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省报社采访报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农垦兵团司令部礼堂内,松木讲台上方悬挂的"屯垦戍边寓兵于农"锦旗微微晃动。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一捆捆《数理化自学丛书,代数第一册》放在了礼堂的台子上,用牛皮纸捆扎得棱角分明,每捆都贴着"敬赠戍边战友"的红色封条
没办法,把上午发下去的书又收回来,下午接着发。
只因为省报社听说了卫国庆捐赠的消息,感觉很有时代进步意义,记者闻讯赶来,要对现场进行拍照和新闻报道。
形式主义害死人,不过卫国庆喜欢。
来的这两个记者是通过报社印刷厂厂长联系的,这样的新闻不报道,卫国庆感觉自己的钱白花了,没有取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和广告效应。
“卫国庆同志这种心系边疆教育的革命精神,值得全体兵团战士学习!”政治部主任的表彰声透过礼堂内铁皮喇叭回荡时,礼堂后排的宣传科干事们正窃窃私语。
“要上报纸了,这事情还是咱们脸上有光。”一个老干事说道。
“要不然也没这个授奖仪式,被兵团司令部嘉奖,咱们平时也轮不到这样的机会。”年轻干事说道。
“这个叫卫国庆的年轻人懂事,知道咱们宣传科没有白干活,把咱们一起拉上,是个可造之材啊。”老干事面带喜悦的说道。
台上的授奖仪式上,卫国庆接过嵌着金色五角星的玻璃奖状时,手指轻轻抚过落款处鲜红的兵团公章。
这份嘉奖令的措辞内容颇有深意。
“......特授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锋称号,并准予在兵团系统内开展印刷服务。”
当政治部秘书将盖有骑缝章的《特别印刷许可证》递来时,卫国庆敏锐捕捉到第二条细则:持证单位可优先使用兵团运输队车辆。
真是天降鸿福啊,有了兵团司令部的嘉奖和特许,那不是瞬间打开销售局面吗。
还等什么,回去就干,把那几台手推油墨印刷机也使用上来,
必须爆产能才够,满负荷生产的话,一天6000册是极限了,还要祈求机器设备不要坏。
还有许可证,要让大家看看几个月后这份许可证的威力在冰封的龙江畔如何显现。
这才是最具战略价值的收获,可以说在北仓省扫清了政策方面的所有障碍。
等下要对两个记者朋友进行重谢,车马费和茶水费、润笔费用都要给够,写一个花团锦簇的好文章来。
趁着会议刚刚结束,卫国庆马上安排两个记者对自己进行专访。
专访地点放到借用的宣传科小办公室。
老记者周志刚负责提问,实习记者拿着采访本进行记录。
周志刚问道:“卫厂长,您给兵团捐书时想到过会上报纸吗?农垦兵团司令部宣传处长把您比作文化战线的新铁人,对此你怎么看?”
卫国庆说道:“周记者说笑了,我不过做了知识青年该做的事。边疆青年早一天拿到书,北大荒就早一天长出科学种田的苗子,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77,女知青带妹妹跪求我收留》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