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才和怪物(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很好,基础试飞科目已经同步给你了,请按照科目指示飞行,拿破仑,注意录像。”
“独行侠收到,现在开始执行。”廖勇应了一声,率先脱离了编队。
李听寒给他同步的数据是联邦军的标准训练科目,执行这个科目对廖勇而言是没什么难度的。只不过现在毕竟是新战斗机,一切以适应为主。
“这就是……前掠翼吗?”廖勇控制着战斗机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转向,感受着远超超级闪电隼的操控性能,感叹了一句。
和后掠翼不同,在飞行中,前掠翼上的展向流动指向翼根,大迎角飞行时气流首先从机翼根部分离,从根本上克服了翼尖失速问题,这给前掠翼布局的战斗机带来了更大的可用升力和更高的机翼气动效率。
而这些体现到实际操作里,就是廖勇现在的感觉——
——这架战斗机就好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只要脑子稍微一想,他就能机敏地转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现在廖勇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速度,也就是1.8马赫左右。就算如此,得益于咎瓦尤斯夸张的操控性以及小到几乎不能认为是双发机的转向半径和转向速率,他甚至刷新了自己完成这一科目的个人记录。
“感觉怎么样?”随着廖勇重新和娜塔莉亚完成编队,李听寒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想,如果我现在就死掉,那这应该是我开过的最好的战斗机。”廖勇给了个高到不能再高的评价。
“很好,看到油门杆上的标着hm的按键了吗?按下那个进入高速模式,然后加速到4马赫以上,相信我,他的高速性能会让你更惊讶的。”李听寒说。
“明白,拿破仑,我想我们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廖勇对娜塔莉亚说。
“收到,现在拉开距离。”娜塔莉亚将方向杆向右侧一推,远离了廖勇。
在确认娜塔莉亚距离自己足够远之后,廖勇按下了hm键。而随着他按下按键,正如李听寒之前说的,咎瓦尤斯的外翼向着翼盒内部折叠,最终彻底收入翼盒,随后垂直尾翼开始外翻,水平尾翼上的附面层展开,将外翻到九十度的垂尾收纳了进去。
之后,发动机直接切换到了冲压模式。
冲压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可不是涡扇模式能比的,狂暴的推力再次刷新了廖勇对“推背感”这三个字的概念。空速表的读数也开始一路暴涨,很快就超过了四马赫。
“试着做做机动!”正在享受狂暴推力的廖勇听到了李听寒的指示,于是他猛地一拉操纵杆,简单地做了个筋斗。
一般而言,速度越快,转向半径就会越大,但是廖勇惊讶地发现,咎瓦尤斯尽管已经飙到了五马赫,但是做这个筋斗的时候,转向半径居然没有大太多。
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咎瓦尤斯的气动设计出色到令人发指。
“这是什么夸张的转向性能啊?”廖勇惊讶的声音传来,待在塔台的李听寒微微一笑。
这就是她选择折刀翼的原因。
要知道,就算到了二十四世纪,前掠翼在高速下导致翼尖扭转问题都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只能通过不断更新材料来提升对抗这个扭转的能力。就算是使用性能极佳的十四号超合金制造的复合金属纤维材料进行纹路对错制造,其翼尖扭转问题也只是被延后到了六马赫左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圣剑项目在一开始就选择了变前掠翼设计。只不过像断钢圣剑和杜兰达尔那样,也就是变前掠翼变为变后掠翼的设计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算是在一马赫这个在二十四世纪足以被称为“低速”的速度下开始转变为变后掠翼时,气动中心的后移幅度也达到了57%。就算是以飞控技术着称的寰宇科工,如此巨大的气动中心变化带来的控制也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咎瓦尤斯采取的折刀翼虽然也是变前掠翼,但是这个设计实际上并不是变后掠翼那样的vg翼,而是将前掠翼和后掠翼结合起来,在收起外翼时,机翼的后掠角没有产生任何变化。这样虽然带来了部分死重问题,但是在面对带来的机动性优势上,这点重量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而在折刀收起,垂尾折平之后,整架战斗机就形成了近似飞翼结构的布局。这个时候,全动的鸭翼以及平尾和主翼上,利用特种金属制成的全智能襟翼就有了发挥空间。这一设计的襟翼其单个气动舵面的宽度仅有十厘米,通过特种蒙皮,可以实现以十厘米为单位的襟翼长度变化,由此带来了奇迹一般的气动效率。
