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难得回来一趟,多陪陪父母(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赵春山此举显然是为了子女未来着想,这点她看得明白。
“明白了,爸,明天我就去找小晶。”赵然郑重点头。
“现在就给她打个电话通知一声,免得明天联系不上。”赵春山思索片刻开口。
赵然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赵晶的号码。
“喂,小妹,是我,哥来了燕京。”
“明天空闲吗?我打算去燕大找你。”
“什么?没空?”
“出什么事了?”
“和同学一起去踏青?”赵然眉心微蹙。
“把电话给我!”赵春山伸出手。
赵然连忙将手机递过去。
赵春山接过后语气平稳地说:“小晶,不管明天你有什么安排,全部取消,过来见你哥。
这件事没得商量,踏青可以改天,但你必须明天见你哥。
若不听话,别怪我不客气!”
话毕,赵春山首接挂断电话,脸上毫无波澜。
赵然吐吐舌头,小心翼翼接过手机。
宋丹瞥了眼丈夫,略带埋怨地说:“好好沟通不行吗?”
赵春山没回应,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接着叮嘱赵然相关事项。
霍鹰东在书房处理文件时,门外响起了门铃声,他起身去开门,却发现无人。
他摇摇头未关门,转身返回书房。
霍启煊等了一会儿未见爷爷出来,悄悄靠近门口,发现门半开,却不见霍鹰东身影。
他轻咳一声进入书房,关好房门。
霍鹰东仍在专注审阅文件。
霍启煊走近,提醒他该休息。
霍鹰东示意稍等,待处理完当前文件便有要事相告。
待霍鹰东忙毕,递给他另一份文件,让他查看并签字确认。
霍启煊瞥见标题,神色微动。
"爷爷,这……"霍启煊语气中带着疑惑。
"仔细阅读后再做判断。
"霍鹰东鼓励道。
霍启煊深吸一口气,逐字阅读。
随着内容展开,他的情绪愈发复杂。
"若无异议,请签字。
"霍鹰东再次叮嘱。
"爷爷,这样安排是否妥当?"霍启煊显得有些不安。
这是一份土地转让协议,霍鹰东将南沙湾的土地所有权转至霍启煊名下。
9年代初,霍鹰东与粤省番禹区合作成立南沙开发公司,拿下南沙湾22平方公里土地,约合3万亩。
彼时的南沙尚属荒凉的小村落,地价低廉,霍鹰东以每亩600元的价格购得这片广阔的土地。
这片3万亩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澳门的三分之二,且位置极佳,位于南沙核心区域南沙湾,坐拥7公里黄金海岸线,素有“小南沙”之称。
今年西月,霍鹰东将南沙开发公司的股权以1元价格转让给霍鹰东基金会,该基金专注于慈善事业。
这意味着他以象征性价格将土地捐赠出去。
根据约定,霍家在2007年前可按同样价格回购股权,但上一世霍鹰东去世时,霍家并未行使这一权利,导致这部分股权永久归属基金会。
霍鹰东生前规定,基金会资产不得归霍家所有,且须用于慈善及支持南沙发展。
最新控规显示,南沙湾规划总面积约2407公顷,接近二十西平方公里,几乎涵盖整个南沙湾的土地资源。
霍鹰东入驻南沙后,首先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修建洛溪大桥、沙湾大桥、港前大道和进港大道等关键交通设施。
随后,他还建设了科技园、南沙大酒店、南沙物流中心、新客运港码头、珠三角世贸大厦、港岛中华总商会大厦以及鹰东中学等项目。
可以说,南沙湾一半以上的项目都得到霍家的支持。
自70年代起至今,霍鹰东对南沙的总投资超过40亿元。
截至204年,唯一的收入来源是渡轮码头的3100多万元。
多年来累计投资超西十亿元,仅收回三千多万,损失惨重。
然而,霍鹰东对此毫不在意。
他心中早有规划:南沙湾未来将肩负起连接粤港澳的战略使命,成为粤港澳合作区的原型。
如今打牢基础,待将来建造跨海大桥,将三地紧密相连,便可形成庞大的经济带。
霍鹰东笑着对小孙子说:“南沙湾地理位置独特,关乎国家面向南海、走向国际的大战略。
我把它当作毕生事业,也希望霍家后辈接力,延续这份使命。”
“本想交给你的父亲,但我觉得你更合适,也有更强的能力。”他拍拍霍启煊的肩,说道,“南沙湾将是粤港澳合作区的先行示范区,也是海上门户。
我最初计划不占耕地,注重环保绿化,这里将成为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的理想之地。”
霍鹰东饮了口茶,接着道:“我了解你与文铈长的谈判内容,孩子,你让我刮目相看。
其他项目暂且不说,你完全避开了房地产投资。”
他眼中满是欣慰,为这个小孙子的远见感到震惊。
这样年轻的年纪便能如此冷静理智,实在难得。
作为房地产界的开创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行业的好处与弊端。
无论是李超人还是其他三大地产家族,乃至港岛的其他开发商,他们所采用的手法都不过是沿袭霍鹰东曾经的方式。
不想错过《港岛:霍家三代,资本风暴眼》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