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157集:量子计算的押注

第157集:量子计算的押注(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苏晓亲自挂帅,苏明宇则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小组横跨多个部门,从研发部的顶尖工程师,到财务部的风险评估专家,再到市场部的趋势分析师,甚至还有外聘的量子物理顾问。

压力测试的第一项,就是技术可行性。苏明宇带领研发团队,与mit的远程团队紧密合作,深入研究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技术细节、当前的技术瓶颈以及可能的突破路径。他们模拟了无数种应用场景,尤其是加密领域,评估量子计算在实际商业环境中的性能、稳定性和成本效益。数据显示,量子计算在理论上确实拥有颠覆性的潜力,但距离成熟商用,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步都充满了技术挑战。

第二项是财务压力测试。财务部的同事们建立了复杂的财务模型,模拟了投入五亿美金后,集团的现金流、利润、负债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他们考虑了最乐观的情况,也设想了最坏的可能——比如项目持续多年无成果,巨额投入打了水漂,导致集团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影响现有业务的发展。模型显示,这确实是一个会让集团“伤筋动骨”的决定,需要极强的财务韧性和战略定力。

第三项是市场与行业分析。市场部的同事们调研了全球范围内量子计算的研发进展、主要参与者、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及可能的客户群体。他们发现,虽然各大科技巨头和顶尖研究机构都在布局,但真正接近商用的寥寥无几,这既是风险,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尤其是在金融、能源、国防等对加密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量子加密技术一旦成熟,将拥有难以想象的市场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小组还进行了风险应对预案的制定。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每一种风险都被列出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没有人能保证万无一失,但至少,他们尽可能地考虑到了所有可能的变量。

这三个月里,苏晓和苏明宇几乎没有正常下过班。深夜的苏氏总部大楼,顶层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苏晓要兼顾集团的日常运营,还要主持小组的讨论,常常忙得连轴转。苏明宇则一头扎进技术细节中,与工程师们反复推演、验证。争吵是家常便饭,为了一个数据、一个假设、一个模型,小组成员们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一切都是为了得出最客观、最准确的结论。

期间,董事会和部分股东也不断施加压力,质疑声从未停止。有人甚至私下找到苏晓,希望她能“悬崖勒马”。但苏晓顶住了压力,她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苏明宇和整个团队的专业能力。

三个月后,当厚厚的压力测试报告摆在董事会面前时,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报告内容详实、数据严谨,既清晰地展示了项目的巨大潜力和长远价值,也毫不避讳地列出了所有的风险和挑战。

苏明宇做了最后的陈述,他没有再过多强调技术的先进性,而是重点解读了压力测试的结果,以及团队制定的风险控制方案。

然后,轮到苏晓发言。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拿出了一份准备好的文件——那是她将要向全体股东发出的股东信草稿。

“各位董事,”苏晓的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三个月的压力测试,结果已经很清楚。这个项目,风险巨大,挑战空前。但同时,它所蕴含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刚才明宇哥已经说了很多数据和分析,我不想再重复。我只想说一件事,一件发生在我们苏氏百年历史上的事。”

她翻开手中的股东信,缓缓念道:

“1921年,我们的先祖,苏承宗先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决定。他变卖了几乎所有家产,将全部身家押注在了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电力设备领域。当时,没有人看好,没有人理解,甚至有人说他是‘败家子’,是在拿家族的未来开玩笑。”

“但苏承宗先生怎么做的?他带着几个学徒,在简陋的作坊里,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尝试。他不知道,他押注的,不仅仅是电力设备,更是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的钥匙。正是那个在当时看来无比疯狂的决定,为苏氏奠定了最初的基石,让我们有机会在后来的岁月里,一步步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面临着类似的抉择。量子计算,就像1921年的电力设备,它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可能。五亿美金,年利润的30%,这确实是一场豪赌。但如果我们因为恐惧风险而退缩,我们可能就会错过这把‘未来的钥匙’。”

“苏氏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我们从不冒险,而是因为我们在关键时刻,敢于为了长远的未来,承担必要的风险。我们相信科学,相信技术的力量,更相信我们自己的判断和执行力。”

“所以,我决定,支持苏明宇博士的提案,批准成立苏氏-mit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投入五亿美金。我们将以最严谨的态度、最坚韧的决心,去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

“这封信,我将发给每一位股东。我会告诉他们,今天的苏氏,依然拥有当年苏承宗先生的勇气和远见。我们不是在赌博,我们是在为苏氏的下一个百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投资。”

苏晓念完,将股东信放在桌上。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苏明宇看着表妹,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激动。

过了许久,那位曾经最激烈反对的老董事,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董事长……你说得对。或许,我们这些老家伙,真的有些保守了。既然你和明宇都有这样的决心,也做了这么详细的论证,那……我支持。”

“我也支持。”

“支持。”

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更多的人选择了认同。苏晓的话,尤其是那段关于苏承宗的历史,触动了每一个苏氏人内心深处的骄傲和传承感。

董事会最终以多数票通过了提案。

第四章:七年之约与量子时代的回响

五年,七年。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也是最严苛的考官。

七年间,苏氏-mit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成了集团内部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像一个巨大的“吞金兽”,持续消耗着巨额的研发资金;它也像一个神秘的黑箱,里面进行着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

质疑声从未完全消失。尤其是在第五年,当投入已经超过预期,而商用化仍然遥遥无期时,甚至有股东在年度会议上公开质疑这项“烧钱”的项目是否应该继续。

苏晓和苏明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苏明宇几乎常驻实验室,头发熬白了不少,人也憔悴了许多。但他眼中的光芒从未熄灭。他带领着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量子比特的稳定性提高了,退相干时间延长了,算法优化了,硬件成本也在逐步下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晓则在集团内部力排众议,确保实验室的资金和资源供给。同时,她也要求实验室不能闭门造车,要与集团的其他业务线进行适度的联动,探索量子技术在现有场景中的初步应用,哪怕只是理论上的验证。

终于,在第七个年头的末尾,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实验室传来:苏氏自主研发的量子加密系统,在多次严格的第三方测试中,展现出了对传统加密算法的绝对优势,其安全性和效率已经达到了商用级标准!

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金融机构的核心数据加密。

消息传出,立刻在金融界和科技界引起了轰动。各大银行、证券交易所、金融科技公司纷纷伸出橄榄枝。苏氏的量子加密技术,以其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适应未来的潜力,成为了金融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短短一年时间,苏氏量子加密技术就与全球数十家顶级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成为了他们核心系统的标配。苏氏集团的股价也随之飙升,当年的五亿美金投入,早已在巨大的商业成功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七年之赌,终获全胜。

在一个庆祝项目成功的内部酒会上,苏明宇端着酒杯,走到苏晓面前,感慨万千:“晓妹,谢谢你。七年前,要不是你力排众议,拿出那封股东信,拿出爷爷的故事,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苏晓微笑着摇头:“明宇哥,该谢的是你和整个实验室的团队。是你们的坚持和努力,让当年的‘豪赌’变成了现实。”

她举起酒杯,看向远处墙上悬挂的苏承宗先生的画像:“其实,最该感谢的是爷爷。是他当年的勇气和远见,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苏氏的血脉里,从来都不缺乏敢为人先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

不想错过《大民富商苏半城》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