看着像拿到新玩具一样在天上乱飞的廖勇,李听寒也很是开心。
咎瓦尤斯的设计确实优秀,但是这不代表咎瓦尤斯就是最终设计。可是,作为李听寒上任后亲自主抓设计的新战斗机,她是很希望咎瓦尤斯能成为最终定型的那一把圣剑的。
这个时候她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延建议她把咎瓦尤斯带着了,装备说到底还是飞行员说了算。而联邦空军的惯例之一就是所有的高级军官必须要有驾驶战斗机作战的经验,就算是装备部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空军在采购装备时,飞行员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现在廖勇已经被咎瓦尤斯俘虏了,李听寒知道这就是对这架战斗机最大的表扬。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飞一飞这个科目如何?”她给廖勇发了一个新的考核科目包过去。
“这是……”廖勇简单看了一眼科目的简报,发现自己似乎没见过这个科目。
“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的测试科目之一,之前的飞行员驾驶这架咎瓦尤斯的记录是b-,要不要挑战一下?”
“只有b-吗?那你看好了!”廖勇那该死的好胜心又犯了。
这一科目是高速低速结合的任务,其中有大量的低速进高速然后高速下低速的机动。而咎瓦尤斯在低速段和高速段有着截然不同的飞行特性,换句话说,这个科目要求廖勇对咎瓦尤斯需要有着相当高的熟练度。
随着廖勇将速度降低到科目开始的1.5马赫,中控屏幕上的倒计时也开始了。
“5。”
“4。”
“3。”
“2。”
“1。”
“滴——!”
随着蜂鸣声响起,廖勇第一时间开启了加力,立刻将速度提升到高速模式下的极限2.3马赫,随后猛地一拉操纵杆,瞬间飙出18g的过载。
李听寒给廖勇这样一个科目自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她对廖勇也有点好奇。之前她在检查廖勇发给他的数据时,看到了廖勇对极限过载的设定。
说实话,她是不太信的。作为年纪轻轻手里就有着几个博士学位的天才,她很清楚多少过载是人类的极限。而廖勇的数据给李听寒的感觉就是——
——这家伙该不是瞎填的吧?
这并不是不可能,有不少飞行员为了规避聒噪的过载提示,会刻意将危险过载的提醒标准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值。李听寒显然不相信廖勇是能随便飞19g过载的天才,只不过之前超级闪电隼的数据又让她有些怀疑自己,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她决定试探一下。
“过载18g,过载17g,过载19g,过载16g,过载18g,过载18g,脑血压平均读数正常,心跳频率正常,总体血压正常?”
李听寒看着手里的数据监测面板,心里开始怀疑是不是驾驶服上的数据监测系统出bug了。
只不过在天上的廖勇才管不得这么多,接下来是一段直线狂奔,以现在的速度很明显是不够的,他立刻按下了hm键,再一次进入到高速模式。
结果,他冲了还没几分钟,前面的提示就是一个超过75度的急转向。廖勇之前已经对咎瓦尤斯在高速下的机动性能有所了解,他打算挑战一下。
“黑视!黑视!”李听寒手里的平板报警了,她定睛一看,廖勇居然在天上来了个近乎于漂移的超小半径急转向,作为代价,这一瞬间,他飙出了一个21g的夸张过载。
这要不是人类经过这么多次基因优化,现在咎瓦尤斯的驾驶舱内部估计已经被廖勇牌涂料均匀地涂了一圈了。
“李听寒,这真是一架优秀到我想住在里面的优秀战斗机,我的天,你简直就是个天才!”廖勇越飞越起劲,甚至嘴上都懒得讲什么敬语不敬语了。
“我的天……21g开始出现黑视提示,-8g过载开始出现红视提示,我这是找了个什么怪物在试飞啊……”李听寒则是看着平板上的健康监控和塔台显示器里廖勇的飞行数据,自言自语了一句。
不想错过《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