战即将来临。
朱棣皇帝一声令下,明军浩荡渡过斡难河,火器众多,让草原部落无机可乘。
瓦剌、兀良哈、鞑靼三部族只能遥望十里之外。
正午时分,明军已在斡难河北岸整齐列阵,每万人构成一方,二十余个方阵如巍峨山岳,士兵们静默无声,唯闻战马嘶鸣。
旗帜漫天飞舞,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朱瞻基内心激动难平,此情此景,让他想起这斡难河是蒙古人的圣地,而大明军队即将在此一洗靖康之耻,重振华夏雄风。
随同朱棣的,仅有朱高煦、朱高燧、张辅、樊忠四人,他们身份尊贵或职责重要,得以亲近皇帝。
樊忠虽非皇族,但作为朱棣的贴身护卫,自然不可或缺。
朱棣骑在马上,神情得意,自豪地说道:“自五百年前,唯一能带领大军抵达此地的,唯有我朱棣!”
朱高煦、朱高燧心中盘算着如何恭维这位骄傲的皇帝。
而朱瞻基却感慨万千,勒马沉思,心中默念:“我中华文明五千年,除了霍去病曾封狼居胥,又有几人能及此功勋?”
朱棣领军抵达波涛汹涌的斡难河畔,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对岸的狼居婿山,满怀豪情地笑对那些老对手。
朱棣策马当先,朱高煦、朱瞻基、张辅、樊忠等骁勇骑士紧随其后,大明帝国的精锐铁骑阵列严整。
唯有朱棣有那至高无上的荣耀,踏入阵列中央的圣域,他招手示意朱瞻基上前。
大军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大明精锐,汇聚于此!
进入军阵中央,朱棣与一众将领停下,他们四周,是大明最精锐的骑兵团,唯有皇帝朱棣得以踏足这片神圣之地。
“过来!”
朱棣笑着向孙子示意。
朱瞻基稍显犹豫,随后骑行至中央。
朱高燧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连他自己都无此殊荣,为何那小子却能?心中早已千疮百孔,自出征以来,屡遭打击,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拍马屁的家伙!”
朱高燧心痒难耐,几乎想要冲上前去,将朱瞻基挤下马,取而代之陪伴祖父检阅这铁血雄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缔造日不落,铸造神话帝国》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